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土资源管理决策模拟剧场的发展背景与理论基础

国土资源管理决策模拟剧场的发展背景与理论基础

时间:2022-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传统管理决策分析缺乏定量手段国土资源管理决策中的相关论证一般建立在一定范围的调研考察基础之上,主要采取定性的分析方法,导致科学性与民主性不足。[2](二)国土资源管理决策模拟剧场建设的理论基础面对传统国土资源管理决策方法的上述不足,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囿于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无法提供理想的解决方案。

(一)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土资源法治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中国特色的国土资源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土资源管理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随着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形势日益复杂,加之传统方法的局限,国土资源管理体系显现出决策过程迟缓、适应能力不足等缺陷,弱化了其自身完善与修正的功能。

1.传统管理决策分析缺乏定量手段

国土资源管理决策中的相关论证一般建立在一定范围的调研考察基础之上,主要采取定性的分析方法,导致科学性与民主性不足。科学性的缺乏表现在调研结果往往呈现出表面化、直觉化和文字化的倾向,不利于对问题现象的整体分析与深度挖掘,无法获得凭直觉难以发现的有用信息,也就无法深刻揭示出现象问题背后隐藏的历史规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难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参考。

2.决策分析单向化,缺少系统性和关联性

传统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定性分析方法由于关注于单个对象自身性质、特点或价值的判断,难以有效解决多个对象间的关联性问题。不同决策之间,特别是针对不同问题的政策法律决策之间缺少关联性和适应性分析,导致政策法律之间呈现出碎片化、矛盾化倾向。这与社会系统自身的特点有关:一方面社会系统存在着复杂因果关系。现实社会环境中,制度安排与政策效果受复杂的因果规律支配,不仅任何一个政策制度都会产生一定的效果,还大量存在着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某些结果的产生有可能是多种政策安排的综合作用。所以,政策制度效果不仅取决于某个单项政策,还与相关政策有关。另一方面社会系统存在着迟滞效应。社会系统里一项政策制度的效果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显现。

3.决策方法标准化缺失

以往的管理决策过程缺少明确的标准与流程,导致政策间的具体举措和绩效的评价手段与效用无法统一,影响决策的整体性。而管理的作用对象——社会系统,都是动态复杂系统,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空前复杂,信息的庞杂使个体难以完全消化吸收。对于社会动态系统变化的复杂微妙,只有在更大时空范围内进行审视时,才能清晰地辨识其运作的整体性。如果没有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分析工具与方法流程,就不能全面客观洞察社会对象的运作规律,那么在制订相应的制度规范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效果偏差的问题。[2]

(二)国土资源管理决策模拟剧场建设的理论基础

面对传统国土资源管理决策方法的上述不足,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囿于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无法提供理想解决方案。现有政策模拟技术方法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多元化的方法视角,将定性方法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之中,使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提供结构化的思考方法,充分考虑各项因素,并选择了全面视角,以照顾到细节的相应层次,形成了较为成熟且经过检验的一整套方法体系,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

所谓政策模拟方法,是指针对复杂社会经济问题难于解析求解和不能完全数值求解的决策问题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主要用于分析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面临复杂社会现象,开展建模与计算,对相关问题用计算机模拟,提出应对策略,可以有效弥补国土资源政策法律体系显现出的决策过程迟缓、适应能力不足等缺陷。当前,较为成熟且应用较多的政策模拟理论主要是社会系统动力学,由Forrester教授于1956年创建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统一,以定性分析为先导、定量分析为支持,两者相辅相成,从系统内部的机制、微观结构入手,剖析系统进行建模,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来分析研究系统内部结构与其动态行为的关系,并寻觅解决问题的对策。[3]因此,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以视为实际系统的实验室,特别适合于分析解决社会、经济和生态等一类非线性复杂大系统的问题,在许多国家的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见表1[4]

表1 部分国家政策模拟系统应用概况

1.社会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社会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的基本结构单元是反馈回路,即耦合系统的状态、速率(或称决策)与信息的一条回路。回路是组成系统的基本结构单元,通过整理分析,社会经济系统的结构可以抽象成“回路”“积累”“信息”“延迟”和“决策”,这些因素之间的运动规律类似于流体在回路中流动所呈现的规律。流体在“回路”中流动必然要产生“积累”现象,堆积的物质就要产生压力,这种压力通过“信息”的传递作用于决策者,迫使决策者利用收到的信息根据控制策略做出必要的“决策”去改变流速,从而改变积累的物质。由于物质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是需要时间的,于是产生了“延迟”问题,而正是因为延迟的存在使得系统状态产生波动,增加了系统控制的准确性和难度,这就是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5]

系统动力学从系统的微观结构出发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用回路描述系统结构框架,用因果关系图和流图描述系统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方程描述系统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用专门的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整个分析过程从定性、半定量、定量,最后又把定量的数学模型简单地转化成计算机程序,利用计算机进行最终仿真分析。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易于操作,能解决复杂的、非线性的和带有延迟现象的系统性问题,在许多领域都受到欢迎和被广泛使用。[6]

2.社会系统动力学的分析元素

因果关系图:描述系统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中,变量之间相互影响作用的性质用因果关系链来表示,因果关系链中的正、负极性分别表示了正、负两种不同的影响作用。

流图:描述系统要素的性质和整体框架。为了进一步揭示系统变量的区别,流图用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变量,并把代表不同变量的各类符号用带箭头的线连接起来,便形成了反映系统结构的流图。

方程:将系统要素之间的局部关系量化。在系统动力学模型中,主要有三种方程,即水平方程、速率方程和辅助方程。它们分别描述了状态变量、速率变量和辅助变量的变化规律。

仿真平台:将系统动力学模型输入计算机进行仿真和调试的环境。利用仿真平台,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不同的政策方案,对系统进行仿真。[7]

3.社会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一是研究过程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用回路作为描述系统的基本单元,用因果关系图描述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用流图描述系统要素的性质和整体框架,用方程对系统要素之间的局部关系进行定量描述,整体分析过程从定性到半定量再到定量,符合人们通常的思维方式。

二是可以较好地处理延迟现象,使模型更好地反映现实系统。在动态研究中,延迟是导致系统动态复杂性的关键因素,使看似简单的系统产生反直观性。对此,社会系统动力学采用流图的方式,用不同符号代表不同变量,并把代表不同变量的各类符号用带箭头的线连接起来,以识别变量的积累效应,更加有效地认识社会现象中的迟延现象。

三是对解决战略决策和政策问题更为有效。社会科学研究能不能做实验以及怎么做实验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社会系统动力学通过建立因果关系图、流图以及多元方程将相关问题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实验,使得对决策和政策问题的解决更加有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