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布朗族村寨章朗村

布朗族村寨章朗村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交通习俗布朗族居住地区多为山区,山道陡峭,人畜难行。但是,布朗族与各民族的经济社会交往又是很密切的,为了解决生产生活中行路难的问题,布朗族村寨每逢农闲季节都要组织修桥补路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布朗族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路先后铺设到乡村,现在布朗族村寨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
交通习俗_中国布朗族

第五节 交通习俗

布朗族居住地区多为山区,山道陡峭,人畜难行。新中国成立前,布朗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只有崎岖的羊肠小道可以通行。但是,布朗族与各民族的经济社会交往又是很密切的,为了解决生产生活中行路难的问题,布朗族村寨每逢农闲季节都要组织修桥补路活动。这些活动要在村寨头人的组织下,靠全村人团结协作来进行。

遇有河溪的地方一般都要搭设木桥。桥的构造极其简单。有的是将一棵大树砍倒,砍平一面做独木桥;有的是用数块木板拼合搭成木桥,这种桥只供人走,牲畜只能在桥下蹚水而过。在河宽水深的地方,就要用坚石和木料搭成大桥,这样的大桥,上面还要盖一些凉亭,两侧设有栏杆和座位,供行人休息和遮风避雨。

布朗族的交通习俗还有一个特点,即通往村寨外的几条主干道都设有寨门,行人进出随时可以开关大门,寨门有用活动的木栓做成的开关,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预防牲畜外出糟蹋庄稼。

在离布朗族村寨不远的地方,布朗族人还建有一些凉亭,与桥上的凉亭一样,亭内置有长凳,以供行人乘凉。外村的客人进寨时,往往要在这些凉亭里休息一下,顺便整理一下装束,表示对主人的尊敬。

新中国成立后,布朗族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路先后铺设到乡村,现在布朗族村寨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