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黔东南侗族风雨桥

黔东南侗族风雨桥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已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绣 艺  供图:任和昕刺绣也是侗族一项古老的手工艺,侗族妇女有“两手腕腕会织面,十指纤纤会挑花”之美誉。
民间工艺_中国侗族

第四节 民间工艺

侗族的民间工艺以建筑、织锦、刺绣、银器打制、雕刻等享有盛誉。

侗族建筑工艺主要表现在鼓楼和风雨桥的建筑上。如前所述,侗族的住宅、鼓楼、风雨桥、寨门、凉亭等,均为民间匠师建造,它们均为纯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完全以穿枋榫卯整体建造,不仅结实美观,且富立体感。

风雨桥是集亭、塔、廊、桥为一体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观赏价值。风雨桥多为石墩木桥面。桥的下部为料石填心的墩台,墩台嵌筑于河底岩石上。桥墩通常为六面柱体,上下游均成尖形,迎水角为68度,以减少洪水的冲击。桥台垂直水面或以8%放坡。桥梁结构采用官式悬臂托架简支梁体系,以减少大梁的跨距。托架有双层、单层之别,主梁也有单层与双层之异。桥面多为木板铺设。桥的上部由亭、塔、廊组成,通常于墩台之上置亭或塔,在墩台之间设廊。亭塔内部,常常设有悬柱挑梁,开花彩画;亭塔顶部以及翘角飞檐之上,饰有飞鸟、葫芦串、仙鹤等图腾,从而使桥体既有雄伟壮丽之姿,又有玲珑精巧之形。桥的设计,颇具匠心,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被建筑学家们称为“榫卯抵承梁柱体系之大观”。[14]侗族地区至今尚保留着330多座风格各异的风雨桥,它们是侗族人民建筑技艺的结晶。

地坪风雨桥位于黎平县地坪乡,横跨于美丽的南江河上。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1959年毁于火灾,1964年在原桥的基础上重建。现已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全长约70米,宽4米多,距水面8米。桥的结构除了和一般风雨桥一样外,桥上还建有桥楼3座,二大一小,中楼为五重檐四角攒尖顶,顶部安置葫芦宝顶,宝顶下饰以如意头饰。楼高约5米,形如鼓楼状。两端木楼皆为三重檐歇山顶屋面,楼高约3米。桥楼翼角巧妙地安装了套兽,横廊顶脊塑有鸳鸯鸾凤。桥楼中部四柱,各绘有青龙一条,廊内两侧绘有关于侗族历史人物故事及花鸟山水等的壁画,色彩艳丽,形象逼真。桥中楼顶层天花板绘一彩凤,栩栩如生。在桥两端柱壁上,书有三副楹联。

侗族鼓楼的建筑艺术同样令人叹为观止。鼓楼造型多样,但不管其高矮、大小如何,它的平面均为偶数,多为正方形,也有六边形和八边形。它的主面则为奇数重檐,短小的鼓楼多为三层或五层重檐,高大的鼓楼多在七层重檐以上,最高达十七、十九层。这一设计,大概是受到道教的影响,隐含着天(天数)地(地数)合一或阴(偶数)阳(奇数)结合之意,以象征吉祥平安。不仅如此,在鼓楼顶层的横梁上,通常还画有阴阳结合的太极图,更反映了这种影响,也说明汉侗文化的交流在这里得到真实的体现。

img120

风雨桥  供图:任和昕

鼓楼内部的构造也有统一的规律性。除独脚楼以单根粗大的杉木作主承柱外,多数鼓楼均以4根粗大的杉木作主承柱(亦有6根或8根,但较少),从地面直通楼顶。主承柱之间多用穿枋连接成一个长筒形的井架,称内环柱;在内环柱的四周用穿枋连接底层的外环檐柱,多为8根或12根。檐柱的不同排列,构成不同的平面。同时,利用逐层内收的梁坊和设置的檐柱、瓜柱作支撑,层层挑出楼檐,从而构成自下而上,逐层内收的横穿直套的枋、柱网。主承柱和檐柱的组合,不仅为鼓楼的造型打下了主要的网架,扩大了鼓楼的活动空间,而且还增加了整座鼓楼的硬度和稳定性。独脚楼的构造,是用一根粗大的杉木作主承柱,然后围绕亮盆腔主承柱布置檐柱,从主承柱架设12根穿枋与檐柱连接,然后利用逐层内收的梁枋和铺设的檐柱、瓜柱作支撑,层层挑出屋檐。独脚楼建得越高,主承柱要求越粗大,否则,就很难在主承柱上层层开挖出那么多的眼口来穿插梁枋。或许因为极为粗大的主承柱越来越难寻求,侗族的鼓楼就由原来的独脚楼开始改为4根柱子组成的内环柱。独脚楼的内部结构(即层层内收的穿枋网架),与大杉树的层层树枝的布局极为相似,顶上盖瓦后,从远处眺望,与一株挺拔的枝叶繁茂的大杉树非常形似。老人们传说,鼓楼最初就是利用杉树粗大而坚硬的树枝来搭建的,就像在树枝上搭巢一样,因此,鼓楼最初的名称便与鸟巢相同,即为“共”。

img121

鼓楼顶造型  供图:任和昕

鼓楼顶部结构,设计巧妙,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鼓楼的顶部外形,有歇山式和多面坡的攒尖顶式。攒尖顶还有单层顶、双叠顶和双层暗顶之分。鼓楼的内部框架,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在主承柱上架梁支撑雷公柱,并利用斗拱铺作的井干式枋架承载四周的瓜柱,再利用穿枋将瓜柱和雷公柱连接组成顶架。这种以穿斗结构为主同时又把抬梁和井干式结构融为一体的巧妙做法,使顶层檐口比楼身各层猛然升高,起到了突出表现冠冕的作用,其建筑艺术所达到的高度,令人赞叹不绝。二是在主承柱顶端各加设一翘手,前后用穿枋连接,以支撑顶部中间布设的两根短柱,同时,再于主承柱上下两条环形穿枋间加立短柱,用以支撑顶层边檩,又于中间短柱上架梁,树立雷公柱于其上。这些横穿直套的枋、柱,构成了顶部稳固而轻巧的网架。叠顶(或称层顶)的做法,是在单项之上再立4根(或6根)、8根短柱和1根雷公柱,并于短柱上端设棂窗,又于其上斗拱铺作跳出顶檐。双叠使鼓楼的冠冕更加突出,从而使整座鼓楼的造型富有另一种气势,既雄伟壮观,又有意欲腾飞之态。

侗族虽吸收了汉族一些建筑技法,但基本构造和建筑工艺却自成一体,是从古代先民的干栏式建筑母体中逐渐发生和发展而来,其密檐式斗拱鼓楼用井干式构造出跳的人字拱铺作,被建筑学家们誉为“独有一种发明创造”,可见侗族鼓楼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和独特技艺。[15]

侗族的纺织和整染技术不仅历史悠久,且技艺精湛。早在唐代时,侗族先民就已自种棉麻,自染侗布,织出的斑细布、白练布、白绢等,负有盛名,有的还成为贡品上贡朝廷。至清代,侗布、亮布、侗锦更闻名于世。侗锦图案多为几何抽象形,精美大方,古朴典雅,色彩和谐,主要用于头帕、被面、背带盖布等。侗锦以黎平、通道、三江、龙胜等地所产为著,黎平的“诸葛锦”清代时曾被邑人张应绍赋诗赞誉说:苎幅参文绣,花枝织朵匀;蛮乡椎髻女,亦有巧手人。

img122

绣 艺  供图:任和昕

刺绣也是侗族一项古老的手工艺,侗族妇女有“两手腕腕会织面,十指纤纤会挑花”之美誉。当姑娘们还在十三四岁时,便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学绣花至出嫁,均能绣出构思奇巧、色彩丰富、美观大方、朴素雅致的嫁妆。侗族刺绣方法较多,如平绣、十字绣、缠绣、插花、架花等;颜色多彩,如红、蓝、绿、黄、紫等。刺绣取材广泛,主要有花鸟鱼虫、山水树木、几何图案、民族风情等。刺绣品多用于背带、被面、枕头面、围腰、腰带、小孩帽子、帐檐、包边、衣裤边、妇女鞋子等。

img123

围裙与袖边刺绣  供图:吴家琴

侗族妇女喜爱穿花戴银,银饰不仅是美的象征,也是家庭地位、财富的表征。侗族工匠凭一架炉子、一把锤子、一把钳子,就能巧夺天工地将式样繁多、造型别致的银饰锻造出来。银饰主要有项圈、手圈、耳环、戒指、银冠、银链、银牌、银花、银钗、银梳、银簪等。其制作工艺较为精致,如银花,小巧轻盈,造型逼真,极富立体感。

雕刻主要有泥塑、木雕、石刻,其雕法有镂空、平刻、花牙子等。泥塑主要有鼓楼上的“双龙抢宝图”以及古今人物图、飞禽走兽等。木雕工艺主要体现在庙宇中的菩萨像,傩戏面具,家中的神龛、凳、桌、椅、门窗,以及鼓楼、风雨桥等处的雕刻上,其图案有龙凤、花鸟、山水、禽兽等,层次分明,形象生动,朴素大方。石刻主要有大型石墓上的雕刻,以及镇守山寨的石兽、井泉上的石雕石牛、山坡上的琵琶泉雕刻、萨堂上的雕刻等,所雕图案有龙蛇图案、草木、飞禽走兽及斗牛场面等。

img124

银 牌  供图:吴家琴

img125

琳琅满目的银饰  供图:吴家琴

img126

银泡珠蝴蝶扣  供图:贵州省黔东南州民委

img127

黎平肇兴女子银饰  供图:温红叶

img128

盛 装  供图:任和昕

img129

儿童银饰品  供图:任和昕

侗族的绘画主要体现于鼓楼、风雨桥的正梁、走廊以及庙宇内墙等处。既有山水、鸟兽、花卉、鱼虫等自然景象,也有民间传说故事,如“八仙过海”“十八罗汉”“珠郎娘美”等等,在一些绘画旁,有的还配上诗句,显得更富有生活气息和浪漫情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