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突发公共事件中民众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和应对

突发公共事件中民众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和应对

时间:2022-09-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危机过程持续不会太久,如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的居丧反应一般在6个月内消失,否则应视为病态。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物,被称作应激源。1.情绪反应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对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威胁,民众较常见的情绪反应有焦虑、愤怒、恐惧和抑郁,这些情绪反应又称为“情绪应激”。在治疗期间经常对医护人员发脾气。

第一节 心理危机

一、心理危机概念及特征

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创伤性事件,如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致使当事人陷入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1.引起危机的常见原因

常见原因有急性残废或急性严重疾病;突然失去亲人(如父母、配偶或子女),如亲人突然死亡;破产或重大财产损失;严重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洪水等。

2.心理危机正常应对三阶段

每个人对严重事件都会有所反应,但不同的人对同一性质事件的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不同。一般的应对过程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立即反应),当事者表现麻木、否认或不相信;第二阶段(完全反应),感到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也可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第三阶段(消除阶段),接受事实并为将来作好计划。危机过程持续不会太久,如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的居丧反应一般在6个月内消失,否则应视为病态。

3.心理危机特征

(1)通常为自限性,多于1—4周内消失。

(2)在危机期,个人会发出需要帮助的信号,并更愿意接受外部的帮助或干预。

(3)预后取决于个人的素质、适应能力和主动作用,以及他人的帮助或干预。

二、突发公共事件中民众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和应对

从个人层面进行分析,遭遇突发公共事件就意味着面临重大应激。应激反应如果适度,对于我们及时、有效地干预危机有很大帮助,然而,过度的、不适当的应激反应则是有害的,它会导致个体失控、失能,不仅对机体免疫系统有损伤,还会导致整个心理系统的应激障碍。Mligrma(1998)经过研究认为有4种与应激有关的障碍,即调适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急性应激障碍(Aeute Srtess Disorder)、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esertss disodrer,PTSD)和极度应激障碍(Diosdrer of Exertme Sterss)。产生应激个体之间的互动可能还会引起社会恐慌,产生集群行为,对社会的稳定构成威胁。因此,危机干预的重要部分是要对应激进行干预。

心理应激,俗称“精神压力”,通常被认为是由“必须应对至关重要的环境要求”这样的认识而引起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心理应激一旦产生,便会通过各式各样的紧张性心理和生理反应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物,被称作应激源。突发公共事件中,民众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包括: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行为反应和生理反应四大类。

1.情绪反应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对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威胁,民众较常见的情绪反应有焦虑、愤怒、恐惧和抑郁,这些情绪反应又称为“情绪应激”。

焦虑是一个人尚未接触应激源、危险或威胁尚较模糊时产生的情绪反应,一种以莫名的害怕、担心和紧张不安为特点的复杂情绪状态。焦虑是心理应激条件下最常见的情绪反应。恐惧属于人与其他动物共有的原始情绪,是一种企图摆脱已经明确的特定危险的逃避情绪。恐惧和焦虑有时候难以截然区分,因为这两种情绪的核心的内心体验是类似的,都是害怕。不同之处在于,焦虑的人往往说不清楚自己害怕什么,只是对未来感到担心;而恐惧的人往往能够明确说出自己害怕的具体事物,而且这个事物就在眼前。恐惧发生于身体安全和个人价值与信念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对身体安全的威胁,多来自躯体性刺激物,如躯体性疾病、动物和理化刺激物。对个人价值和信念的威胁多来自社会性刺激物,如人际关系紧张、考试失败和不能晋升等。在这些情况下,一个人也可产生厌恶的情绪体验,伴随着回避或逃避行为和恶心呕吐等生理反应。

适度的焦虑和恐惧可以提高人的警觉水平,促使人投入行动,以适当的方法应对环境挑战,从而对人适应环境是有益的。过度的焦虑和恐惧则是有害的,因为它们会妨碍人准确地认识、分析和考察自己所面临的挑战与环境条件,从而难以做出符合理性的判断和决定。此外,强烈的焦虑和恐惧常伴发植物神经症状,使人产生不适感,以为自己身体患病了;过于持久的焦虑和恐惧会进一步造成人对许多疾病的易感倾向。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和其他动物的愤怒反应多见于面对挑战和威胁的情况。但对于现代人而言,愤怒多出现于一个人在追求某一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受到挫折的情境。如果一个人认为目标是值得追求的,而障碍是不合理的、恶意的或有人故意设置的,便不仅会产生愤怒,而且会产生怨恨和敌意。这种情况在被染上SARS的病人和治疗受挫的病人中常常可以见到,在被隔离观察的人员中也可以见到。例如,一个SARS病人认为老天不公,为什么让自己染上SARS?在治疗期间经常对医护人员发脾气。一个被隔离在医学观察所的疑似病人变得冲动、易激怒,不服从管理,甚至逃离。愤怒和怨恨条件下,有时还会产生报复和攻击行为。

抑郁包括一组消极低沉的情绪,如悲观、悲哀、失望、无助、无望和绝望、淡漠等。悲观、悲哀常常是与“丧失”有关的情绪反应,所失去的是当事人所重视或追求的东西。例如患上SARS(失去健康),失去工作或晋升的机会,失去钱财,因隔离而失去行动的自由等。这类情绪反应的强度取决于当事人赋予所失去的事物的主观价值。失望意味着失去希望或所向往的奖励,故也同丧失有关;无望和绝望则是失望的进一步发展。无助是一种表现为消极被动、软弱、无所适从或无能为力的情绪状态,发生于一个人认为自己对问题情境已经失去控制能力并因此无力改变的情况下。同无望一样,无助在临床抑郁症的形成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2.认知反应

情绪反应影响甚至决定着认知反应,应激反应过于强烈,特别是在强烈的情绪状态下,一个人的认知反应便会受到影响,发生不利的变化。

情绪和认知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愤怒、恐惧和抑郁情绪反应可以严重地损害人的认知功能,甚至造成认知功能障碍。因为他们破坏了人的心理平衡,而心理平衡是准确感知、记忆和逻辑思维的前提。有时候在这些情绪反应同认知功能障碍间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人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在SARS急性流行期,一些人难以集中注意力于工作和学习,记忆力减退。有人变得极为敏感和多疑,形成疑病倾向,成天疑神疑鬼的,总是怀疑别人身上携带SARS病毒,甚至丧失对人的基本信任。还有些人变得易于偏听、偏信,存在许多偏见,都是应激条件下认知功能受到损害的结果。

3.行为反应

正如情绪反应决定认知反应,认知反应也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反应。行为反应的表现呈现社交退缩、沉默、情绪失控、典型行为习惯改变、过度活动、没有食欲或暴饮暴食、逃避与疏离等行为、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与人易生冲突等,严重的会出现自杀倾向。多个个体间行为反应的互动会产生从众心理,引发集群行为。

从众心理是指在个体与群体意见发生分歧的情况下,个体所具有的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顺从群体的压力,并让步于大多数人的一种心理倾向。也就是说,它是在群体的压力下,一个人改变自己的最初看法、宗旨,接受大多数人的意见,而不去考虑行为的合理性,表现得盲从和跟风。从众心理及引发的集群行为会造成社会的混乱,不利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和解决。

也就是说导致从众行为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是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群体规模越大,持有一致意见的人越多,持不同意见者感到的压力越大,从众表现越显著。“非典”是一种新的疾病,其病原体,病理和传染性的判定都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新发现的传染性疾病往往造成一定的群体心理恐慌,尽管恐慌只是一种于事无补的心理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的某一个人的行为就很可能引发集群行为。2003年4月以来,人们所谈最多的就是“非典”。“你们单位发药了吗?”“你还敢不戴口罩,万一染上了,全家可就完了”“听说了吗?某某单位死了好几个人”等传言在人们之间传递着恐慌,即使对“非典”不是非常在意的人,在这种群体压力下,也会自然而然产生恐慌。而4月下旬发生在北京的抢购风潮就是一个由从众心理引发的不理智的集群行为的表现。

4.生理反应

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应激的生理反应既可以来自危机的直接破坏,也可以来自心理应激或精神压力。应激下的生理反应通常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在应激条件下,大脑皮层统一指挥和控制着人的各种活动;身体的生理反应主要是大脑通过植物神经系统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和免疫系统进行调节的。这些生理反应又通过反馈机制影响着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机体尽可能从应激所造成的紊乱中恢复过来。

近年来,情绪状态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与之相对应,医学心理学家关于情绪状态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已使我们的认识从对其间显著相关的现象描述进一步深入到“生物—心理—社会”机制的综合分析。特别是他们对情绪状态与免疫系统的关系的研究,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情绪状态与免疫系统的关系分为三个方面:情绪状态与S—IAg水平的关系,诱发情绪状态与免疫系统功能的关系,情绪状态与疾病易感性的关系。Stone等研究表明增加令人悦意事件的发生频率,可以使被试的免疫反应在随后的几天里保持较高水平;Evans和Edgertno等研究证实降低令人悦意事件的发生频率与患呼吸疾病之间存在着滞后关系;Lbaott等研究发现人们免疫系统功能的基线水平与其应对日常问题的情绪活动方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Cohen等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那些处于消极情绪状态的被试比那些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被试更容易感染病毒,并得更严重的疾病,而且尽管压抑一个人的消极情绪状态可能有些即刻的免疫获益,但消极情绪状态的压抑或抑制会导致比这一短期获益更严重的、相反的生理和健康后果。

5.应激的应对

对灾难的应对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应对是指防止压力或应激对自己的伤害而做出的努力,Lazuars提出了问题取向与情绪取向两种应对策略。注重于问题的应对是指在应激条件下一个人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所面临的问题或应激源上,考察分析应激情境并设法改变或解决它。注重于情绪的应对是指将应对的重点放到应激的情绪反应上,努力减轻焦虑、恐惧、愤怒和抑郁等情绪痛苦的过程。注重于情绪的应对主要采用两种策略:认知的策略和行为的策略。前者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是积极的;后者把重点放在调节情绪上。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对不同灾难和不同个人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如果情境无法控制,采取情绪应对似乎是最佳选择。

三、影响民众心理应激反应的因素

同样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不同的人可以有截然不同的心理反应。有的人恐慌、悲哀乃至绝望,有的人则心情平静、应付自如。探讨影响人们心理反应的因素,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制定心理干预的对策和设计富有成效的干预方法。总的来说,影响人们心理反应的因素主要有:刺激事件或刺激情境的性质与特点,当事人对事件的解释和认知评价,当事人的应对能力和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情况和当事人的人格特征。

1.刺激事件或刺激情境的性质与特点

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积极性或消极性、新异性、可控制性(controllability)和可预见性predictability)等,都会影响应激反应的强度。一般而言,愈是新异的、不可控制的或不可预见的事件,愈易于引起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那些极为严重的、突发的、不能预见到的不可控事件(如地震、滑坡、洪水等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等),甚至可以掩盖个体差异的作用,以致遭此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均会产生极大的恐慌,随后产生疾病和病感。

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主要由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信息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SARS。由于人们对这种全新的病毒的病因、治疗和有效预防的了解甚少,其新异性、不可控性和不能预见性对于每个人都是一种应激,整个人群陷入了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

2.当事人对事件的解释和认知评价

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件会有不同的认知评价。如“非典”期间的一项调查表明:60.6%的人认为任何人都有可能得“非典”,但是这种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却是很不确定的(39.3%),也有13.3%和28.1%的人认为自己肯定不会得或者应该不会得。64.7%的人认为“非典”威胁到了自己的健康,但是否威胁到自己的生命,22.6%的人表示不确定。如果得了“非典”,68.1%的人认为自己能够康复,5.3%的人则比较悲观,认为不可能康复;其他人表示未可知。higeles在1966年指出,如果对事件的知觉是切合实际的,事件和压力感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认识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在一开始就能被恰当运用并能降低紧张,应对危机的可能性就增加。采用“扼合控制”的实验说明,如果一个人相信应激源是可控的,即使他没有实施这种控制或者这种信念是错误的,也同样可减轻心理应激。另有研究发现,那些可控制性难以确知的消极事件,比已知不可控制的消极事件更富有紧张性,从而引起更为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这是因为人们不知道这类事件所引起的不适将会变得多么严重、持续多久,也不知道自己将为此付出何种代价。这一因素在影响民众心理应激反应的因素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3.适应应对能力与应对方式

根据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等人“非典”期间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采取措施预防、调整心态坦然面对是大部分人的行为和态度,分别占75.5%和90.7%。“非典”期间,8.99%的人减少了非必要的外出,82.1%的人比过去更加注重洗手等个人卫生及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佩戴口罩是有效的防护方式,然而只有40%的人出门戴口罩,40%的人不会每次出门都戴上口罩。23%的人非常想离开“非典”疫区,到“非典”不流行的地方去,29.6%的人表示自己肯定不会逃离疫区,还有21.4%的人不确定。大部分人都没有每天量多次体温(81.4%)、储备现金和食品(79.9%)、开始吸烟(93%)的非理性行为。

可见,对环境适应应对能力强的人,适应效果好,一般可较少受应激事件的消极影响。前面已经说过,应激的应对可以分为注重于问题的应对和注重于情绪的应对。一般而言,前者是“积极的”,后者被有些人看作是“消极的”。不同的应对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会截然不同。

4.社会支持情况

探讨社会支持对人们情绪状态的影响以及情绪状态对社会支持可获得性的反作用,是近年来医学心理学家研究情绪状态对身体健康影响的一条新途径。Storbee等的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影响身体健康。其一,当人们经历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时,或面对一个挑战性的情境时,社会支持可以使人们感到有所依靠,进而通过改变人们的情绪状态而缓解个体的应激水平。其二,经常而稳定的社会支持可以使人们具有一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不仅能帮助人们摆脱或消除直接影响身体健康的消极因素,而且能提高人们对疾病的抵抗力和恢复力。因此,那些缺乏社会支持的个体和拥有大量社会支持的个体相比,不仅免疫反应弱,而且当遇到应激事件时更易得病且情绪失调。

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朋友、邻居、同事与组织、社区、宗教等。社会支持提供广泛而多样的支持潜力,包括感情支持、信息交流、经验分享、陪伴和归属感等。在危机中,有社会支持的人更容易渡过难关。影响个体危机反应的因素还包括以前的危机经历、个人的健康状况、关于危机的信息获得渠道和可信程度、危机的可预期性和可控制性、个人适应能力、所处环境、离危机源的距离等。

5.人格特征

危机人格理论认为容易陷入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体在人格上有一定的特异性,表现为:看问题比较表面和消极;过分内向;做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情绪不稳定;自信心低;过于依赖他人;行为冲动等。这类人是危机干预的主要对象。SARS期间,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范围很广泛,既包括发病者、疑似者,也包括与患者有密切接触者、家属、被隔离者、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应急服务人员、志愿人员,他们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另外,不愿公开就医的人和对“非典”有过度担心恐惧的普通大众也需要心理上的援助。从事危机心理干预者主要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辅导与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以及精神科医生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