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

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就是说,公正合理的现代化社会流动机制尚未形成。在社会分层框架内,社会流动机制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正面意义。
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_社会学教程新编

四、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在现有的社会分层的框架下,建立一个机会均等、全方位立体开放的社会流动机制,是社会良性运行必不可少的调控器。只有通过社会流动,新的社会岗位才会有人去充实,才能实现劳动力和人才的合理配置。社会流动越畅通,社会流动率越高,就越能调动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中低层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充满希望,通过后致性规则亦即通过个人后天的努力奋斗,实现上升流动到更高层次的社会地位的愿望。这种流动,将在客观上推动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形成经济结构变动与社会结构变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但是,为什么该扩大的社会阶层还没有真正大起来,该缩小的社会阶层还没有真正小下去,现有的社会阶层结构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呢?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则是:当前中国的社会流动渠道还不畅通,计划经济时代留下来的一些制度性障碍(如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仍在阻碍着人们向上流动以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社会流动模式呈现出新老社会流动机制并存的两重性特点。也就是说,公正合理的现代化社会流动机制尚未形成。所谓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就是要遵循机会均等、社会公平公正的原则,打破在物的依赖中人与人的依赖纽带、血统差别和教育歧视,使个人独立自由地相互接触并在这种自由中相互交往,使人的个性自由获得极大发展。在这种自由中,人们的社会地位、财富、声望的获得不再以先赋的身份条件为前提和基础,而是以个人后天的努力为决定性因素。在社会分层框架内,社会流动机制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正面意义。同时,由于层级之间开放性不断增强和归属性因素对社会流动的制约力相对下降,社会不平等变得越来越可以接受,甚至还被认为是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的必要功能。[15]

这种认识倾向和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心理,改变着人们的政治意识:激进色彩的日淡和保守色彩的日浓。社会与政治系统之间的紧张关系由此而得到了相应的缓解。

因此,当前开展社会流动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对中国社会流动及其机制的研究,将极大地丰富甚至创新社会学的学术体系;在实践上,通过研究中国社会流动的形式、机制、路径、方向和特征,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社会流动模式转变中的积极因素,揭示其中的消极因素,为进一步改革和调整相关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规定提供合适的战略方向和可行的策略路径。在促使中国社会流动模式最终实现现代化转型的同时,使社会流动的机制变得更加公正、更加合理、更加开放,在此基础上加快形成一个与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变化相适应的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16]

思考题

1.社会不平等的含义是什么?

2.如何正确看待西方社会分层理论?

3.试论我国转型社会中的分层结构调整?

4.简述社会流动的类型。

5.如何理解社会流动的意义?

6.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流动会对社会结构变迁产生怎样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元书.社会分层与阶级分层的区别、功能和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5(2).

[2]李瑜青.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分层[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4).

[3]李强.实现科学有序的社会流动[J].学会,2005(4).

[4]陆学艺主编.中国社会分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郑杭生主编.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朱光磊等著.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推荐阅读书目

[1][美]吉尔伯特.美国阶级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美]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美]伦斯基.权利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4]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2002.

[6]周晓虹.中国中产阶级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8]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注释】

[1][日]高坂健次.从社会阶层看战后日本社会变动[J].东南学术,2000(2): 29.

[2]侯钧生,韩克庆.西方社会分层研究中的两种理论范式[J].江海学刊,2005(4).

[3]李春玲.社会分层研究与理论的新趋势[J].学术连线,2005(4).

[4]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5).

[5]李春玲.社会分层研究与理论的新趋势[J].学术连线,2005(4).

[6]李春玲.中国社会分层与生活方式的新趋势[J].科学社会主义,2004(1).

[7][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40-241.

[8]李春玲.社会分层研究与理论的新趋势[J].学术连线,2005(4).

[9]李路路.论社会分层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1).

[10]张宛丽.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近期研究综述[J].中国社会学年鉴,1999-2002.

[11]陆学艺.中国社会分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12]陆学艺.中国社会分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1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

[1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

[15]黄颂,陈友华.略论当代西方社会分层中社会流动的思想[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6).

[16]陆学艺.研究社会流动的意义[J].社会学研究,200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