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应选择什么样的自主创新道路

浙江应选择什么样的自主创新道路

时间:2022-09-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浙江应选择什么样的自主创新道路推进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有一个结构合理的战略体系。我认为浙江的自主创新道路应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在相当时期内,企业自主创新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二是以关键共性技术为突破口而展开的集群创新。由此可见,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选择何种类型的自主创新,关系到能否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二 浙江应选择什么样的自主创新道路

推进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有一个结构合理的战略体系。在浙江的这个战略体系中,什么才是核心战略,一直是大家十分关注的焦点。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自主创新是推进浙江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战略。”这在浙江发展史上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这个战略的实施,必将给浙江的持续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对规范今后的发展轨迹也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为了贯彻好这个战略,应当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对策。其中的对策之一,就是要选择适合浙江特点的自主创新道路。那么,什么是具有浙江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这是当前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这里谈几点认识,以期引起广泛的讨论和深入的研究。我认为浙江的自主创新道路应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在相当时期内,企业自主创新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二是以关键共性技术为突破口而展开的集群创新。

企业的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的再创新。这三种类型的自主创新有其共同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关键环节上都要有自己的研发活动,都要在某些技术上取得突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但它们又有不同点,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都是以自身的研究开发为基础,从而实现科技成果实用化、商品化的一种创新活动;而后者则是指购买或破译率先创新者的科技成果,在吸收其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完善的一种创新活动。由此可见,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选择何种类型的自主创新,关系到能否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企业自主创新类型的选择,要根据企业所处的主客观条件,所以要认真分析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客观条件上看,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在许多领域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这种技术梯度的存在,为进行技术转移提供了较大的活动空间。作为一个省,在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引进获得相关的技术,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从主观条件上看,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努力,企业的技术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但构成技术能力的基本要素,特别是人才这个核心要素仍然十分短缺。从大多数企业目前的情况看,要开展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还不具备必要的条件。众所周知,原始创新是指某一领域中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开展这种创新需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的实验技术的人才。集成创新是指通过各种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开展这种创新要有善于对各类技术进行融合交叉,并且能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统一起来的人才,这类人才能同时从自然科学的焦点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焦点看待自主创新。是否具有这类创新人才,是集成创新取得突破的决定性因素。显而易见,这类人才的成长是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的。总之,根据对主客观条件的综合分析,可以作出明确的判断,即浙江企业当前自主创新的重点,应放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上。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创新活动要经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技术引进;第二步,是消化吸收;第三步,是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

为了做好这项创新活动,应着力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扩大技术引进的规模和提高技术的档次。浙江当前技术引进的规模偏小,明显落后于上海、天津、江苏、北京、广州等地,而且技术引进费用占GDP的比值还低于全国的平均值。这与浙江所拥有国际贸易的巨额顺差是极不协调的。在技术引进中,软件引进规模偏小的问题尤其显得突出。所以要着力推进技术引进的模式转变和实施专利引进与利用战略。在技术引进模式上,要从以硬件为主的技术引进模式向以软件为主、部分地区软硬兼顾的模式转变。所谓专利引进与利用战略,是指利用专利制度和专利情报信息,巧妙地移植和嫁接别人的专利来开发自己的技术,从而实现引进专利与创造专利、引进单项专利与发展组合专利的结合。鉴于专利转让在地域上的广泛性、转让条件的复杂性、竞标对象的差异性,对引进者来说,机遇稍纵即逝,所以必须建立与专利引进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价格评估系统、即时决策系统和快速执行系统,唯有如此才能在竞购中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二是要对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大投入力度。浙江企业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技术和设备引进后,没有在消化吸收再创新上投入足够的资金。由于不同行业对这类研发投入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要分行业进行分析。据统计,进入21世纪后,美国的制造业R&D投入强度(研发投入/销售收入)为4.01,日本为3.71,韩国为2.64,我国台湾地区为1.31,而浙江只有0.71。在机械制造业中,美国为4.26,日本为4.12,浙江为1.09;在化学工业中,美国为4.85,日本为4.13,浙江为0.71;在医药行业中,美国为7.78,日本为8.43,浙江为1.62。另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日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规模引进技术,如花1美元的引进技术费用,则要投入7个美元去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而我省近年来统计这个比例是很低的。所以,应调整有关政策,使政府支持的重点从目前以设备引进的优惠政策为主,转移到消化吸收再创新上来。

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并不是排斥其他类型的创新,这就是说,在有优势的领域,应不失时机地开展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这几种类型的创新是相互促进的。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可以聚集创新资源,积累创新经验,提高创新能力,以推进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而通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则可以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档次和水平。此外,在这个过程中,还应高度重视合作创新。这是一种特别适合浙江经济科技特点、极富生命力的创新模式,对缺乏创新资源的浙江中小企业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提出以关键共性技术为突破口开展集群创新,是基于以下原因:浙江是中小企业最集中的省份,这个特点决定了众多企业存在着科技投入小、研发能力差、创新资源不足的问题。但与此同时,浙江企业集群化的特征非常明显,并已成为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企业集群有其突出的优点,它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把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联系起来,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从而产生创新的集聚效应。可见,突出集群创新既符合浙江企业以中小型为主的特点,又能推进集群经济、块状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在集群创新中面临着关键共性技术短缺的严重制约。由于共性技术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所以在资本运作上有其特殊性。虽然企业对共性技术有迫切要求,因为离开了共性技术就不会有专利和专有技术;但共性技术具有外溢性的特点,一旦有一家企业突破了这种技术,其他企业不需付出很大代价就可以低成本地利用它。这说明研发共性技术的投资风险性很大,所以众多企业为规避风险而不愿对此投资。这是浙江众多集群经济、块状经济长期停留在低价格竞争阶段的重要原因。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促使浙江集群经济、块状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从技术上看,必须加速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而其要害则是构建起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的新体制。这种新体制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政府和企业联合开发、共担成本、共享成果。为此,各级政府应积极介入各类产业集群的共性技术研发,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要积极培育多种类型的研发实体,着力构建起高效率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以单纯加工、组装为主的发展模式,而真正成为具有创新活力的产业集群。

总之,为贯彻省党代会确立的战略,应对自主创新道路作出正确的选择。鉴于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我省要着力开展软科学的研究,以便为战略调整和政策调整提出相应的建议。

(项浙学著,发表于《浙江经济》2007年第1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