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如何“拯救”生命

教育如何“拯救”生命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如何“拯救”生命——读《生命与教育》有感天山一小孙冰冰当我捧起冯建军先生的《生命与教育》这本书时,就会感觉到一种沉重,这种沉重不仅是它本身分量的沉重,更是它思想的深厚和夯实。“我”逐渐淡化在人群中,人性的光芒日益暗淡。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正因为它的唯一性,我们才要更加珍惜。教育要使人成为人,教育就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为生活而教育”、“教育要融入生活”是冯教授所倡导的主要思想。

教育如何“拯救”生命

——读《生命与教育》有感

天山一小 孙冰冰

当我捧起冯建军先生的《生命与教育》这本书时,就会感觉到一种沉重,这种沉重不仅是它本身分量的沉重,更是它思想的深厚和夯实。

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把人放在第一位,将尊重人的天性作为教育的前提。这和以往国内要求教育要塑造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说法截然不同。

在书的封面上,你会看到这么几行字,字号很小,读来让人回味悠长:当今社会,进步与浮躁并存,文明与喧嚣共生。缤纷的世界固然精彩,却掩饰不住慌张中透出的无奈。“我”逐渐淡化在人群中,人性的光芒日益暗淡。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生命愈发地彷徨,教育遭遇迷失。教育与生命的隔离,不仅是教育本身的误区,更是整个社会的不幸。于是,我们祈求回归。一种对教育现状的忧患跃然纸上,而这种忧患也无时不贯穿着整本书。尤其是在“生命与教育中的失落”这个章节,作者从人文教育的失落、教育与生活的割裂、绝对主义的客观知识、极端的道德理想主义等六个方面罗列了教育的不合理性以及对生命的不尊重。

面对被越来越多规矩约束的孩子,被越来越重课业折磨的孩子,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今天的儿童越来越多地被封闭在狭小的空间中……这样的生活,儿童能快乐起来吗?”该书引用了泰戈尔的话:“童年是一个文明人一生中唯一可以在树杈和客厅的椅子间作出选择的时期……”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就是童年,而面对越来越早熟的面孔,我们可能也会像荷兰首相夫人一样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些孩子都像受过军事化训练的士兵,一点都不像孩子。”

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正因为它的唯一性,我们才要更加珍惜。“人要活着,而且要有尊严有意义地活着。”因此冯教授说,“生命化教育的目标,基础层面是教人珍爱生命,更高的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只有实现了这一目标,才能使生物学层面上的个体生命真正转化为文化层面上的独立的、有尊严的、自由的价值主体,即成为大写的‘人’。”

教育要使人成为人,教育就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为生活而教育”、“教育要融入生活”是冯教授所倡导的主要思想。他指出:“教育与生活血脉相连,教育是特殊的生活,生活是广义的教育;生活提供着教育的养料,教育又是为了生活,创造着生活。”这是对教育的目的和方式的重新界定和深入思考。这一理论的提出对如今学校“封闭式”教学和“考试——分数——升学”的教育轴心,具有很大的冲击。无疑是吹向“死气沉沉”的课堂的一缕清新的春风。

生命化教育是本书构建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冯先生认为,人有三重生命:“自然生理性的肉体生命、关联而又超越自然生理特性的精神生命、关联人的肉体和精神又赋予某种客观普遍性的社会生命……人的这三重生命是一个互为前提、互为因果、循环往复的生命流程,实现着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交换和协调。”三者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全人的教育,而全人的教育不是全面的教育,“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培育完满的生命,强调生命各方面品质的协调发展”。

很长时间,我们的社会过分强调人的社会性,而忽视人的个性的发展。“让教育为个体而存在,创设适合个体独特生命的个性化教育,是教育对待生命的最基本的态度。”而在这种理论的背景下,教师不再是拿着剪刀将园林修剪得齐刷刷的园丁,更不是“工程师”,学校也不再是“人才”工厂和流水线,每个孩子都像一片独特的树叶,有着自己的形状和个性,教育如此,谁不向往呢!

“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显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和幸福。”这不仅是冯教授一人的期望和夙愿,更是众多有良知的教育者为之实践和奋斗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