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哪里会受到污染产生酸雨的影响

哪里会受到污染产生酸雨的影响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采集和狩猎经济下,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依赖和适应生态系统中环境的结果。在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工业革命以来,人口与环境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人口与环境间的和谐关系发生了变化,随着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给环境带来的破坏程度增大,使环境系统加速恶化,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人口与环境_转型时期中国社会人口

二、人口与环境

(一)人口与环境

人口生存的环境,包括生物圈大气层、水圈、岩石圈、土壤圈和能源等自然环境以及经过人类劳动营造的城市、村庄和人工构筑物等人工环境。人口生存的周围环境中这些复杂的因素是相互依存的,通常称为生态系统。

一般地所谓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使生物环境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有机体。生态系统可以分为生命和环境两个系统。生命系统是自然界中的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种生命有机体的组合;环境系统是自然界中的光、热、空气、水、土壤以及各种有机和无机元素的组合。生态系统主要是自然的生态系统,同时也有人工生态系统或人类生态系统。人口是生态系统中环境的产物,它与其他有生命的存在物不同,除了依赖于环境而生存并发展外,更重要的是在逐步地适应、改造和保护环境的进程中发展起来的。

在采集和狩猎经济下,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依赖和适应生态系统中环境的结果。人类所使用的劳动资料主要是石块、木棒等最简陋的工具,主要的食物来源为采摘野果、狩猎和捕鱼,劳动生产力极端低下,人口生产长期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状态,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口增长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主要取决于动植物的丰富程度和土地的肥沃程度,即取决于自然富源。但这一阶段,人类对环境的能动作用微乎其微,主要表现为:人类活动的空间有限,大部分地区尚无人类足迹;人类对原生环境问题,如台风、洪水泛滥、火山爆发、地震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处于无法防御的被动局面;环境系统中的大部分资源,人类尚未触及,这给人类的进化以巨大的推动力,人类的大脑逐渐发达起来,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与此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最初的破坏,但这种破坏与原生环境的破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的种植业和畜牧业取代采集和狩猎经济,生产型经济逐渐取代了依赖型经济。人类的经济活动得到发展。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饲养放牧牲畜和家禽。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人类又开垦荒地、建造牲畜棚、营造住房,这些都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活动。这样,在环境系统中除了自然环境以外,又出现了人类用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当然,那时的人工环境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很大,人类在人工环境中从事经济活动往往受到季节和气候的自然限制。与此同时,人类加深了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和开发利用,为了向自然环境索取物质资料,毁林开荒、变牧为农、围湖造田时有发生。定居生活以及产品剩余的增加和交换的扩大,为人口的集中创造了条件,在一些人口密度较高的地方逐渐形成了最初的集镇,并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逐渐演变成早期的城市,人口集中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开始显现。但农业时期人口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终究是有限的。

在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工业革命以来,人口与环境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这是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开发自然环境的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涉及耕地、草原、森林等农业性资源,又进一步延伸到矿藏、地下石油、天然气以及海洋资源。进入20世纪下半叶,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给耕地、森林、淡水资源、能源带来很大的压力。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指出:在最近的一个世纪,为定居耕作而开垦的土地数量比人类历史上各个世纪的总量还多;矿物燃料的使用量增加了近30倍,工业生产增加了50倍以上。在欧洲和亚洲,水的使用量达到了年径流量的10%,预计到20世纪末将上升到20%—30%。工业时代的人类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大规模地改造自然环境,在环境的开发利用中取得了巨大成果。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人口与环境间的和谐关系发生了变化,随着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给环境带来的破坏程度增大,使环境系统加速恶化,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这样,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作为人口与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重要内容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人口、经济发展与环境危机

人口增长作为人口发展的重要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深远的。人口增长的一个环境后果就是不断给生态环境增加压力。这种压力通常称环境压力指数。环境压力指数是由美国学者埃里奇(Ehrlich)和霍顿(Holdren)于1971年建立的,用于说明人口变动的环境效应,公式表示如下:

I=P·A·T

公式中,I表示环境受到的负面影响,P为人口,A为人均消费水平,T为单位产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根据上式,可以得知人口数量增长可以通过直接途径(人口数量和人均消费水平)和间接途径(单位产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人口规模越大、人口增长速度越快,就越不利于生态环境。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各国人口的增长,工业化的推进,人口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使用,使物质财富或服务性的生产和消费中产生的残渣和废弃物日益增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造成环境恶化。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已经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这种危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酸雨频降、臭氧层损耗以及“温室效应”等方面。

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增长引起的,特别是传统工业化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以加工的原材料的大量消耗为特征,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以及悬浮颗粒物等有害气体,矿渣、炉渣和粉尘等大量固体废物,直接污染大气、水和土壤等。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世界大约有13亿人居住在空气中颗粒物超标的城市地区,有10亿人生活在二氧化硫超标的城市地区,这使得占世界20%的人口面临着呼吸系统疾病和癌症的严重威胁,直接导致每年有30—70万人死亡,已构成对人类和地球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威胁。根据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报告,世界20个特大城市的空气污染十分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各种污染气体的排放。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加快和工业生产迅速发展,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急剧增加,其浓度增加了25%左右;自1949年以后的40年中,石油化工燃料使用的速度加快,产生了约5590亿吨二氧化碳。中国的环境污染以煤烟型污染为主要特征,主要污染源是烟尘和二氧化硫。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废气排放总量和烟尘、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呈现上升趋势,但1998年以后有所减少。中国城市的空气污染依然严重,随着大中城市机动车的迅速发展,机动车尾气污染加重,一些城市已由煤烟型污染向煤烟与氮氧化物的混合型污染转变,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浓度已达到伦敦烟雾事件时的污染物浓度值。近10年来,中国一些主要工业城市大气污染程度已比伦敦、东京等国外大城市严重得多,这种污染状况在100万人口以上的部分大城市更为明显。目前,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总悬浮颗粒物的来源也日益复杂,除了燃煤贡献外,地面扬尘、建筑尘、土壤风蚀尘的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有较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起着极为不利的影响,使世界各国经济遭到巨大损失。据美国农业研究服务公司的研究报告,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美国农作物每年损失达10—50亿美元。德国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国民福利减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左右,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一般由于环境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以上。

中国的环境污染对经济造成损失是巨大的。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的统计,1986年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为831亿元,与污染有关的生物多样性损失为127.1亿元,共计953亿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9.8%。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中心估算,1993年中国环境污染损失为963亿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8%,生态环境破坏损失为2394亿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6.9%。1997年据世界银行的估算,中国仅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相当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8.0%。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西部生态状况调查表明,仅西部9省、自治区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494亿元,相当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13.0%。尽管各研究部门计算的环境污染对经济造成的损失有所差异,但总的来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大气污染严重的后果是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与水蒸气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大气中含有的大量二氧化硫烟气逐渐氧化成硫酸、硝酸和金属盐类,并随同降雨返回地面形成为酸雨。酸雨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受酸雨影响的地区,不仅生态系统及农业、森林、畜牧业、水产资源等受到危害,而且破坏土壤和建筑物,恶化水源,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大危害。近年来酸雨尤为严重。西欧和美国东北部频降酸雨,酸度也越来越高。在酸雨严重时期,北欧的瑞典、挪威和丹麦等国均发生大面积的森林生长率降低,许多湖泊中的水生生物已经绝迹。中国的一些省区也受到酸雨的危害,据对中国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400个雨水样品的检测结果,属于酸雨的占44.5%,特别是经济集中的工业区酸雨出现频繁、范围大、酸度高。从地理分布来看,在长江以南,酸雨现象相当普遍。有些地区酸雨的pH值甚至达到2.9,与食醋的pH值基本相当。在酸雨最严重的西南地区,全年大部分降水酸度的月平均pH值几乎都在5.0以下。尽管西南酸雨区污染程度近年有所减轻,但西南和中南地区仍是酸雨污染严重的区域,而华东地区酸雨范围还正在扩展。生态学家们估计,在酸雨严重污染的德国,每年直接死于酸雨污染的少年儿童人口和老年人口约有2000人到4000人,美国5000人左右,酸雨污染作为破坏性最大的污染物之一已成为一种世界性公害。

对大气的污染和破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臭氧层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比较集中的层次,距地面高约20—50公里。臭氧层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以将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99%的紫外线吸收,使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免受伤害。但是在最近几十年以来,由于工业上大量使用氯氟烃,促使臭氧分解,从而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自1970年以来,包括美国、加拿大、苏联、中国和日本等国在内的广阔地带,其臭氧层已减薄3%,其他地带臭氧层中臭氧的含量也正在迅速减少,目前在地球南北极上空的臭氧层已经损耗了60%和30%,在南极上空已经出现了240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臭氧空洞。臭氧层的大量损失使大气层阻挡吸收太阳紫外线的能力减弱,对人类健康带来很大损害。据测算,平流层臭氧层每损耗1%,皮肤癌发病率增加2%。全世界大约每年有10万人死于皮肤癌。同时,臭氧层的破坏,能使马铃薯瓜类、白菜等多种蔬菜质量下降,改变农作物的进化过程,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动植物分布和多样性。

对大气的污染和破坏,还使“温室效应”增大,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是与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人口激增和过度经济活动,使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由于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对可见光透明,因此,二氧化碳如同玻璃一样能使太阳辐射的能量顺利通过近地表大气层,使地球发生“温室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累计浓度的持续上升源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使地球表面温度上升。据统计,在过去的100年间地球的平均气温已经上升了0.3—0.4摄氏度。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据最乐观的估计,21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将以每十年0.3摄氏度的速度升高,全球平均海平面也因此每十年升高6厘米。此外,“温室效应”不仅诱发气候干燥,植物群大面积毁灭和沙漠化加剧,还将导致南北极冰层加速融化。另一方面,还会使地表水、土壤以及海洋生态趋于恶化,现有的农业耕作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作用。总之,“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发生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为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和生态系统吸收温室气体能力的削弱,而这种危机是严重的,甚至是不可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