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短命皇帝刘知远

短命皇帝刘知远

时间:2022-02-1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短命皇帝刘知远梁唐晋汉周共53年,梁占16年,唐占13年,晋占11年,周占9年,最短的汉仅3年。现在就来讲讲这个短命王朝的开国君主刘知远的故事。昭义节度使张从恩入京朝见耶律德光,遣使者前来约请刘知远同去。第二天,刘知远即令部队东征。在广场上,将领虽知主帅之意,但士兵们却以为此次集合,刘知远要宣布自己登位称帝的消息。于是派人奉表,代李从益向刘知远称臣。这为刘知远平定黄河南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短命皇帝刘知远

梁唐晋汉周共53年,梁占16年,唐占13年,晋占11年,周占9年,最短的汉仅3年。现在就来讲讲这个短命王朝的开国君主刘知远的故事。

刘知远,沙陀部人,原先是后唐李嗣源的部将,因在一次战斗中救护过石敬瑭,石氏请求李嗣源把他划归到自己的麾下。

公元947年正月,契丹耶律德光入主开封后晋石敬瑭的儿子石重贵被迫北迁。作为后晋的重臣刘知远,遣牙将奉表入贺,得到耶律德光呼刘知远为“儿”以及赐送木拐的荣耀。

但刘知远并不是个没有心计,一心只想当契丹走狗的庸人。他虽臣服了契丹,但以太原乃胡汉人杂居,易生事端,不敢轻易离开为借口,从不离开太原一步,牢牢掌握着河东军的指挥权不放。

刘知远的左右已看出他的用心,都劝他举兵南下讨伐契丹,恢复汉人政权。

但是老谋深算的刘知远坚决不肯,他说道:“契丹新增加晋降兵十万之众,我辈岂可轻动?我看此次进驻开封,只为中原的财物女子。一旦满足,必然北去。现在中原冰雪已消,炎热将至,他们不会久留。待他们主动北撤,我们再相机行事不迟。”

刘知远的这番用心,只有他左右的心腹清楚。在表面上,刘知远还是老老实实地对契丹称臣称儿。

昭义节度使张从恩入京朝见耶律德光,遣使者前来约请刘知远同去。

当时,刘知远装作欣然同意的样子,说:“太原地处一隅,怎么能与拥有天下的上国相抗。请你家主公先行一步,我随后就到。”

使者信了刘知远的话,就回去向张从恩复命。

其实,刘知远根本不打算离开太原,也确实没有离开太原去自投契丹的罗网。

这时,后晋政权虽然还存在,石贵重也能发号施令,但听命者已经少之又少。因为大多数藩镇已投降了契丹,做了人家的部将,也有少数靠近西蜀,南唐(即五代十国中的十国)边境的,干脆南下西去,做了西蜀、南唐的大臣。

一日,刘知远在太原召集部下开会,谈到后晋名存实亡的事,刘知远不由叹道:“契丹南下,晋国北迁,现在中原无主,藩镇外附,弄得百姓的日子很不好过。唉,我为一方重镇,无力于此,实在于心有愧!”

部将们自然知道这番话的弦外之音,都纷纷上书劝进。

但刘知远却又不肯,反而说:“晋主(即指石重贵)正在蒙尘,身为晋臣,我怎能坐视?明日,我将亲自带兵东出井陉,救回少帝!”

众将见主帅坚辞不肯,也只得作罢。

第二天,刘知远即令部队东征。在广场上,将领虽知主帅之意,但士兵们却以为此次集合,刘知远要宣布自己登位称帝的消息。所以当刘知远走上帅台时,万人高呼“万岁”之声突然响起,声震百里。

但是,刘知远还是故作姿态,一再对大家说:“契丹目前势力正强,轻举妄动必无好处。眼下,救回晋主才是上上之策……”

这样的一番话,没能给将领和将士泼上冷水,反而更加激起了众人的劝进热情。

当场,行军司马张彦威以及郭威等人纷纷道:“今远近之心,上下之意,都想推你为主,这是天意。主公若是不乘此时取天下,登大位,拖延下去形势一变,要不然石重贵卷土重来,要不然契丹王灭了他的晋孙儿,一统了中国北方。到时你再想称帝,已不可能矣!”

至此,刘知远也觉得各方面的条件都已具备,时机也已成熟,好似被众人说服了一般,他终于下了称帝的决心。

公元947年二月十五日,刘知远在太原登位称帝,改国号为汉(刘知远因为姓“刘”,所以自以为是汉刘邦、刘秀的后人,故而定国号为汉),中国历史上称之为“后汉”。

刘知远的后汉一建立,果然深得人心,中原各地的汉人节度使,诸如保义节度使赵晖、昭义留守王守恩、宁国都虞侯武行德、冀州牢城指挥使张延翰等人,都纷纷从契丹那儿倒戈出来,归附到刘知远的名下。

同时,各地的百姓也不堪契丹的残暴统治,都揭竿而起,先后有晋州、澶州、徐州以及宋、毫、密三洲的百姓武装起来,抵御契丹的异族压迫。

刘知远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他派人带着诏书,承认各地百姓抗契丹、保家乡的合法性,还给了他们必要的物质支持。

他还听从夫人李氏的劝告,奖赏将士时不敛民财,而是把皇宫内府的财物分别奖励有功的兵卒。

他的这些措施,果然深得民心、军心,使刘知远声望大增,很快地在河东一带站稳了脚跟。

有了可靠的根据地,刘知远下一步就准备谋求向外发展了。经过慎重研究,他决定从陕、晋出兵,南下中原。

契丹萧太后的弟弟萧翰,听说刘知远拥兵前来,便准备北逃。但他又担心中原因此大乱,自己不能从容退走。于是,他别出心裁,提出由早已灭亡了的后唐李嗣源的四儿子李从益来当替死鬼,假传耶律德光的命令,让他“知南朝军国事”。

有了这挡箭牌,萧翰则领军北上,急急忙忙逃之夭夭。

但是,李从益却有先知之明,特别是从益的母亲则更是明白大道理。她对百官说:“我们母子实为萧翰所迫,在亡国之后重登席位,这不是众人之福,而是我李家之祸。”

可是,这些大臣们却以为仍做李家臣子好,有些人甚至想多过两天“开国功臣”的瘾,对李从益母子的话不以为然。

她又向众人泣诉道:“我母子势单力弱,怎么能与他人争夺天下?日后,若是太原新帝明察了内情,知我母子系为人所迫,还能免我一死,而你们,一再劝我坚守、抗拒。到时,只怕刘知远不会饶了你们,反而要使全城百姓生灵涂炭,诲之晚矣!”

众人权衡利害,知道她虽是女流,但话倒是一点不错。于是派人奉表,代李从益向刘知远称臣。

这样,刘知远的势力又大增了!

不久,耶律德光病死,契丹内部发生混战,分成数派各不相让,因此无暇兼顾。这为刘知远平定黄河南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但是,刘知远的远大目标却未能实现,因为老天不公,竟让他登帝位第二年便生了急病。

病危之际,他把自己的亲信大臣苏逢吉、杨邠、史弘肇、郭威叫到卧榻之旁,对他们交代了后事。

他道:“我已有气无力,许多想说的话已不能再说。我走之前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我的儿子承祐,他年轻不知世事,汉朝的后事就拜托诸位相助承祐了……”说完,这位年仅54岁的后汉开国皇帝,就停止了呼吸,留给他儿子的,是一大堆没有来得及妥善处理的矛盾。

按照刘知远的遗嘱,18岁的刘承祐继承了皇位,他就是后汉隐帝。

刘知远是个有作为、有志向的人,但他在任时间短促,仅仅一年,要做的事还没来得及完成。如果多给他十年寿命,五代史的历史会不会改写,中国的历史朝代会不会改写,这是谁也料不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