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关系理论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国际关系理论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时间:2022-09-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结国际关系理论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从普遍原理的角度而言,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必然顺应时代发展的主潮流,在积极探索当今时代面临主要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国际关系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一规律对世界各国都是普遍适用的。显然,要建立和发展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离不开对西方理论的批评和借鉴。

小 结

国际关系理论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从普遍原理的角度而言,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必然顺应时代发展的主潮流,在积极探索当今时代面临主要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国际关系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一规律对世界各国都是普遍适用的。从具体特色上来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必定高举马克思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从中国国家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出发,集中思考中国在全球化时代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其得出的理论成果反映着中国实践的经验,体现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显然,要建立和发展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离不开对西方理论的批评和借鉴。一方面,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在特定的领域体现了人类文明整体的发展成果,如果完全抛开西方理论的现有成果而“另起炉灶”,显然是十分片面的;另一方面,西方的理论毕竟以西方发达国家的需要和利益为轴心,并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服务,不对之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批判,纯粹“照搬加包装”,也是十分有害的。同时,中国学者进行国际问题研究的学科创新,更离不开对中国现实国际关系实践的总结和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国际问题研究的学科创新,中国在21世纪的崛起需要国际关系理论,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必须抓住中国现实发展的主题,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脉搏,进而在研究过程中更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

在整个世界发展推动着国际政治向着全球政治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应当在比较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把建立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国际关系学。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当今时代的主题?为什么民主成为时代主题?

2.试比较分析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争论的核心问题与观点差异。

3.试述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意义。

4.为什么中国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一道路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注释】

[1]Kenneth Waltz,Interview with Ken Waltz,Conducted by Fred Halliday and Justin Rosenberg,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24,1998,pp.371-386.

[2]《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3页。

[3]《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8页。

[4]见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美〕西里尔·E·布莱克著:《比较现代化》,杨豫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何传启著:《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谢立中、孙立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5]艾森斯塔特著:《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6]参阅塞缪尔·亨廷顿:“导致变化的变化:现代化、发展与政治”,见C·E·布莱克主编:《比较现代化》,杨豫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44页。

[7]江泽民:“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22页。

[8]奈斯比特认为,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技术知识成为了新的财富,工业经济时代诞生的“劳动价值论”将被新的“知识价值论”所替代;第二,时间观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们既不像农业社会那样习惯于面向过去的经验,也不像工业社会那样注重眼前和现在,而是更强调面向未来和如何预测未来;第三,生活目标的变化,即更加激烈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而不仅仅是人与各种自然的竞争。崔保国等编著:《信息社会的理论与模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0—62页。

[9]多蒂克、汪琪著:《寻找信息社会》,台北三民书局1995年版,第13页。

[10]转引自编写组:《邓小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8页。

[11]参见亓成章、王坚红:《当前国际环境与中国对外战略、方针、政策》,党建读物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12]张世鹏、殷叙彝编译:《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66—89页。

[13]Malcolm Waters,Globalization,London:Routle Press,1995,p.122.

[14]Abraw Chayes and Antonia Handler Chayes,The New Sovereignty:Compliance with International Regulatory Agreement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p.27.

[15]Malcolm Waters,Globalization,London:Routle Press,1995,pp.101-111.

[16]参阅苏长和著:《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7]John Arquilla and David Ronfeldt,The Emergence of Noopolitik:Toward an American Information Strategy,Santa Monica California.:Rand,1999.pp.34-35.

[18]Lester Salamon,The Ris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Foreign Affairs,July/August,1994,pp.109-122.

[19]Kumi Naidoo and Rajesh Tandon,Civil Society at the Millennium,West Hartford,conn.,Kumarian Press,1999,p.193.

[20]Ibid.,pp.204-205.

[2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

[22]转引自《邓小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第37页。

[23]《经济日报》2000年6月7日。

[24]〔法〕勒内·杜蒙:《被卡住脖子的非洲》,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290页。

[25]李肇星:“和平、发展、合作——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旗帜”,《人民日报》2005年8月23日。

[26]〔美〕汉斯·摩根索著:《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卢明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36页。

[27]〔英〕伯特兰·罗素著:《社会改造原理》,张师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8]物质层面的国际关系,主要是以权力(特别是军事权力,后来是综合国力)和国家利益为主要内容的关系,这些内容是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讨论的主题,更是政府间外交的理论基础。

[29]〔加拿大〕K·J·霍尔斯蒂:“没有政府的治理:19世纪欧洲国际政治中的多头政治”,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刘小林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中国学者苏长和归纳为为什么需要全球治理、治理什么、谁是全球治理者、如何进行治理等四个问题。

[30]〔美〕罗伯特·O·基欧汉、约瑟夫·S·奈:“导言”,见约瑟夫·S·奈、约翰·D·唐纳胡主编:《全球化世界的治理》,王勇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31]〔美〕赖特·米尔斯著:《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一章。

[32]〔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历史资本主义》,丁浩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33]国家中心主义是传统国际政治的基石,大多数国际政治思想家都把国家作为理解国际事务的中心。具体可以参阅〔日〕星野昭吉著:《全球政治学——全球化过程中变动、冲突、治理与和平》,刘小林、张胜军译,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279—282页。

[34]Peter Willetts,“Transnational Actor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 Global Politics,”in John Baylis and Steven Smith eds.,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p.288.

[35]关于个人参与国际政治的问题,一些学者比如斯蒂芬·吉尔、罗伯特·考克斯、马丁·修逊等人特别强调了全球精英在全球政治中的作用,包括政治精英特别是大国政要、重要国际组织的首脑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精英,商业精英尤其是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层,知识精英特别是有关领域的专家。参见〔英〕托尼·麦克格鲁:“走向真正的全球治理”,见俞可平主编:《全球化:全球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163页。

[36]〔美〕詹姆斯·N·罗西瑙:“面向本体论的全球治理”,见俞可平主编:《全球化:全球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5—67页。

[37]这与马克思主义谋求全人类的解放是一致的,在马克思主义的未来社会框架中,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其根本的奋斗目标。

[38]蔡拓:“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39]Stanley Hoffmann,The State of War—Essays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raeger Publishers,1965,p.5.

[40]Martin Wight,Preface in International Theory,in Gabriele Wight(ed.,),International Theory,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1,pp.14-16.

[41]Conway W.Henderson,International Relations,Boston:McGraw-Hill,1998,p.23.

[42]秦亚青:“译者前言”,载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4页。

[43]倪世雄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44]秦亚青:“译者序”,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45]陈玉刚、陈志敏:“构建主义: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之后”,《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8期,第33页。

[46]郭树勇:“试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及其研究方向”,《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4期。

[4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5页。

[48]《列宁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120—124页。

[49]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38页。

[5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304页。

[51]《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733页。

[5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8—479页。

[53]李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5期,第39页。

[54]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46页。

[55]《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842页。

[56]《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26—27页。

[57]同上书,第367页。

[58]《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673页。

[5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7页。

[60]李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5期,第43—44页。

[61]程又中教授提出的观点,参见宋秀琚等:“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高层研讨会综述”,《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1期。

[6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2年11月9日。

[63]参阅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4]王义桅、倪世雄:“论比较国际关系学与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开放时代》2002年第5期。

[65]转引自杨力伟:“全球化的两种面孔”,《开放时代》2003年第3期,第121页。

[66]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0页。

[67]Max Weber,“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in Weber,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Edward Shils and Henry Finch(trans.and ed.).New York:Free Press,1949.Cited in Ido Oren,Our Enemies and U.S.:America’s Rivalries and the Making of Political Science(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3),p.15.

[68]Robert Cox,“Social Forces,States and World Order:Beyo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in Robert Keohane(ed.),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p.207.

[69]秦亚青教授认为,理论的核心问题是社会事实作用于人的意识并通过特定社会文化的表象系统产生的独特抽象问题。抽象问题引出一般意义上的假设,导致理论硬核的形成。它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由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确定的,经表象系统形成学理意义,并具有不可通约的性质。参阅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70]〔英〕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王保存等译,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1—11页。

[71]〔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2]约翰·米尔斯海默著:《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73]参阅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Bruce Russett,Triangulating Peace,New York:W.W.Norton,2001.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页。

[7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16页。

[75]秦亚青著:《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美国在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支持行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在霸权理论分析中,秦亚青教授通过论证和数据材料认为,霸权国往往会把有利于自己的利益的国际体系的维持看作是自己的国家利益,如果有了挑战国和潜在挑战国,霸权国家就会积极进行干预或者遏制。

[76]当然,分歧也有回旋余地,那就是美国人认为中国的国内发展有利于本国的经济发展,如在创造就业机会、提供产品市场等等。但是这一点当然也会受到传统的现实主义眼光的批评,维持两国理解的基础同样是脆弱的。可参见Elizabeth Economy:“China Joins the World:Progress and Prospects”,1999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Inc。

[77]〔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