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珞巴族历史大事记

珞巴族历史大事记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 珞巴族历史大事记珞巴族大事记1977年,考古工作者在南伊沟南伊河谷发现一些精心磨制的石器,包括石斧,箭簇等,将珞巴族文化延伸到新石器时代。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珞巴族被国务院批准为我国单一民族,并选出代表参加自治区成立大会,正式行使民主选举权利。1985年在原南伊公社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南伊珞巴民族乡人民政府,珞巴族博嘎尔人历史上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基层政府组织。
珞巴族历史大事记_中国珞巴族

一 珞巴族历史大事记

珞巴族大事记

1977年,考古工作者在南伊沟南伊河谷发现一些精心磨制的石器,包括石斧,箭簇等,将珞巴族文化延伸到新石器时代

约在秦汉时期(76代人前),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处(现林芝地区米林县派镇)的南迦巴瓦峰发生大坍塌,米林一带形成巨大的堰塞湖,珞巴族先民在传奇祖先阿巴达尼率领下,翻过喜马拉雅东拉山口,进入珞瑜地区,珞巴族由此在珞瑜地区繁衍生息。

公元七世纪,唐贞观年间,吐蕃33任赞普松赞干布(?-650年)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强大的吐蕃王朝,东南边陲的珞瑜地区也划入其统治之下,开始了西藏地方政府对珞瑜地区的行政管理。

公元十五世纪,西藏噶举派高僧唐东杰布翻越南伊沟东拉山口,进入珞瑜地区行医传教,珞巴族和藏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融合,特别是冶铁技术的传入,珞巴族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公元18世纪,西藏地方政府将拉鲁庄园赐给八世达赖喇嘛的父亲掌管,后来又将珞渝、米林一带赐给其家族,作为其世袭领地,拉鲁家族在今米林地区设立嘎加宗政府,下辖两个庄园:杂宇溪嘎(今米林县扎绕乡彩门村)和巴让溪嘎(今米林县里龙乡巴让村),并在这两个庄园设立机构代行管理珞渝税收事务,西藏地方政府在珞渝地区的行政建制更趋于完善,南伊沟一度成为珞巴族和藏族同胞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边贸小区。

十九世纪中叶,珞渝地区的居民由于不堪忍受重税,爆发了抗差税斗争,西藏地方政府为进一步管理珞瑜地区,设立“聂卡松”“根卡额”机构,对珞巴族各部落实行片区管理,完善税赋制度。

1904年,英军从亚东入侵西藏,江孜战役爆发,珞巴族各部落派出百余名战士参战,江孜战役失败后,英印政府用不平等条约控制西藏地方政府,另一方面,开始用各种方式入侵藏南的广大珞瑜地区。

1911年,英国人威廉斯进入珞瑜地区进行探险测绘,进行间谍活动,被珞巴族居民杀死,此事件被称为威廉斯事件,其后,英印政府组织远征军,军事入侵珞瑜地区,珞巴族各部英勇抗击入侵者,使英印当局远征军付出惨重代价。

1913年10月-1914年7月间,英印政府英国外交大臣麦克马洪召集英国、中国、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召开西姆拉会议,在中国政府退席的情况下,炮制出《西姆拉边界换文》(《西姆拉条约》),划定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将西藏南部广大珞瑜地区划入其线内。

1945年,二战结束,1947年,印度宣布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其后,印度政府接过英国殖民统治衣钵,继续将魔抓伸向珞瑜地区,珞巴族各部落人民开始了长期的抗印斗争。

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印度政府乘着中国新生政权因参加抗美援朝而无暇西顾,进一步加紧对藏南地区的蚕食渗透,开始派兵进入珞瑜地区。

1951年

印度军队入侵敏楚卡、大当、更仍等地,并试图进一步侵占德根部落山区,博嘎尔部落和德根部落联手,诱歼入侵者40余人,并在山区险道上用树木构筑堡垒,用弓箭等原始武器进行抵抗,后来印度军队用飞机进行轰炸,珞巴族战士死伤惨重,第一次反抗失败。

1957年

莫囊地区,再次爆发抗印斗争,摧毁印军两个兵站,毙伤印军50余人,印陆军多次镇压无果,最后派出飞机狂轰滥炸,村寨几乎被全毁,德根部落领头人白大尔等英勇牺牲,第二次反抗失败。

1959年

西藏平定叛乱,反动的原西藏地方政府被依法解散,早期迁居米林的珞巴人民同西藏各族一道,参加平定叛乱和民主改革运动。

1962年

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爆发,博嘎尔部落世代居住的敏楚卡、玛尼岗等地成为印侵略军东部主防线,10月,我解放军进军至敏楚卡,博嘎尔各氏族积极协助解放军,痛击侵略者。是年,解放军达到打击侵略者的目的后,撤退到战前的实际控制线,大批博嘎尔人随部队迁徙至米林。

1965年

西藏自治区成立,珞巴族被国务院批准为我国单一民族,并选出代表参加自治区成立大会,正式行使民主选举权利。

1965年

根据自治区和西藏军区指示,在林芝县开办由林芝分区牵头的珞巴、门巴“少数民族青年培训班”,从米林县珞巴族青年中选拔优秀人才20余人进行培训,揭开了民族干部教育培养的序幕。

1969年

在米林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散居在南伊沟密比、扎贡沟、才召沟、琼林等自然村的珞巴族群众被集中到南伊、才召、琼林等村,组建南伊公社,并从博嘎尔人中,自主选拔出公社书记、主任、委员,博嘎尔人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基层政权组织。

1970年

南伊公社创造粮食单位产量位居全县首位记录,县委县政府组织全县召开现场学习会。

1975年

在当地驻军的帮助下,针对南伊公社珞巴族青少年无法正常接受教育的现状,在南伊村建立南伊公社军民小学,结束了珞巴族没有本地学校的历史。

1978年

琼林村由国家投资,完成第一次整村改造,告别住木房的日子。

1982年

南伊公社实行联产承包制

1983年

南伊公社实行包产到户。

1985年

在原南伊公社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南伊珞巴民族乡人民政府,珞巴族博嘎尔人历史上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基层政府组织。同年,才召珞巴村由国家投资,完成第一次整村搬迁。

1999年

南伊乡宣布完成50岁以下人口的脱盲任务。

2000年

南伊沟被确定为我县自然生态保护区。

2002年

第一届南伊沟杜鹃花旅游节召开(后改为黄牡丹旅游节,2006年以后改为“5·28”珞巴民俗暨藏医药文化节)。

2005年

福建援藏队结合国家资金和援藏资金,对才召村进行整村推进,修建才召珞巴民俗村,于2006年完成。

2008年

在县委、县政府、援藏领导及农发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为才召村投资220多万元从米林农场购买了308亩耕地,新修水渠近3千米。解决资金19万元为才召、南伊村购买了联合收割机,解决南伊珞巴民族乡才召村耕地缺乏、粮食不能自给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