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中得出的基本经验

实践中得出的基本经验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实践中得出的基本经验立足新世纪新阶段,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实践,得出十分珍贵的基本经验。实践证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为指导,是取得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显著成绩的基本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中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来推动和加强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
实践中得出的基本经验_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研究

(五)实践中得出的基本经验

立足新世纪新阶段,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实践,得出十分珍贵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启示着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进一步推动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实践创新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

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方向是最为根本的问题,正确的培育方向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的理论是时代的精华,也是民族精神的最高凝结和体现。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先进文化的结晶,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得到弘扬和培育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开展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指导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为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指引了发展方向。实践证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为指导,是取得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显著成绩的基本经验。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为指导,才能始终把握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正确方向,不断把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推向前进。

2.坚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开展的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实践,始终围绕在各个历史时期和阶段的中心任务进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中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来推动和加强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时期,围绕保卫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反抗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朝鲜等中心任务,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弘扬艰苦创业精神和以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为主要内涵的“抗美援朝”精神。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转入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这一时期着重引导青少年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民族精神。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紧扣时代脉搏,将新时期中华民族在改革、建设和发展中展示出来的宝贵精神品格及时加以总结,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六十四字”创业精神、“九八抗洪精神”、科学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实践表明,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是推动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又一基本经验。只有把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和党的中心任务有机结合,实现党的中心任务与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机统一,青少年民族精神的形成才有实践的沃土,民族精神也才能得到青少年的广泛赞同和认可,所弘扬的民族精神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推动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不断深入开展。

3.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

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是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基本经验之一。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是一项既需要党和政府的组织发动又需要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既需要先锋模范人物率先垂范又需要广大青少年普遍实践的系统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推进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过程中,注重体现先进性,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培养和选树了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张海迪、孔繁森、李素丽、张华等一大批具有时代意义的先进模范典型,以宣讲团、报告会等方式向青少年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并且在青少年中掀起学习先进典型的群众性活动,引起了青少年的强烈共鸣,对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结合起来,注重广泛发动青少年参与民族精神培育,坚持对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培育的理论灌输和实践教育,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群众性学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在先进典型的影响和青少年的普遍参与下,青少年的道德水准、精神风貌以及社会文明风气都产生了新的变化,推动了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不断发展。

4.坚持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系统化体系

坚持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系统化体系,是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又一基本经验。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是由学校教育的特殊地位决定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纳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丰富和拓展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创新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方法、途径和载体,加大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社会实践力度。对中小学、大学有针对性、分层次的开展民族精神培育,陶冶青少年学生的情操,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品格。同时,注重建构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系统化体系,即运用多种资源、多种载体开展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围绕重大节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纪念开展系列活动,运用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网络、手机等传媒手段,依托举办展览、开展红色旅游等载体,将民族精神培育的丰富内容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积极探索适合青少年的培育方法、手段、载体等,着力建构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各方参与的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体系,把民族精神的培育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各个方面,贯穿于青少年成长的每一个环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