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哈尼族老人会去女儿家养老吗

哈尼族老人会去女儿家养老吗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神秘性哈尼族的哲学思想虽然很朴素,但也有其神秘的一面。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哈尼族出现了开天辟地的神话。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哈尼族的原始图腾可能是鹌鹑和虎。
哲学思想_中国哈尼族

第三节 哲学思想

一、思想特征

哈尼族的思想,主要有朴素性和神秘性两个特征:

(一)朴素性

历史上,哈尼族一直生活在边远的山区,那里山连着山,水连着水,大山和河流等就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环境。一个村寨就是由一个或者几个家族组成,人们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长期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思想上比较单纯,没有太多的复杂性。民风淳朴,思想也比较朴素。所以,哈尼族的思想具有朴素性的特征。

(二)神秘性

哈尼族的哲学思想虽然很朴素,但也有其神秘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哈尼族的很多神话传说故事中,对世界的起源、人类的起源和其他万物的起源等方面的看法虽然朴素,但充满了神秘的东西。其二,哈尼族在各种宗教祭祀活动中,充满了神秘的色彩。特别是在摩批(祭师)的祭祀活动中表现的更为明显。比如“阿屋囿”,是哈尼族一种特别的祭祀活动,当谁家感觉自家的某个人好像神情恍惚,精神萎靡不振,怀疑其魂被鬼拉走去做苦役时,就要请摩批来家里或者到摩批家里做叫魂活动,其仪式都在晚上进行。摩批一般都躺在里屋他的床上,双目紧闭,口念咒语。他会到地下鬼的世界去找寻病人被鬼拉去的魂,直到找到为止。这时,其他人也可以求神问卦,方式是谁想问,就谁把一些米、烟酒或钱放在专门的桌子上,摩批就会一一说出求问人所求之事的凶或吉。如果是凶,就会说出要采取的措施。我观看过这样的仪式好几次,感觉很神秘,特别是摩批到阴间时,嘴里说出看到了谁谁变成的鬼在什么地方时,让人有些毛骨悚然。感觉他真的像到了鬼生活的地方,上天到祖先生活的地方,跟随他走了一遭阴间和天堂一样,充满了神秘性。

二、神话传说里的哲学内涵

(一)神话传说中的世界起源问题

1.神创造世界。《开天辟地》里讲到:很古很古的时候,天地混沌不分,没有宽宽的大地,世间没有高高的蓝天,天神没有地方住,地神没有地方住。是朱比阿龙神造了天,朱比沙拉神造了地。然后,他们用金子做成太阳,用玉石做成月亮,用银子做成星星,从此,不仅有了土地,而且天上地上都有了光亮,世界就成了现在的这个模样。[4]

2.牛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哈尼族创世史诗中谈到,远古时候,宇宙间茫茫一片,没有天地,分不清黑夜和白天,没有草木禽兽,没有山峦河川,没有日月星辰,没有人烟。天王派来九个人造地,派来三个人造天。他们杀翻了一头山大的龙牛铺设天地:牛脚变顶天的柱子,牛腿变天庭的尾梁,牛皮变天,牛肉变地,左眼变太阳,右眼变月亮,牛牙变星星,牛血变江河,牛喉变风路,牛肺跳动变雷声,牛尿泡变出水的龙潭,牛舌翻转变闪电,牛肚子黏液变雨水……还说:

牛尾变成世人的扫帚,

牛趾变成地上的石头,

牛脚粗粗变大树,

牛蹄甲长长变树叶,

牛胡须长长变树根。[5]

这则创世史诗显然是把牛当作天地万物的本原看待的。

(二)神话传说中的人类起源问题

人类是如何起源的问题,对于人类自身而言,曾经是一个有诱惑力而又长期难以猜度的宇宙之谜,哈尼族也很早就提出并按照自己的认识和习惯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些问题的回答包含在哈尼族的创世史诗、神话传说等中。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哈尼族出现了开天辟地的神话。《开天辟地》里回答了人类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

最初的时候,莫咪(天神)从天上派下两个人来,男的叫依沙然哈,女的叫依莫然玛。依沙和依莫结成夫妻,生下一个葫芦团,过了七天七夜,葫芦里响起声音,刚把葫芦划开,跳出很多人来,仔细数数看,共有77种人。

还有一种说法是兄妹传的人类。哈尼族的创世史诗《木地咪地》(即天生地生)[6]和《兄妹传人种》[7]中谈到:在很古很古的时候,人类生活的地球上,突然来了大洪水,“洪水淹没了地,洪水漫上了天”。索罗和索日两兄妹躲进葫芦,漂于水上得免于难。除了兄妹二人,地球上的人类都被洪水淹没。兄妹二人不得已做了夫妻,就这样,人种又传下来。这则神话传说在哈尼族的创世诗《天地人的传说》里也专门谈到。

(三)神话传说中其他物种的起源问题

飞禽走兽是如何产生的呢?《开天辟地》中讲到:依沙然哈撒兽种,依莫然玛撒鸟种。依沙然哈把兽种撒在地上,兽种很快变成螃蟹,螃蟹进水抱蛋,抱出77种走兽;依莫然玛把鸟种撒在天上,鸟种很快变成蝙蝠,大风把蝙蛹吹碎,变成77种飞鸟。

植物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依沙然哈撒下草种,依莫然玛撒下树种。草种很快长成谷子,一颗谷子像拳头一样大。马蹄踏碎谷子,变成77种粮食;树种很快长成大树,一个果子像磨盘一样大,鸟雀啄破果子,变成77种树木。从此,世间有了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等万物。

(四)原始图腾

余敦康在《中国原始宗教的演变》[8]一文中认为,“原始社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母系社会时期、父系社会时期、部落联盟时期”。与此相适应,原始的宗教观念有三个主要形态: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天神崇拜。哈尼族是经历过氏族社会的,但其原始图腾是什么呢?在这里,毛佑全和王尔松两位老先生的观点值得注意。

王尔松在《哈尼族族名初探》[9]一文中,认为哈尼族族名中“哈”是作为构成飞禽虎豹名称的词素,表示动物类名称的意思。文中谈到了“鹌鹑”和老虎、豹子等动物。

毛佑全在《哈尼族原始图腾及其族称》[10]一文中,赞同王尔松的观点,也认为哈尼族的族称“哈”是与动物名称有关的。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哈尼族的原始图腾可能是鹌鹑和虎。其理由有三:

其一,哈尼族有一套严谨的父子连名系谱。父子连名制,是把父亲名字后边的一个字或两个字作为儿子名字的起头,世世代代连续下来。现在,各地哈尼族系谱一般都在70代上下。如元阳县麻栗寨李黑者的系谱就有62代,其中的一段系谱是:乌洪然——洪然搓——搓末与——末与直——直托吾——吾里漂——漂马登——马登达——达都苏——苏末着——末着期。

毛文认为,“这些世系名称中有些是以飞禽走兽的名字来命名的”。他举例说,元江县哈施村李堂沙系谱第18代世系——浩木然,“浩木”(哈木),哈尼语是指鹌鹑,“然”是儿,即鹌鹑儿;上面谈到的李黑者系谱第21代世系——浩然搓,“浩”(哈木)同样是鹌鹑,“然”是儿,“搓”是人,即鹌鹑生的人。他认为,“哈尼人在远古时期的生产活动中,经常接触鹌鹑这类对人无害而可爱的雀鸟,就很自然地产生了感情”,并认为“很可能就以鹌鹑鸟来称呼自己的世系”,鹌鹑可能是“哈尼族的原始图腾”。

其二,像王尔松一样,分析哈尼族的族称“哈”时,也认为“哈”是“构成飞禽走兽名称的词素”,“哈”的音在哈尼语中,是与哈尼族人常见到的一些动物名的第一个音相同。他举红河、元江一带哈尼语和汉语有关词汇相对照:

“哈尼族为什么要用与飞禽走兽意义有关的词来作为自己的称呼呢?”他认为“这里有它深远复杂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诸背景”,不可能是偶然的巧合,哈尼族的族称一定跟飞禽走兽有某种关系。

img217

其三,“在哈尼族的不少神话传说中也大量地反映了人与虎、豹、熊的密切联系。远古时期的哈尼人,居住在莽莽的原始森林中,与群兽为伍,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由对这些猛兽的恐惧进而产生崇拜的心理”。他认为“这是原始先民认识能力低下的反映,基于这种认识,哈尼先民才以这些动物的名称来称呼自己,‘哈’成为氏族徽号。‘哈’在哈尼语中含有强悍、勇猛的意思”。由此,他认为“不少专家认为‘虎’是哈尼族的原始图腾,也是有依据的”。

鹌鹑和虎到底是不是哈尼族的原始图腾呢?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探讨哈尼族的图腾问题。但到目前为止,什么是哈尼族的原始图腾,学界还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有待于有关专家学者进一步探讨。

三、道德观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哈尼族的道德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到其特点。

(一)老人先尝

哈尼语有一句话叫“搓莫扎本”,意为“长老先尝”,为哈尼族社会尊敬老人的美德之一。在同一家族或每个小家庭中,谁家进行祭祖、祭神、叫魂等活动,都要把本家族中最年长的老人请来。如果族老是女性,就改成用餐前把最好的部分食物用碗端去给老人。逢年过节时,每个家庭都得在饭前把族老请来祝福,并让他(她)先尝,然后,其他人才能吃。如果老人来不了,也要把最好的食物先用碗端给他(她)们,表示对族老的孝敬。当然这种风俗,既是表达对老人的尊敬,也是维系一个家族的重要标志之一。

哈尼语还有一句话叫“达玛扎本”,意为“父母先尝”。如果家里没有爷爷奶奶,或者本家族也没有比自己父母年纪大的其他长辈,如果家里杀鸡、鸭、猪或得到什么好吃的食物时,作为赡养父母的儿子,总是先让父母品尝并祝福一番之后,家里的其他成员才可以吃。就是自己独立生活的子女,家里过节或有了好吃的东西,也要请父母来祝福和先吃。如果父母来不了,则用碗把食物中最好的部分先端去给父母吃,表示对父母的尊敬。这也是哈尼族社会敬老的一种美德。

(二)赡养老人

哈尼族地区很少有不愿赡养老人的现象,哈尼族社会赡养老人有自己比较独特的方式。当父母把自己的子女养育成人后,几兄弟分家。假如这个家庭里有3个或更多的儿子,父母一般是在大儿子家或者在小儿子家度过自己的晚年。作为最大的和最小的儿子,根据父母的意愿,必须毫无怨言地承担赡养父母的职责。当父母年老体弱多病时,往往跟大儿子一起生活,老大逐渐行使父亲的部分职责,一旦父亲故去就成为小家族的族长。当小儿子年幼无生产经验,需要靠父母指导时,老人就跟小儿子生活在一起。父母视具体情况,可以在大儿子和小儿子两家之间轮换居住。

(三)儿子在家要礼貌待人

哈尼族儿子在家庭中有一些必须遵守的事项:大儿子在父母面前说话嗓门要小;儿子们不能抢在父亲前面抓起水烟筒抽烟;几兄弟不论共商什么大小事,至少要先向父母征求意见;不能当着父母面打自己的老婆,否则不仅会让父母生气,而且更会令父母心寒,因为这是最没有家教的行为表现;不能当着父母面直呼自己老婆的名字,这是对他老婆最不尊重的表现,对她人格的最大侮辱,比任何最难听的辱骂所造成的伤害都还要大,她的自尊心会受到极度的伤害和刺激。父母去世时,子女都要在场。老人临终要断气时大儿子用左手拉着袖子接过最后一口气,认为这样做就接过来福气,老人会把福分留给后代,因而老人临终无儿子在场接气被认为不吉利,不利于日后的家道兴旺。这些习俗既是对老人的尊敬,又是要求同辈之间也要互相尊重。

(四)不谋非我之物

到哈尼山寨,只要稍稍留意,就会发现门上几乎看不到上锁,而外屋大门的背面倒有门闩,为晚上睡前从里关门之用。

哈尼人外出或到田间去劳作,他们总是把大门从外面掩上,却从来不时兴上锁,也不担心家里的东西遗失。来往路过的人和串门者,进屋前先在门口大喊一声:“家里有人吗?”若有应声就进去,否则说明屋里没有人就不进去。

过去,人们每年打的玉米、稻谷,长期堆放在远离寨子的地棚、田棚的“仓库”里,从不要人守护。饲养在田间地棚里的鸡和鸭,只要晚上收工时把他们关好,早上出工时把他们放出来就行了,不必担心有人来“光顾”。当他们在山上发现一块肥沃的荒地而来不及开垦时,也不必担心被别人抢占,先发现者只需要在荒地的四周象征性地砍倒几片草木,就表明这块土地已经有了主人,其他后来的开垦者就会离开到别处去寻找。如果有谁在深山老林里找到一棵好木材,有意将来砍取,他只需在这棵树上砍个“X”记号,就不会有第二个人来砍这棵树了。

传统的哈尼村寨,人们对小偷深恶痛绝,小偷小摸的不良行为也的确很少。这与哈尼族村寨户数较少,人口不多有关,加上哈尼山区交通极为不便,外地的来往客人不多,偶尔来一两个陌生人也很显眼。不过,随着哈尼山寨人口的不断增长,哈尼人与外地交往也日益增多,有些不良的行为多少影响到这古朴的民风。如今门上的锁越来越多,特别是白天家里无老人和孩子的家庭出门都要锁上门。堆在地棚里的谷物越来越不安全,尽管人们都还堆在那里,但短期放的居多,长期堆放的已经很少了。“出门不上锁”已成为历史故事。

(五)尊重妇女

哈尼族有敬妇心理,推崇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谷仓里的谷子,只能女主人去撮;一家人同桌进餐时,要让女主人先吃,其他人才能吃;妇女织布用的纱线,男子严禁跨过去;妇女身上要经常佩戴银片和银手镯等银饰品,惟其如此家里才会财源不断、家道兴旺;夫妻故去同葬一块地时,妻子要埋在丈夫的右边,哈尼族认为右为大、为长。这是哈尼族原始宗教中母性崇拜的影响所致。

四、生命观

(一)生命永恒的观念

各地哈尼族认为每个人都有12个灵魂。但具体是哪12个灵魂,目前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确切的材料。在绿春县阿哲老马村一带,哈尼族人普遍认为,每个人的12个灵魂中,最主要的一个灵魂是随时跟着自己的,所以,当一个人离开某地时,要用右手摸三下自己坐过的地方,意为提醒跟随自己的灵魂不要留下,而是要跟人的身体一起离开。但不管具体是哪12个灵魂,哈尼族人认为,人死只是人的躯体即肉体的死亡,而灵魂是不会死的。正如前面谈到的,正常去世的人,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不会死,会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所以,每当哈尼族有人去世时,就会请摩批来念指路经。指路经为死者的灵魂指路,让死者的灵魂沿着祖先迁徙的路线一站一站往回走,直到哈尼族祖先的祖居地——努玛阿美。回到祖居地之后,他(或她)会跟祖先一起生活。所以,哈尼族认为,人死了灵魂却不会死,生命还在继续,只是换了一种生存的方式,生命是永恒的。

(二)莫搓搓

莫搓搓是哈尼族的送葬仪式。哈尼语意为“为去世的老人跳舞唱歌送葬”,是哈尼族地区一种特殊的葬仪,专为德高望重的老人去世时举行。特征之一是祭品须在九头牛以上。守灵期间,请寨中长老和近亲到家中唱送葬歌,每天要放三响土炮,有的村寨是从清晨到夜晚,土炮及火药枪鸣放不止,震耳欲聋。每天直到半夜,家中老人、儿女、后辈及近亲们围聚在死者周围唱挽歌,挽歌从开天辟地唱到本民族先祖的各项丰功伟绩。人人眼泪流干,嗓子哭哑。其余男女则在屋外唱丧歌跳葬舞,脚跳酸了,手拍麻了。哭声、丧歌声不停,土炮声、火药枪声不断,声声汇聚在一起,气氛悲壮撼人心魄。出殡当天,请摩批念送葬词后,全体寨人围绕丧者家房屋边唱边哭,将灵柩缓缓送出寨外,此时将悲壮的气氛推向高潮。在元阳县俄扎地区,到了葬地,送葬的人群还要围绕一头牛不停地跳,直到牛惊吓出屎来为止,否则,不能下葬。下葬后将牛杀死,当场煮熟,用以祭献亡者。

在这个“莫搓搓”仪式中,有一种现象比较特别。据白玉宝教授调查,在元江和红河等县的部分哈尼族地区,“莫搓搓”既是为死者送葬,又是为生者而歌。送葬前的那几天,人们都聚在死者家的屋里屋外,青年男女可以谈情说爱,特别是葬礼前夜,这种仪式达到高潮,相爱的青年男女,那天晚上可以同居。对此,当地哈尼语有一句话:“Ngldu aq bol(aqpiq)qiq hhaq hhuvlinaohao,qiq yal qiq taol yuqpaq yuqma bi deivq lal.”意为“一个老人去世之后,让成百上千的孙子孙女出生。”也就是说,死去的只是一个,而增加(出生)的却很多。对这一现象,白玉宝教授认为这主要是生存的需要。旧时人类生存环境恶劣,哈尼族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维持一定的人口数量是必须的,也可以说人口越多越好。旧时,特别是生活在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这应该是很多民族的共性。从哈尼族自身找其特殊性的话,应与哈尼族历史上的迁徙有关。各地哈尼族都传说哈尼族的祖先本来生活在遥远的北方一个名叫“努玛阿美”的地方(今四川大渡河一带),但由于与其他民族争战,被迫离开,迁徙来到了今天生活的云南南部和泰国、越南、老挝和缅甸等国。这与单纯地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是不同的。迁徙、战争减员很大,都需要大量的人口。所以,一个人去世了,千百人就要出生。这才是“莫搓搓”所蕴涵的意义所在。

(三)对生命的豁达

哈尼族对生命的态度也许不能说很豁达,但至少可以说是很坦然的。这点从一个现象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一般来讲,人们很忌讳当面说有关死的词语。这方面,汉文化里就比较突出。有关的忌讳也很多,人们一般很少直说“死”字。但哈尼族不太忌讳说“死”字,对那些上了年纪特别是7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当面与他(或她)探讨关于他(或她)死后如何办理丧事的话题。

跟老人可以当面谈论他(或她)百年之后事,我想这跟哈尼族豁达的生命观有关。哈尼族人认为人老了只是躯体的老,人去世了,只是肉体的消失,灵魂是不灭的,生命还将继续。只是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所以,哈尼族对生命的态度是很豁达的。

五、生态观

哈尼族的生态观,可以用“和谐”两个字来概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和谐: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动物(牲畜)的和谐;三是人与人的和谐。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哈尼族生活的山区,最大的特点是山高水长,山多水多树林多,是比较典型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民族。哈尼族寨子一般都建在半山腰上,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独特的自然特点,在寨子的四周开垦数十级,甚至数百级的梯田。只要到了哈尼族村寨,远远望去,就能看到山上的树林、半山腰的村寨、满山的梯田,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俨然是一幅很和谐的自然图画。哈尼族是山地农耕民族,如果没有树,就会缺水,缺了水源,就不会有水田。所以,保护树林是哈尼族的一大要事。很多到哈尼族地区观看梯田的人,看到那么高的山上梯田里终年水不断,却没有看到有水沟,感觉非常奇怪:没有水沟,也没有泉水,怎么梯田里还有水?水是从哪儿来的呢?其实,他们不知道,水是从树林里流出来的。有树就会有水,虽然可能看不到泉水流出,但树下有水,一棵树就好比一个很小很小的水源。可以说,哈尼族是很注意保护树林的,这点从哈尼族每个村寨都有寨神林就可见一斑。

寨神林,哈尼语叫“昂玛昂丛”。哈尼族地区,每个寨子的寨头或寨头的山坡上,都有共同的寨神居住的树林,有大小不等的几棵或数十棵树。根据树的大小,选择一棵挺拔、苍劲、最大而又古老的常青树作为主树,并把它当作寨神的化身。主树下铺以石板,形成平台作祭台。台前用3块石头架起成锅桩石,用来燃火煮食。为了不让牛马猪等牲畜进入践踏草木,毁坏祭台和锅桩石等,不少村寨都用木头、竹子等围起来。人们还不许随意亵渎和损坏,不准乱砍树枝,不准动一草一木,就是枯老的树也不准砍,倒下的老树也不能拿回家当柴火烧,有神圣不可侵犯之规。因此,树木常年茂盛,显得很静谧,威严而肃穆,是非常神圣之地。每年农历二月逢属牛或虎日在每个村寨都要到寨神林来祭祀,为期3~5天。祭祀的第一天,全寨忌日,不事生产,早上家家户户舂糯米粑粑祭献。中午由“咪谷”(寨子的头人)带着人们赶着猪,提着鸡等到寨神树下。把猪、鸡杀好,将鸡和部分猪肉煮熟后敬献寨神。其余的猪肉,按户平分,各自拿回家进行祭献。祭期,小孩们打陀螺,年轻人跳舞作乐,或者到寨外串山游玩,对歌找恋人。近年来许多地区增加了文艺节目的内容,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哈尼族的每个村寨都有寨神林,并定期祭祀。这是哈尼族保护树林的一种表现。有了树就会有水,有了水就会有水田,有了水田就会有庄稼,有了庄稼就会养活人类。在哈尼族地区,树林、梯田(水田)和村庄三者组成一幅和谐的图画,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比较典型的方式。这一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景观遗产。

(二)人与动物的和谐

哈尼族与动物的和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野生动物的和谐;二是与家畜的和谐。

哈尼族生活的地方有深山老林,各种野生动物很多。我们小的时候,就知道有老虎、豹子、熊、猴子、麂子、马鹿、野猪等。哈尼族也算得上是狩猎的民族,以前经常会组织全寨性的狩猎活动。但哈尼族在狩猎时,捕获什么野生动物是有讲究的。猴子是不打的,老虎、豹子和熊少,一般也不打。只有到了老虎或者豹子出现了,伤害的人畜多了,才会去打以消除危害。人们打得最多的是麂子和野猪。麂子繁殖快,数量也多;野猪很容易伤害人和牲畜,所以这两样是狩猎的重点。这不会影响人与动物的和谐。哈尼族地区,也有蟒蛇,它们一般生活在“批生”和“倮果”(山谷里有岩石,有大树的地方)。“批生”是哈尼族河岸上边祭祀山神的地方;“倮果”是哈尼族保护树林以保证有泉水能源源不断地流出来的地方。哈尼族认为生活在这两个地方的蟒蛇是不能伤害的,它们保护着这两个地方的树林。但如果蟒蛇离开了这两个地方,哈尼族认为离开的蟒蛇有可能伤害人和畜,就要去捕获。可以说,哈尼族捕猎什么,不捕猎什么是有讲究的。是千百年来与动物和谐相处之后总结出来的。

哈尼族与家畜的和谐相处,在哈尼族“牛纳纳”风俗里表现的最为明显。“纳纳”为“休息”之意。“牛纳纳”意为“牛歇气”,是哈尼族地区爱护牲畜的主要表现。哈尼人将端午节过后的第一天,定为牛休息的日子,认为牛是创造天地的神物,平日倍加爱惜,重大祭祀时作为牺牲当祭品,此时则专为其设置节典,表示对辛苦了一个春耕的牛的敬意。届时各家用紫兰泽草煮出紫色水为牛擦洗,意为洗掉一春的劳碌疲惫。祭品为公鸡一只,紫色糯米饭一碗。先供祖先,后以鸡丝、肉汤拌糯米饭喂牛。这时,春耕农忙已过,就把牛赶到山林里长时间放养。

(三)人与人的和谐

哈尼族生活的地区,一般还有彝族、拉祜族、傣族、瑶族和汉族等其他民族。哈尼族很注意与其他民族搞好关系,与其他民族世代和睦相处。这点从“牛亲家”习俗里表现的最为典型。

云南红河南岸的部分地区,哈尼族居住的山区与傣族居住的坝区之间地理环境不同,气候悬殊。哈尼族一年种一季水稻和旱地作物,傣族一年种植两季水稻,两族的生产季节互异。为了解决耕牛的不足和放牧、使用上的方便,两个民族在历史上就保持着一种用耕牛结成的“亲戚”关系。这种关系一般以山区的一家哈尼族为一方,河坝的一家傣族为另一方,通过互相商量,自愿将双方的牛搭配,其中一方多出的牛出卖一半给另一方,或者两家凑钱共同买牛,牛即为双方共同财产,并共同管理使用。生了小牛,属双方所有,若有宰杀或出售,双方分成。这种关系一经确定,除特殊情况,一般不再变动。开春,坝子河谷地区气候温和,青草茂盛,是傣族种早稻的农忙季节,耕牛由傣家喂养使用。夏秋季节,河坝气候炎热,山区却温和,正是半山哈尼族种植稻谷和旱地作物,迎接收割的农忙季节,耕牛便由哈尼族一方喂养和使用。到了冬季,半山气候寒冷,耕牛又赶到河坝避寒过冬由傣家喂养。这样既保护了牲畜,又有利于农事生产。这是当地哈尼族与傣族群众之间交流生产经验和长期团结互助的一种好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