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告的作用、特点、类型和写作要点

通告的作用、特点、类型和写作要点

时间:2024-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通告1.通告的作用、特点、类型和写作要点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通告的特点包括发布的公开性、事项的重要性、操作的严肃性等。通告可以以法规性的强弱不同为标准分为法规性通告和知照性通告两大类型。三是通告结语,这是结尾部分,多采用“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现予公告”、“特批通告”、“特此通告”等习惯用语。

(五)通告

1.通告的作用、特点、类型和写作要点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通告的特点包括发布的公开性、事项的重要性、操作的严肃性等。

通告可以以法规性的强弱不同为标准分为法规性通告和知照性通告两大类型。比如,《关于坚决清理非法占道经营的通告》,强制性措施较多,属于法规性通告;关于因施工停水、停电的通告,主要起通知事项的作用,没有强制性措施,属于知照性通告。

通告的写作要注意符合权限、一文一事、内容明确、语气庄重、格式正确。

通告的标题主要有四种写法。一是由发文机关、主要内容、文种三者共同构成。如《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认真落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通告》。二是省略主要内容的写法,由发文机关、文种组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通告》。三是可以由主要内容和文种构成标题,还有的通告标题只有文种“通告”两字。四是将标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发文机关加文种,即“×××通告”;第二部分是通告的主要内容。例如《中国人民银行通告明日起发行1990年版壹圆券人民币》。

通告的发文字号:如果是政府发布通告,要有正规的发文字号,如《××市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清理非法占道经营的通告》,发文字号就是“市政告字〔1997〕6号”。如果是某一行业管理部门发布通告,则可采用“第×号”的方式,标示位置在标题之下正中。一些基层企事业单位发布的通告,也可以没有字号。

通告的正文一般分三大部分:一是通告缘由,作为开头部分,通告缘由主要用来表达发布通告的背景、根据、目的、意义。二是通告事项,这是主体部分,较多采用分条列项的写法,以做到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如果内容比较单一,也可采用贯通式写法。三是通告结语,这是结尾部分,多采用“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现予公告”、“特批通告”、“特此通告”等习惯用语。

2.通告的范文

中国人民银行通告

明日起发行1990年版壹圆券人民币

以国务院批准,我行定于1995年3月1日起发行1990年版壹圆券人民币。

一、1990年版壹圆券与1980年版壹圆券比较,总体设计不变,对局部图案和色调稍有调整,具有以下特征:

(一)由双面凹印改为正面单面凹印;

(二)正面:中间部位的底纹全部由假金色底纹代替了原来的黄色和橘黄色底纹。两侧部分的底纹全部由大红色代替了原来的大红色和黄色。背面:以橘黄色代替了假金色。

(三)年号由1980改为1990。

二、新发行的1990年版壹圆券人民币与现行壹圆券人民币在市场上同时流通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其中任何一种人民币。

 行长×××

1995年2月2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