首页 历史故事 失老巢河东起战火的故事

失老巢河东起战火的故事

时间:2022-02-19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失老巢河东起战火武德元年十一月,唐刚平定陇右、河西,稳定了关中局势,盘踞马邑的刘武周在突厥的支持下率大军冲杀而来,要与唐室争夺天下。地方上的豪强被刘武周鼓动,一起表示赞同。刘武周毫不畏惧,联合突厥起兵奋起迎战,大败雁门军,斩杀了王智辩,陈孝意见大事不好,奔逃回雁门。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前,为了预防突厥来犯,解除后顾之忧,曾向突厥称臣,并贡献了大量的财物和奴仆。

失老巢河东起战火

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唐刚平定陇右、河西,稳定了关中局势,盘踞马邑(今山西朔县)的刘武周在突厥的支持下率大军冲杀而来,要与唐室争夺天下。李渊先后派了几波大将,都被刘武周打败。眼看着唐兵溃不成军,刘武周愈战愈勇,几乎攻占河东全境,李渊再也坐不住了,派来了次子李世民。

打仗是实力的较量,更是智慧的较量。硬拼硬打,唐兵自然是敌不过刘武周。李世民开始了小火慢炖的策略,伺机而动,最后夺回河东,演绎了一场惊险而精彩的河东保卫战。李世民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刘武周最后下场如何?在英雄和枭雄的较量中,谁又是历史的赢家?

刘武周的发家史

所谓河东,就是黄河以东,黄河中游流经2017-02-19 的山西省的西南地区,故而山西在黄河以东,河东也就指2017-02-19 的山西省。要说地区名字还真是有趣,把山西叫做河东,还有一种意思是,隋唐的都城在关中的长安,长安之东有黄河,黄河之东是山西,所以叫那片地方为河东;元代的时候都城在北京,那会儿叫蓟门,北京的西面是山,山的西面是山西,所以叫那片地方为山西。所以称做山西也好,称做河东也罢,都和一朝的政治中心有莫大的关系。

历朝历代,由于山西或者河东距离都城都不远,外可据守边境,内可拱卫京师,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这样的地理位置对刚刚问鼎关中的李唐王朝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太原是唐朝的龙兴之地,要是连老巢都守不住,怎能逐鹿天下。所以在刘武周起兵攻占河东诸县时,李唐王朝内部非常紧张,必定要一举剿灭,以除后患。

刘武周此人也是隋末的一方枭雄,他祖籍河间景城(今河北沧州),直到他父亲那辈才迁居马邑。隋末天下大乱,刘武周身手不凡,骁勇善战,尤好骑射,当地的豪强没有他不认识的,结交了一帮江湖朋友。刘武周的哥哥叫刘山伯,在以前,长兄为父,经常代父亲教育刘武周,常常训斥他道:“你也不学好,净交往这些狐朋狗友,一旦犯点什么事,将来是会灭门九族的。”刘武周不愿被父兄管头管脚,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去了洛阳,投奔到当时的隋朝太仆杨义臣麾下,成了个兵头。隋炀帝率兵征辽东时,杨义臣也去了,刘武周在辽东不但保全了性命,回来后还因军功当了建节校尉,也算是扬眉吐气了。

刘武周觉得自己建功立业,有资格回乡了,于是回到马邑,任鹰扬府校尉一职,还是军中的一个中下级的职位。当时在马邑戍边的是隋太守王仁恭,王仁恭此人审时度势,也知道要壮大自己的实力,看到刘武周是当地豪强的首领,于是对他很是看中,让他领着自己的亲兵常常随侍左右,办理公事。要说王仁恭就是对刘武周太好了,以至于刘武周可以随便出入王仁恭的内宅,一来二去,竟然和王仁恭的小妾勾搭到一起。刘武周是个武人,不愿总过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一旦事情败露,王仁恭肯定会和自己翻脸,与其到了那会儿,还不如自己先发制人。于是他就怀了反叛的心思,准备有朝一日,起兵作乱。

王仁恭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贪财,见钱忘义,总想着别人能给自己好处,而自己牧守一方,却从来不赈济贫弱之人。这一年,马邑遇到了荒年,灾民衣食无着,而王仁恭依旧视而不见。刘武周是当地豪强的头,在当地颇有人望,趁机煽动当地民众道:“现在天将灾荒,百姓饥饿,浮尸遍野,王太守却紧闭粮仓,一点没有赈灾恤民的意思,作为一方的百姓父母官能这样做吗?”百姓听了此言,也深感同意,对王仁恭的统治愈加不满。

刘武周说了这番话后,并没有马上行动,而是等待民意,等待时机。于是他故意闭门不出,在家装病,他的那帮豪强兄弟借探病的名义,纷纷前来问候。刘武周毫无病态,还杀牛纵酒,设宴款待探病之人,吃饭时,他向众兄弟表明自己的心意:“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大丈夫岂能坐着等死!现在官府的粮仓中,旧粮快腐烂,新粮又堆积如山,你们谁能和我一起占领粮仓,赈济灾民?”地方上的豪强被刘武周鼓动,一起表示赞同。

当然刘武周并不是单单占领粮仓这么简单,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八日,王仁恭照常坐衙理事,刘武周入内拜见,和往常不同的是,他的身后带了一帮兄弟,王仁恭还没来得及问话,其中一个叫张万岁的党羽径直上前取了王仁恭的项上人头,刘武周为了震慑他人,拿着王仁恭的首级向众人展示,马邑郡中无人再敢言他。

刘武周顺利夺取了马邑政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开仓放粮,赈济饥民,收买人心。这个做法很有效,当他派手下骑快马将檄文遍送境内各地时,所属城堡已经全都听说了刘武周开仓赈济的义举,各部人马纷纷归顺,搜集兵力达一万多人。刘武周自称郡太守,稳稳当当地据守马邑。当时北方的突厥人不时来袭,他们的骑兵精悍,刘武周为多一援手,于是归附突厥,做了自己的靠山。

要说中原汉人竟然投靠突厥,可能为人所不齿,但其实这也不是头一遭了。早在西汉,那会儿的朝廷和匈奴也是打打和和。就眼前来说,李渊在太原起兵,为了避免突厥在后方骚扰,也对突厥非常服帖。所以这只是利益而已,无关气节。

隋雁门丞陈孝意与虎贲郎将王智辩见马邑失守,雁门(今山西代县)危在旦夕,于是决定主动出击,共讨刘武周,包围了桑乾镇。刘武周毫不畏惧,联合突厥起兵奋起迎战,大败雁门军,斩杀了王智辩,陈孝意见大事不好,奔逃回雁门。

刘武周初战隋军,就获得全胜,于是主动出击,攻破了楼烦郡(今山西静乐),乘胜进取了隋炀帝的行宫汾阳宫。刘武周没有忘记犒赏朋友,于是把俘虏的隋朝宫女进献给了突厥始毕可汗,始毕可汗大喜,用战马回报。刘武周用宫女换得了突厥良马,非常高兴,借此充实了马邑的骑兵,使得军力大增,之后又攻占了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

始毕可汗觉得刘武周有勇有谋,可以为自己所用,于是立他为定杨可汗,并赠给狼头大旗,这对于汉人来说是无上的荣誉,等于突厥承认刘武周是自己部族的一员了。倚靠突厥的支持,刘武周在马邑自称皇帝,立妻沮氏为皇后,改元天兴。随后,刘武周率兵攻克了隋陈孝意驻守的雁门郡,准备进逼太原。

太原危矣

刘武周一心想进逼太原,扩大地盘,得了突厥人的帮助,无疑是如虎添翼。要说突厥人也算是见利忘义之辈。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前,为了预防突厥来犯,解除后顾之忧,曾向突厥称臣,并贡献了大量的财物和奴仆。等到大唐在关中的统治地位日渐巩固以后,他和突厥的关系便日渐疏远,虽然李渊还时常派人对突厥奉献金帛,却不能满足突厥贵族的欲壑。这样,突厥便对大唐日渐不满,刘武周作为他们新近扶植的新兴势力,成为突厥的重点帮扶对象,而要抗击的,正是突厥之前的盟友李渊和他的大唐。

话分两头说,上谷郡(今河北易县)人宋金刚在自己的故乡聚众反隋,手下人马过万,和定州(今河北定县)豪杰魏刀儿结成盟友,互为唇齿。窦建德进攻魏刀儿之际,宋金刚前去相救,不料此战战败,魏刀儿被斩杀,自己手下也损兵折将。于是宋金刚率领手下四千人马往西投靠了刘武周。

刘武周正在扩张之际,早就闻得宋金刚善于用兵,得之如获至宝,当即封宋金刚为宋王,还给予了他极大的信任,委以军权,并将家产的一半相赠。古人维持关系的手段其实比较单调,宋金刚对刘武周的知遇之恩非常感激,为了表示忠心,把原配妻子休掉,娶了刘武周的妹妹为新妻,由此二人建立了牢固的姻亲关系。

宋金刚一心想在刘武周手下建功立业,于是建议大舅子先攻下太原,占领河东,逐鹿天下指日可待。刘武周正有此意,于是两人一拍即合,以宋金刚为西南道大行台,率兵三万入图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武德二年(619年)三月二十二日,刘武周正式举兵进攻太原。四月,突厥骑兵前来增援,屯驻黄蛇岭(今山西榆次境内),刘武周兵锋甚盛。

当时李渊的大队人马在关中,镇守太原的并州总管是齐王李元吉。李元吉是李渊的第四个儿子,年仅17岁,虽然打小通文习武,但是毕竟年轻,没见过这等阵仗,他看到刘武周大军压境,不禁慌了阵脚,不愿坚守不出,也不敢贸然出兵。于是李元吉想出了一个馊主意,他竟然命令车骑将军张达只带百名步兵前去迎战,先尝试一下敌军的兵力强弱。张达作为一个有着正常思维的成年将领,见兵力如此单薄,无异于白白送死,所以不愿听命。但李元吉觉得自己身为太原的统帅,自然要令行禁止,于是张达被迫出兵,结果自然是毫无悬念的全军覆没,主将张达一怒之下投降了刘武周。第二天,张达就帮助刘武周偷袭太原南边的重镇榆次,并一举攻克该城。接着,刘武周部进围并州,太原告急。

太原城守备坚固,一时难以攻克,于是刘武周先率军南下攻陷平遥。六月,刘武周进逼介州(今山西介休),介州城内僧人道澄作为内应,他以佛幡为绳索,将刘武周的先遣部队拽上城墙,于是城门大开,介州沦陷。

消息传到长安,唐高祖李渊大惊,他先是命大将李仲文率兵援救太原,后又命他和大将姜宝谊先一同反攻介州。反攻介州的战事并不顺利,刘武周手下的大将黄子英此时正屯守在介州西南的雀鼠谷,见唐军前来,多次率小股部队挑战。两军刚交上火,黄子英就佯装战败,逃入谷中,唐兵怕谷中有埋伏,不敢深追。五次三番,黄子英乐此不疲,唐军疲惫不堪,姜宝谊、李仲文心里非常火大,一次在黄子英又来挑衅时,姜、李二将率全军追入雀鼠谷。刚一进入,就听得伏兵四起,唐兵全军覆没,姜宝谊、李仲文都被俘虏。不久之后,姜、李二将侥幸逃脱,李渊不计前嫌,仍命他们率兵征讨刘武周。但是姜、李二人乃是敌军的手下败将,唐军士气不高,(www.guayunfan.com)连连失利,而刘武周却攻势猖獗,愈战愈勇。

眼见得太原危矣,李渊很是忧愁,丞相裴寂此时自告奋勇,愿领兵前往相救。李渊大喜,命裴寂为晋州道行军总管,统率大军讨伐刘武周,并授予他可临机决断、不用上奏的权力。

武德二年七月,宋金刚进攻河东重镇浩州(今山西汾阳),但是围城十日,却始终无法攻克,于是宋金刚率军退守介州。是年九月,裴寂率领大军前来,仍想夺回介州,无奈宋金刚紧闭城门,坚守不战。裴寂率部多次攻城,都没什么成果,他分析当前的形势,认为反攻介州可能是个持久战了,于是下令全军在介州城东南的度索原安营扎寨,以待战机。

宋金刚不愧是善于用兵,他先前见唐军来势汹汹,不愿贸然出击,现在见裴寂准备长时间围城,于是自己先发制人,在城内切断了唐军的饮用水源。一连几日,裴寂手下的兵马都渴乏难耐,裴寂只好下令移营就水。就在唐军人马移动之际,宋金刚乘势发起突袭,唐营一片混乱,溃不成军,几乎全部死伤散逃。主帅裴寂一日一夜马不停蹄,逃入晋州(今山西临汾)。

刘武周打败裴寂后,开始迅速进逼太原。李元吉见父皇派来的大军还没到太原就都败逃了,内心惊慌失措,无心守城,自己也想逃走,于是骗太原城内的司马刘德威说:“现在刘武周的大军马上就要兵临城下,你率老弱守城,我率强兵出战。”刘德威一看自己的小领导终于振作了,于是信以为真,拨出精兵供李元吉调遣。谁知九月十六日晚上,李元吉带着妻妾、财宝,在太原精兵的保护下弃城逃往长安去了。

李元吉刚走,刘武周果然率兵攻城,此时的唐军精锐全无,主将已逃,士气大落,已无抵抗之心,只得开城投降,刘武周竟然不费一兵一卒之力占领了太原城。

河东危矣

太原失守的消息传来,李渊震怒,仗还没打,主帅先逃,如此一座战略要地就这样白白便宜了刘武周。李渊没法不生气,但是太原失利,主要是自己儿子的过错,子不教父之过,儿子尚且年轻,自己就不该让他去守这么重要的城池。但是现在大错已铸,总要有人来承担责任,于是他对礼部尚书李纲说:“元吉幼稚,不熟悉军政大事,当初我们走的时候,派了窦诞、宇文歆从中辅佐。太原有强兵数万,城内的粮草能够支持十年,而且是唐兴之地,这么轻易失守,实属不该!据说李元吉逃走,是宇文歆的主意,应当将他斩首。”

李纲一听李渊这话,差点失声笑出来。李元吉是皇子,不加惩处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窦诞的老婆襄阳公主是李渊的女儿,也在李渊的袒护之列,宇文歆没什么后台,自然就是那个倒霉的替罪羊。李纲决定为宇文歆鸣不平,于是劝谏道:“齐王年少骄逸,窦诞作为辅臣从不劝诫,还帮忙掩饰他的过失,太原城中百姓怎能不愤怒?今日失败,窦诞的罪过最大。而宇文歆曾多次进谏,可齐王就是不听他的话,今年二月,他还上奏章反映了太原的情况。像宇文歆这样的忠臣怎能杀掉呢?”

李渊面子上很过不去,当下也没有表态,但是第二天他就召见李纲,表示不再斩杀宇文歆了:“我有您这样的辅臣,真是大幸啊。李元吉自己胡作非为,也不是那两人能禁止了的。”于是太原失守这样的大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没什么大官受到处罚。

此时李渊对河东局势仍报着一丝幻想,觉得刘武周的兵力尚可抵挡,河东守将也不是每战必输。但此时,河东唐军的情况却每况愈下,而刘武周却一路旗开得胜,在占据太原之后,他又先后攻下晋州(今山西临汾)、龙门(今山西河津)、浍州(今山西翼城、绛县)。李渊派去的河东主帅裴寂,虽有相才,但无帅才,面对劲敌,非但不会布阵遣将,反而不断地侵扰驻地的百姓,强令乡里村民进城堡防守,将积蓄焚毁,不留钱粮给刘武周。当地的民众被搅扰不安,怨声载道,都想叛唐。夏县吕崇茂聚众自称魏王,起义叛唐,投靠刘武周,裴寂此时已是民心尽失,带兵进讨吕崇茂,仍是大败而归。

李渊在长安连连收到战败的消息,坐立不安,于是召回裴寂,虽略加惩戒,却马上释放,恩宠如前。但是大唐在河东只剩下晋东南的一隅之地,眼见刘武周大军直逼关中,河东危矣,长安危矣,可是朝中派谁合适,李渊慌忙中竟下手令道:“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应放弃河东,谨守蒲津关(今陕西大荔东黄河西岸)之西。”这当然不行,根据以往的经验,偏安一隅就等于永世不得安生,在这关键时刻,李渊的次子李世民站出来说了句话:“请给我三万精兵,定能消灭刘武周,克复汾、晋!”接着他分析了河东的重要性:“太原,是王业的基础,国家的根本,河东地区富实,是京师的财源之一,这样的地方拱手让与他人,无异于为虎作伥,作茧自缚,自取灭亡。”李渊不禁感叹,自己还是有个好儿子啊,于是也下定决心要一举剿灭刘武周,不给自己留后患。在派兵的时候,他尽发关中兵力,充实李世民所统率的军队,十月二十日这一天,李渊亲自到长春宫(今陕西华阴县境)设宴壮行。从此,李世民和刘武周的较量开始了。

粮草先行

武德二年(619年)十一月,李世民率领大军从龙门踏着坚冰渡过了黄河,驻扎在柏壁(今山西新绛西南),和驻守浍州的宋金刚主力相对峙。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其实就是在打钱粮,宋金刚和李世民都需要粮。

我们先来看看李世民这边的情况。

当时河东的大部分州县都被刘武周部掳掠一空,官府的仓库没有粮,百姓手中也没余粮,而且这种抢掠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河东百姓人心惶惶,纷纷聚入城堡。唐军远道而来,带的粮食不多,需要就地征粮,但是又征不到,导致军中缺粮。

李世民针对这种情况,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引导舆论。百姓都躲到城堡之中,既不能种地也不方便经商,长此以往,没了收益,所以百姓还是希望回归正常生活的。于是李世民发布政令,抚慰百姓,号召复业,说我是为了天下百姓而来,你们都出来吧,我不会抢你们的。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百姓听说李世民的军队不明着抢了,纷纷从堡中出来,回来的人逐日增多,李世民因此也征取到了不少谷物,充实了军粮。

李世民解决了粮草的问题,宋金刚呢,他那边有了麻烦。

宋金刚深入晋南,以前都是李渊的治下,他多次抢掠百姓,因此很不得民心,虽然前期粮草还挺充足,但是到了后来,他发现竭泽而渔的后果是就地征粮几乎不再可能。大军没粮可不行,于是宋金刚就让人从太原运粮,但是太原到浍州山高水远的,一路上危险重重。从太原到晋南主要有两条交通线路,西线是从太原沿汾水经清源、浩州(今山西汾阳)渡过汾水到达灵石,这条也是李渊太原起兵的路线;东线是太原沿汾水经榆次、平遥、介州到达灵石,这是刘武周南下攻占河东的路线。这么远的路程给李世民提供了可乘之机。

这个机会就是浩州。浩州是西线的中心节点,虽然刘武周反复攻打这一战略要地,但是这个地方始终掌握在大唐手中,整个河东争夺战中,大唐军队前期只在这个地方还存在点颜面。而浩州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切断了刘武周的运输西线,而且和介州相隔很近,唐军可以直接威胁他们的运输东线。李世民战略性地观察到刘武周部的这个致命弱点,很快制定了相应的军事战术,至于这个战术是什么呢,通过李世民和他的堂弟李道宗的谈话,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一次,李世民和李道宗等到城墙之上观察敌情,他问李道宗:“刘武周部兵多将广,如果出击,我方怎么办才好?”年仅17岁的李道宗说:“敌军之前多次战胜我军,余威尚存,锐不可当,我方只能智取,不可强攻,硬拼则难以力敌。现在我方应该深沟高垒,以挫其锋,等到他们粮草枯竭,自然离散,我方可不战而擒。”李世民点头道,李道宗的见解和自己不谋而合。

李世民的战术归纳起来就是主力修整,坚守柏壁不出,小股兵力多次抄掠刘武周部的粮草,这样宋金刚部就会因为粮草不足而日渐衰落。

正当李世民运筹帷幄之际,夏县却传来唐军再次失利的消息。原来,夏县吕崇茂起兵叛乱后,李渊派永安王李孝基和大将独孤怀恩、于筠、唐俭率军征讨。当时吕崇茂还没成气候,于筠劝李孝基可以急攻夏县,而独孤怀恩却提出先制成攻城器械,再进军。李孝基采纳了怀恩的意见,这样一耽误,就给了吕崇茂向外求援的时间。他派人向宋金刚求救,宋金刚派手下将领尉迟敬德、寻相率兵迅速赶到夏县。李孝基背腹受敌,唐军大败,李孝基、独孤怀恩、于筠、唐俭、刘世让等主要将领都在阵前被俘。

李世民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就在尉迟敬德班师回浍州的必经之路美良川附近设下埋伏,大将殷开山、秦叔宝带兵,等尉迟敬德一到,唐军突然袭击,斩首两千余级。

之后的一次战役中,尉迟敬德率部又遭李世民突袭,尉迟敬德全军覆没,仅和副将单身逃归浍州。

连着两次获胜,唐军将士斗志昂扬,纷纷请求速速开战。但李世民认为切断敌方粮草供给、拖垮其军的战术还得继续实施,需要耐心等待战机。

武德三年(620年)刘武周继续派兵进攻浩州,但都被击败,南下粮道不通,宋金刚部粮草告急,刘武周只好派大将黄子英保东线粮道,紧急为宋金刚部送粮。这时,唐浩州行军总管张德政发起突袭,杀死黄子英,俘虏了运粮敌军,并占领了汾水东岸的张难堡(今山西介休北),彻底切断了刘武周的运输东线。

粮道全被切断,宋金刚军中无粮只好向北撤退。李世民抓住战机,立即率军衔尾追击。在吕州(今山西霍县)追及其殿后部队,大破其军。李世民率部乘胜北进,一昼夜急行军二百里,和宋金刚部交战数十回合。当追到高壁岭(今山西灵石南)时,大将刘弘基在军前劝阻道:“秦王破贼追击至此地,功劳显赫,无人能比。请您爱惜贵体,暂停深入追击。况且将士们又饥又疲,应该在这里屯驻休息,等后面援兵、粮草到齐之后,再北进也不迟。”李世民答道:“宋金刚眼下是无粮而逃,众心离散,功难成而易败,机会难得而易失,必须乘此有利形势彻底打败他。如果中途停顿,使他获得喘息机会,就会功败垂成。”说罢策马扬鞭而进。将士们见主帅如此,也不敢再说饥饿,终于在雀鼠谷追上宋金刚军。两军一日八次交战,唐军大胜,俘斩敌军数万人。晚上,唐军宿营在雀鼠谷西原,李世民已经两日未进食,军中只有一只羊,他与将士们分而共食,大家异常感动,士气不减反增。

刘武周败亡

宋金刚率部一路北上,逃回了介州,李世民也率兵赶去,双方在介州城外展开激战。宋金刚此时仍有兵两万,率军背靠西城门遣将布阵,南北长约七里,誓与李世民在此决一死战。李世民兵分三路,令大将徐茂公、程咬金、秦叔宝攻阵北端;翟长孙、秦武通攻阵南端;自己亲率精兵一支。两翼军和宋金刚部交战之后,渐渐有退败之势,而宋金刚部却乘势进攻。不料,此时李世民亲率精骑向宋金刚部阵后发起突袭,宋金刚部腹背受敌,难以招架,大败而逃。

宋金刚逃后,他手下的大将尉迟敬德召集散兵游勇,继续拒守介州。李世民对尉迟敬德仰慕已久,知他是一员猛将,爱才心切,派堂弟李道宗前去劝降,尉迟敬德、寻相、张万岁于是献介休、永安(今山西灵石西)两县降唐。

刘武周在太原闻得宋金刚部兵败,大为惊恐,连忙丢弃太原逃往突厥。宋金刚收集了刘武周的残军,本想和唐军再战,但大势已去,手下将士斗志全无,没人肯为他卖命,宋金刚此时不得不接受兵败的现实,也带着一百多骑兵北奔突厥。

李世民占领太原标志着大唐河东保卫战的胜利,至此,刘武周占领的河东州县又全部回归唐政权手中。

而刘武周、宋金刚二人的下场就不那么好了。

宋金刚逃到突厥后,不被突厥重视,闷闷不乐。不久,他离开突厥,想回自己的老家上谷郡重新开始,但在回乡途中被突厥发现,一路追击,将其斩杀。

刘武周当初南下之时,他的谋臣苑君璋曾劝阻道:“李渊率一州之兵,直取长安,所向无敌,此是天授,非人力所能。太原以南,道路险隘,孤军深入,难以增援,如果进攻不利,怎能顺利归还?不如北连突厥,南结唐朝,割据一方,称孤道寡,这是上策。”刘武周当时不听,让苑君璋据守朔州(今山西朔县)。失败后再见苑君璋,相对无言,不禁落泪,追悔莫及。刘武周逃亡突厥后,毕竟是寄人篱下,日子不好过,于是就谋划着逃回马邑。不料消息泄露,也被突厥杀掉。刘武周,一代枭雄,在他和李世民的较量中,战虽败,但命犹在;在他和突厥的相互利用之中,胜也突厥,死也突厥,令人欷歔不已。

平定河东的捷报传到长安,李渊大喜,大宴群臣。而刘武周从起兵到被突厥杀掉,前后虽然只有六年,但他攻占李渊老巢,盘踞河东,剑指长安,是李唐政权的心腹大患。如今刘武周兵败已死,唐朝腾出手来,正式拉开逐鹿中原的帷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