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生填报高考志愿的方法、技巧

高中生填报高考志愿的方法、技巧

时间:2022-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填报普通高考志愿危害相当大,如果被视为“参照物”的同学志愿过高,则对成绩偏低的同学不利;志愿过低,则对成绩优秀的同学不利。总之,填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志愿卡》既能体现出同学们的职业理想追求,也能体现出同学们是否具备社会责任感。虽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志愿卡》上的学校、专业设置个数对每位同学都是一样,但录取过程中真正起作用的志愿个数是有差别的。

(一)普通高考志愿填报的心理因素分析与调节

填报普通高考志愿的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同学们这种复杂心理因素的产生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联系密切。诚然,这中间有很多导向都无疑是积极、正确的,但有些导向却把同学们引向了消极的、错误的一面。因此,同学们了解普通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的一些心理倾向,有利于正确对待填报普通高考志愿。这些心理倾向以下述几种较为普遍。

1.参照心理

这种现象在同学们填报普通高考志愿的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那就是某位知名度较高的同学填报了某一批次的学校,则这个班的其他同学均视其志愿为“参照物”,平时成绩不如他的同学的志愿就报低一点,成绩比他好的则报高一点。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填报普通高考志愿危害相当大,如果被视为“参照物”的同学志愿过高,则对成绩偏低的同学不利;志愿过低,则对成绩优秀的同学不利。

2.从众心理

持这种心态的同学往往是对普通高考志愿一知半解,道听途说,别人认为什么专业前景看好,待遇优厚就填什么专业。有的同学看到本班的其他同学都填同样的院校、专业,也不去考虑自身条件,大家跟着填。还有一种就是赶“热门”,从社会上或媒体上看到或听到什么院校好,什么专业好,不管三七二十一,填了再说。在一个省、市、自治区各普通高等院校投放的专业计划只有那么区区几十个,甚至几个,如果一个班的同学都去填报,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3.攀比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填报了××名牌大学,你也要去考这所大学。我就不信,你比他差劲。”无形之中给孩子增添了一份压力。学生所填的普通高考志愿往往体现出家长意志。如果孩子本人有这个能耐自不必说,要是没有呢?

4.侥幸心理

由于高考的不可预测性造成了侥幸心理的必然存在。有的同学就说:“我本来按平时成绩分析只能上一般本科院校,但如果高考发挥好了可能会上重点大学,所以我要考虑选报重点批次和一般本科批次。”这种想法尚属正常。但如果不切实际地去选填,抱着“能考上固然好,没考上也没关系”的想法,对正确填报普通高考志愿自然不利。

5.押注心理

这种心理在一部分成绩偏低的同学身上存在。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加高校录取系数。一味地填报往年冷门学校和专业是这些同学的一贯做法。试想,一个有几万甚至十几万考生的省区,如果有1%的考生这样做,“冷门”还会“冷”么?

6.静止心理

静止心理即静止地或绝对地看待上一年各普通高等院校的实际录取分数。事实上,由于每年试题和考生的不一致,其高考成绩的高低也会不一致。更何况,每年的高校录取分数线的划定还要受招生计划、各专业填报人数多少等因素影响。因此,上一年或上几年各普通高等院校实际录取分数只能做适当参考,不能完全以之作为当年的填报标准。同学们完全静止地看待往年各普通高等院校的实际录取分数,很容易产生偏差,进而影响对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的选择。

同学们要填好普通高考志愿,只有在充分调整好心态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那么,该怎样去做才能把心态调整好呢?

首先,同学们要正确对待国家需要和个人志愿之间的关系,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既要树立“好儿女志在四方”的思想,又要有“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其次,同学们应充分分析自己的学业水平、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品质。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当专业是最明智的做法,切忌人云亦云,盲目听从家长或老师的意见。

最后,同学们宜根据自己的专长或兴趣选择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大量的事实已证明,人们对某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会鼓舞和促进人们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探索与钻研。它是出人才、出成果的重要动力。

总之,填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志愿卡》既能体现出同学们的职业理想追求,也能体现出同学们是否具备社会责任感。同学们从自身特定的条件出发,选择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报考有利于自己今后发展的院校,于己于国都是有益的。

(二)普通高考志愿填报的方法与技巧

普通高考志愿填报得好或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同学们能否被录取到自己满意的院校和专业。同学们在填报普通高考志愿时由于方法欠妥,造成了录取得不如意,甚至落榜等事件屡屡发生。这样的悲剧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呢?

怎样才算选报好了志愿呢?总体上讲,应该包括以下因素:

一是所选志愿必须体现出自己的志向、兴趣和专长。如果同学们消极、被动地对待所填志愿,即使上了大学,也很难说自己能够学有所长。

二是填报志愿时扬长避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同学们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

三是有效志愿比较多。所谓“有效志愿”是指在录取过程中能够被学校调档的志愿。虽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志愿卡》上的学校、专业设置个数对每位同学都是一样,但录取过程中真正起作用的志愿个数是有差别的。

纵观同学们填报的志愿,由于受个人气质、性格的影响各有不同。主要可划分出以下类型:

①志向型:充分尊重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经过独立思考选择专业,意志很坚定,愿为此专业而奋斗。

②随意型:选择专业方向缺乏主见,填报志愿忽左忽右,犹豫难定,多受参照群体或家长、教师的影响,没有明确的个人目标。

③依赖型:完全没有主见,缺乏主体意识,任由教师或家长安排。

有的同学认为:“我的成绩好,报好专业自然不成问题。”成绩好,真的就能“一俊遮百丑吗”?其实不尽然。就重庆市来看,每年高分落榜的同学不在少数。有的同学说:“反正我的成绩上不去,随便应付一下就算了。”如此不上不下的成绩,该怎么填志愿也得下一番苦功夫。究竟该怎样去操作,填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志愿卡》上的志愿才算合理呢?具体来讲,应遵循以下做法:

1.做好填报普通高考志愿前的思想准备

尽量多地掌握有关的招生信息,尽早全面地了解有关政策和招生信息是填报好志愿的先决条件。订阅一份《招生考试报》是了解当年招生情况的较为保险的信息来源渠道。通过该报,有利于同学们熟悉各普通高等院校和专业的设置情况、学习内容、就业方向及选拔要求,有助于减少选报普通高考志愿的盲目性。由于同学们个人的局限性,应主动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告诉老师和家长,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做到不盲从,不偏信。

2.要正确处理好普通高等院校及其专业的冷热关系,采取辨证的态度来看待“冷门”或“热门”专业

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新生是按系(科)、专业定位的。一些专业由于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其专业在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地位较高,工作条件和环境较优越,因此,同学们填报志愿集中于此,这就自然地形成了“热门”现象。相反地,一些社会需求量小,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待遇偏低的专业就变成了“冷门。”“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是客观存在的,但又是发展变化的。以师范专业为例,长期以来,师范院校门庭冷落,但从1996年开始师范院校一改往日“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局面,持续出现生源充足、新生质量明显提高的态势。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招生计划仅2150人,报考人数却多达16000人。有的同学甚至将所有志愿一律填师范专业。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在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已初见成效;师范院校提前招生和收费的相对低廉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就业的容易性和收入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吸引力。在普通高考志愿填报时比较理智的做法是把眼光放远点,做到“冷、热”兼顾。同学们要充分认识到每个院校设置的专业都有“冷”有“热”。审时度势,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才是明智的做法。

3.充分估计自己的实力是填好志愿至关重要的环节

同学们估计自己的实力应包括学历水平、心理品质和身体素质三方面。同学们只以自己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填报普通高考志愿的依据是不科学的,因为高考是对学生学业水平、心理品质和身体素质的综合检验。在高考中常会出现超常发挥、正常发挥、发挥欠佳、甚至彻底失败四种情况。因此,每位同学都应采取“多方分析、综合权衡”的方法,在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指导下制订平时考试成绩曲线,进行心理品质和身体素质的综合分析,给自己进行准确定位。

4.应注意在普通高考志愿填报的过程中回避自己的不利因素,做到“扬长避短”

在这些不利因素中主要是学科因素和身体因素。同学们应当明确所要填报的专业与中学所学学科之间的关系。例如:报考物理类专业,那么自己的物理成绩必须优良。根据自己的优势科目选择专业,在同等条件下更容易被普通高等院校选录。体检结论也是同学们在填报普通高考志愿时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如果对体检受限条款置之不理,明知专业受限仍要选报,无论你成绩多优秀,被录取的可能性也几近于零。

5.要处理好省内院校与省外院校之间的关系,不能只挑西瓜,不选芝麻

同学们在填报志愿中常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孔雀东南飞”,所有志愿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发达省市;二是“父母在,不远游”,所有志愿集中在本省市;三是“心向京、津、沪”或“天(天津)、南(京)、海(上海)、北(北京)”,所有志愿非北京、天津、上海的不选。事实上,过分强调地域性,对同学们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这样一来掉榜的概率自然会增加。有的同学在普通高考志愿的选择上为了增加保险系数,只选计划录取数多的专业,不选计划录取数少的专业,这就是通常说的“只挑西瓜,不选芝麻”的做法。其实不然,计划数多的往往是省内院校,计划数少的往往是省外院校。所以,同学们不能囿于一地一时,“风物长宜放眼量”,应着眼于长远。省内院校计划录取数虽多但竞争相对激烈,省外院校计划数录取数虽少但竞争相对较弱,注意地域上的搭配有利于增加有效志愿数。

6.在填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志愿卡》时应呈现出一定的“梯度

所谓“梯度”,是指在同一批次的学校,因多种因素而在录取分数上形成的高低程度。一般来说,知名度高、地理位置好、专业和就业前景看好的院校,录取分数总是偏高;而知名度不高、地理位置较差、专业和就业较困难或条件较差的院校,录取分数相对偏低;而介于其间的院校则居中。于是,这三类不同院校的录取分数便自然呈现出高、中、低三个层次。值得注意的是,同一院校内由于专业方向和就业前景的不一致也会呈现出录取分数高低不一的现象。要把握好填报志愿的梯度,除熟悉各院校及专业的具体情况外,还应查阅所选院校近年来在当地招生的情况,并进行分析。这中间,分析其录取分数的变化幅度是最主要的,最后落实到普通高考志愿上就应把同一批次高、中、低档的院校依次排列,由高到低,形成“梯度”。这个梯度是在同学们对自己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得出的。每位同学都应本着“第一志愿要重视,第二志愿不轻视,第三志愿不忽视”的原则,在批次之间要照顾到发挥超常、发挥正常、发挥失误三种情况。每个批次第一志愿以较大分值递减,一般来说,著名的重点大学应高于重点线60分以上,热门重点大学高于重点线40分以上,一般热门本科应高于本科线40分,一般热门专科应高于专科线20分以上。

7.不能忽视选填“愿否调配”栏

就一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志愿卡》而言,总共只能选报十多所高校及专业,大多数院校及专业是以“专业调配”“院校调配”“地域调配”“行业调配”方式出现在卡上的。可以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志愿卡》中的“愿否调配”栏是为保护同学们的合法权利,充分尊重同学们的志愿意向,为同学们提供更多升学机会而设立的一个重要栏目。慎重选填相应的调配栏是同学们个人的自由,若在某个调配栏填涂了“同意”,则表明你愿服从调配,就会相应地增加录取机会。

8.要注意普通高考志愿填报的规范,填涂应认真仔细

由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志愿卡》上的信息将被一次性录入计算机,成为计算机网上录取的唯一依据。因此,规范、认真地填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志愿卡》至关重要。在同学们中间,选择志愿张冠李戴,胡乱填写的现象相当普遍。有鉴于此,提醒同学们在选报院校和专业时,要精心核对所选普通高等院校及其专业代码,做到万无一失。在填涂有误的情况下,应在指导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修改,注意保持卡面的整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