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中国远征军的洋司令_抗战故事

中国远征军的洋司令_抗战故事

时间:2022-07-2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远征军的洋司令_抗战故事1942年3月中旬的一天,阳光明媚,晨风宜人。值班参谋进来报告:“中国驻缅远征军总司令求见。”史迪威七七事变爆发后,史迪威亲赴宛平县调查事情真相,积极搜集中日两军的军事情报。他对中国当局的抵抗方式予以批评,但对中国的士兵充满信心,认为他们不怕吃苦,任劳任怨,勇敢善战。为了牵制中国战场的一百多万日军,不使其转向太平洋战场,在罗斯福总统建议下,中国战区成立,由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

中国远征军的洋司令_抗战故事

1942年3月中旬的一天,阳光明媚,晨风宜人。缅甸中部山区的避暑胜地眉苗,市内尘土飞扬,英军士兵或乘着卡车,或步行前进,荷枪实弹,充满紧张的气氛。

驻缅英军总司令部和总督府设在山顶一座英国式建筑弗莱格斯塔夫大厦中。总督史密斯与总司令亚历山大及其幕僚们,围坐在椭圆形会议桌前讨论御敌之策。

值班参谋进来报告:“中国驻缅远征军总司令求见。”

“请他进来——”总督吩咐说。(www.guayunfan.com)当一位佩中将军衔,清瘦高挑,戴着眼镜,长着花白头发的美国老头出现在大门口时,大厅里发出一阵嘘声。

来者就是中国驻缅军总司令约瑟夫·沃伦·史迪威中将。

史密斯总督惊愕不已,用惊奇怀疑的眼神打量他,嘀咕说:“美国人花样真多,总是搞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事情。”

亚历山大将军不禁莞尔:“妙极了!”

礼节性的拜访结束,史迪威告辞。不一会儿,值班参谋大惊小怪地冲进来报告:

“门外又有一位自称驻缅军总司令的中国将军杜聿明求见。”

“一个职位为何两个人同时占有?”史密斯问杜聿明。

杜聿明自负地笑着回答:“噢,阁下,这位美国将军只是认为自己是总司令而已,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中国人认为,让美国人参战的唯一有效办法是给他们一些名义上的指挥权。”

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将军

这便是史迪威将军出现在缅甸战场之初戏剧性的一幕。然而这还只是个开头。

史迪威1883年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巴拉特卡,1904年毕业于著名的西点军校。1920年他第一次被派往中国,从此便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任总工程师,在山西修筑一条长130多公里的公路,好几个月和民工苦力在一起,了解和同情中国底层人民的处境。1923年7月,他返回美国。三年以后,史迪威被派往天津,任美军驻天津步兵第15团参谋长,与团长乔治·C·马歇尔中校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影响了他日后的发展。此间,他对中国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调查,1929年4月返回美国任新职时获得“研究东方问题权威”的赞誉。1935年7月,史迪威又以上校武官的身份来到中国,到任伊始,便密切注视日本对华北的扩张,当他调查了中国军事力量后,认为中国还没有做好抵抗侵略的准备。这一时期他对中国的红军发生了兴趣,他曾问自己:“共产党靠的是什么力量?一定有某种精神原因,但那是什么?”并突发奇想“写一封信问一问贺龙如何”。

史迪威

七七事变爆发后,史迪威亲赴宛平县调查事情真相,积极搜集中日两军的军事情报。他对中国当局的抵抗方式予以批评,但对中国的士兵充满信心,认为他们不怕吃苦,任劳任怨,勇敢善战。南京失守后,史迪威从汉口到河南视察中国军队,又奉命去兰州调查苏联援华武器的数目。返回途中,在西安访问了八路军办事处。不久,他出现在台儿庄前线,与第五战区长官李宗仁进行了交谈。史迪威认为美国政府应当采取更积极的政策,提供贷款和军事装备援助中国,他将此观点通过政府官员转告给美国政府。1938年12月,美国第一批贷款2500万美元协定《桐油借款合约》签字。在保卫大武汉及德安等战斗中,史迪威冒着风险到前线观察,他与中国几个步兵师保持着联系,并与官兵们进行了交谈。他想:假如让中国士兵吃饱,并供给他们优良的武器和装备,关心他们,由出色的指挥官率领……那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这个念头始终在他心中盘旋,后来他到中国战区指挥中国士兵作战,正是这一念头的驱使。

在汉口,史迪威还访问了中共代表团的周恩来和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周恩来潇洒大方,与史迪威就关心的问题进行广泛的交谈,并与他共进午餐。史迪威对共产党领袖的印象是“襟怀坦白,彬彬有礼,态度和善,为人直率”。他们都是“好人”,为追求中国革命久未实现的目标而精力充沛地工作,与国民党官员装腔作势、目中无人的官僚作风形成鲜明的对比。

1941年1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横穿太平洋,直扑3000海里以外的美军珍珠港太平洋舰队基地,几乎摧毁了整个太平洋舰队,太平洋战争从此爆发。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对日本宣战,史迪威奉调陆军部任新职。为了牵制中国战场的一百多万日军,不使其转向太平洋战场,在罗斯福总统建议下,中国战区成立,由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

日军南进,横扫东南亚的泰国、菲律宾、新加坡之后,又将打击的目标对准了缅甸。缅甸仰光到云南昆明有一条重要的也是中国当时唯一的国际运输线——滇缅公路。华南沿海和越南被日军攻占后,中国的出海口都被封锁了,国际援华物资的最后一个通道便是滇缅公路。中国在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进行抗战,要取得抗战的胜利,需要得到外来的军需物资,因此滇缅公路成为国际援华运输的生命线。蒋介石为此将精锐的机械化部队第五军、第六军和第六十六军组成中国远征军,并要求美国陆军部派一位将军来指挥,于是便出现本文开头一幕。

1942年元旦过后两个星期的一个早晨,一个高高瘦瘦、穿着陆军准将军服的老头走进五角大楼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办公室。他的黑发中夹杂着灰白色的头发,鼻梁上架了副眼镜,他就是史迪威。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弹药库爆炸,一块弹片严重地损伤了他的左眼,他右眼的视力也很糟糕,布满皱纹的面孔上是严峻。

马歇尔与史迪威握手后,说:“乔,太平洋那边,中国的蒋介石委员长向总统要求,让我们派一个将军做他的参谋长,我们决定派你去担任此职。”

史迪威很不情愿,嘟囔着:“你将用一只山羊做烧烤的祭品……”

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

“怎么?你不愿意接受这一职务?”马歇尔有些意外。

史迪威太熟悉中国官场的黑暗了,尤其是对蒋介石有成见,因此有情绪。但他毕竟是个军人,能去战场上施展才能也是他渴望的事情。

“好吧,我同意,任务是什么?”

马歇尔将文件递给史迪威说:“去协调中英双方的指挥权,消除分歧,保卫缅甸,保证滇缅公路畅通,这是通向中国唯一的运输线了。”马歇尔停顿了一下,突然想起:“对了,要掌握指挥权,给他们下达任务,钱不成问题。”

2月9日,史迪威到白宫晋谒罗斯福总统后,于11日飞印度,又从印度转飞中国。

1月29日,美国陆军部发布了对史迪威的任命,他身负六职,可谓“肩负了重任”,即中国战区参谋长、在华美空军指挥官、对华租借物资管理统制人、滇缅公路监督人、在缅甸的中美军队司令官、美军驻华军事代表。

史迪威说:“我的主啊,我肩负了重任。上帝将保佑我出征。”

3月初,史迪威在赴华途中被陆军部任命为中将,摆在他面前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是前往缅甸前线,指挥入缅参战的中国远征军,协助英军共同保卫缅甸,以维持国际援华通道。

3月3日,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从昆明乘飞机到腊戍,视察缅甸战事,住进英国传教士波特先生的酒店。下午4时,蒋介石在波特大酒店召见入缅作战高级军官。

在二楼大厅等候委座接见的有商震、俞飞鹏、林蔚、周至柔、杜聿明、甘丽初、戴安澜、陈勉吾等人。

蒋介石军装笔挺,笑容可掬地从楼上下来,高级军官们同时起立立正。

蒋介石摆摆手:“大家坐。”

“我这次是专为缅甸战事而来的。这次出国作战,我派出了国军精锐第五军和第六军,这支机械化部队是我们花费了大量心血、金钱训练、装备起来的,只能胜利,经不起失败。”他看到了杜聿明,“光亭,你有信心吗?第五军、第六军都归你指挥,这个家要当好,有事多和我联系。”

杜聿明站得笔直,恭敬地说:“学生一定按照校长的指示办。”

蒋介石说:“此次第五、第六两军出国作战,因地形生疏,习惯很不同,后方组织尚未完成,作为最高统帅,我心中颇难自安,因此亲来缅甸主持指导;此来发现许多优点,同时亦知有许多困难。入缅作战军之战术方面,由林次长负责指导;后方一切部署,由俞部长负责指导。务希谨慎行事。远征军的最高指挥官人选尚未确定,拟调卫立煌将军担任,杜军长副之。在卫到任以前,暂由杜军长统一指挥,在国外作战,生活要简单,行动要一致,共甘苦同患难;不分彼此,不生意见,互相援助;精神要彻底团结,命令要彻底服从,不可以同学或朋友关系而稍有疏忽,如此乃能树立国军之信誉。……此外我这次发现的最大缺点,即各级官长幕僚对于报告多虚伪而不确实;现代军队若一切命令通过报告,如报告不确实,不但不能指挥作战,抑且难以做人。……以后在国外作战部队,一切均应实实在在,不可稍有虚伪谎报;盖确实则虽败亦胜,虚伪则虽胜犹败,况虚伪被人轻视,损失信誉关系至大……目前情报多不确实,敌人兵力位置番号均不明了,我军入缅后,应对前方派遣侦探,愈远愈好,每日报告数次,有重要情况则应随时报告,对友军则应切取联络;兹特别提出入缅军之首要三句口号,为:侦察敌情,宣慰民众,联络友军。对此三点,应切奉注意办到……”

蒋介石、宋美龄与史迪威在缅甸腊戍合影

此时,商震过来报告:“委座,史迪威中将已从美国经加尔各答到了这里。”

在蒋介石和商震的欢迎下,史迪威进了波特酒店。蒋介石对史迪威报以诚挚热情的欢迎,寒暄着:“将军阁下,你到缅甸担任远征军司令官,我是一百个放心。”

史迪威有些担心:“委员长,形势未必乐观,日军已包围仰光,如仰光一失,滇缅公路入海口将被切断……”

蒋介石胸有成竹地说:“我最好的部队第五军正向缅甸南部开进,第二〇〇师为先遣部队已到达东瓜。如果仰光能守住,该部将掩护主力防守仰光。如仰光失守,该师将死守东瓜城,争取时间,待主力集中后反攻仰光。我准备下令第五军、第六军两军归将军阁下指挥。”

3月5日,蒋介石夫妇飞回重庆,同日,史迪威也抵达重庆。次日,史迪威谒见蒋介石,转达罗斯福总统对欧亚战场同样看重以及美国加强空中力量援助中国的意思。史迪威说明了自己来华的任务:一、指挥在中国、缅甸、印度的美国军队;二、监督及办理(支配)美国援华的军火、武器及其他器材;三、代表美国政府出席重庆军事会议;四、中国战区与南太平洋战区间联络员;五、管理、维持并改进滇缅公路;六、指挥在印度美国空军及从印缅出发的空军的活动。

史迪威对蒋介石说:“本人为钧座的参谋长,直接受钧座指挥!”

3月8日,蒋介石正式任命史迪威为中国战区参谋长。

此时,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已经命令远征军进入缅甸,协助英军进行抵抗日军的联合军事行动。3月11日,史迪威飞赴缅甸,在眉苗设立司令部。

起初,史迪威根据蒋介石的意图,在仰光失守后日军长驱北上之际,计划在缅甸中部彬文那组织会战,以图击败日军主力,反攻仰光,打通交通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