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行为矛盾态度的研究进展

社会行为矛盾态度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态度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将这种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不一致评价的现象称为社会行为的矛盾态度。而Freud则认为矛盾是指情感的不一致,例如爱和恨,他对矛盾态度的探讨也推动了这一概念的迅速普及。当前对矛盾态度的关注与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发展有很大关系,这主要是因为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并不强调各种认知元素的一致性。近年来,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矛盾态度的研究。
社会行为矛盾态度的研究进展_态度与行为:社会不赞许行为的心理机制

态度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研究者认为,态度是个体对客体所产生的某种程度的积极或者消极的评价倾向,这种观点认为态度评价是单维度的。也就是说,个体对同一客体只能产生积极的、消极的或者中立的态度评价,不会同时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两种态度评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某一客体同时产生喜爱和厌恶之情。例如,一个人因为锻炼可以增进健康而喜爱体育锻炼,但同时也因为锻炼会浪费时间而拒绝体育锻炼。研究者将这种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不一致评价的现象称为社会行为的矛盾态度。

一、社会行为矛盾态度的研究起源

矛盾(ambivalence)一词最早被瑞士精神病医师Bleuler应用于一种特定心理现象的描述,他用该词表示一个人同时存在不相容的情绪、认知和意图。他将产生矛盾态度作为精神分裂症的早期临床表现。同时,他认为正常人有时也会产生矛盾态度。而Freud则认为矛盾是指情感的不一致,例如爱和恨,他对矛盾态度的探讨也推动了这一概念的迅速普及。也有学者批评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矛盾的概念泛指所有的心理冲突,认为这样的概念界定过于模糊。

社会心理学领域对矛盾的研究始于Scott,他最先将矛盾这一概念引人态度的研究领域,并且探讨了矛盾态度的测量方法。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对矛盾态度的研究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对矛盾态度的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忽略,可归因于长期以来态度研究的一致性取向,基于该取向的理论认为矛盾态度仅仅是一种临时存在的状态,这种临时状态会随着不一致信息的处理而迅速消失。

当前对矛盾态度的关注与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发展有很大关系,这主要是因为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并不强调各种认知元素的一致性。例如,该领域的大量研究探讨人们如何处理偏见、图式、刻板印象中不一致的信息。近年来,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矛盾态度的研究。有研究者认为矛盾态度的不一致评价具有内隐的成分,因此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也被应用于矛盾态度的研究中。例如,国内学者吴明证(2004)使用内隐联想测验的方法探讨了内隐社会态度的矛盾现象,并提出内隐态度矛盾性的概念。

二、社会行为矛盾态度的概念界定

依据Larsen等(2001)的评价空间模型,矛盾态度存在分离的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而不是从一端到另一端的单一维度。按照这一观点,个体会对同一态度客体同时产生较强的积极和消极评价。随着态度双维概念的提出,研究者从多个角度对矛盾态度进行了界定。追溯以往有关矛盾态度的研究,尽管因所关注问题的不同,对这一概念的界定不太一致,但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矛盾态度是指个体对同一态度客体同时存在积极和消极的评价和情感。根据冲突来源的不同,矛盾态度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由认知不一致所导致的矛盾态度,例如个体认为某人是聪明的但不可信赖;第二,由情感不一致所导致的矛盾态度,例如Freud所提到的个体对某人同时存在爱与恨;第三,认知与情感不一致所导致的矛盾态度,例如个体在情感层面喜爱巧克力,因为它口感好,但同时在认知层面排斥巧克力,因为它含有较多的热量,容易使人发胖。

三、社会行为矛盾态度的测量方法

在矛盾态度研究的发展过程中,研究者使用了多种方法来测量矛盾态度。这些方法中应用较多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基于经验”的测量方法

“基于经验”的测量方法(experienced ambivalence),又称作矛盾态度的直接测量法(direct measurement)或整体判断测量法(meta-attitudinal measure)。该方法强调态度持有者对态度客体的主观印象,要求被试直接报告所体验到的矛盾态度的强度。例如,Lipkus等(2001)在吸烟的矛盾态度研究中使用了该方法。该研究使用了6个项目的自我报告法(如吸烟是否经常引起你的矛盾心态)。矛盾态度的直接测量方法是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但它也存在很多缺点,例如易受不相干因素的干扰而影响其效度。

(二)“基于公式”的测量方法

“基于公式”的测量方法(formula-based measures of ambivalence),也称作矛盾态度的间接测量法(indirect measurement),该方法分开测量个体对态度客体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评价。Kaplan(1972)最早使用这种方法测量矛盾态度。他将语义辨别测验(semantic-differential technique)进行修改,使之能够分别测量态度客体的积极和消极属性,这种方法称为分离语义辨别测验(the split semantic differential measure)。例如,Urland和Ito(2005)在饮食控制和矛盾态度的关系研究中使用了该方法,研究表明,饮食控制程度较强的被试会对富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食品产生较高的矛盾态度。“基于公式”的矛盾态度测量方法也存在问题,如被试在进行积极评价时,需要完全忽略态度客体的消极方面,而许多被试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同时,在公式测量法中如何将分离的积极和消极评价整合成一个表示矛盾态度强度的指数,这也是长期以来研究者们所关注的一个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多种计算公式来实现这一目的,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整合公式是由Grffin提出的:Ambivalence=(P+N)/2-︱P-N︱。

(三)“基于信念”的测量方法

“基于信念”的测量方法(belief-based measure),主要强调考察与态度客体有关信息的自然属性。该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开放式测量(open-ended measure)和闭合式测量(closed-ended measure)。开放式测量方法要求被试依据指导语自行报告与态度客体有关的属性词。例如,Maio等(2000)在依恋类型与对父母的矛盾态度的研究中使用了该方法,要求被试写出与母亲有关的十个词语,然后,依据被试对所选择词语的积极和消极评价利用公式计算矛盾态度指数。闭合式测量方法和开放式测量方法大体相似,只是闭合式测量方法要求被试从已列出的与态度客体有关的属性中进行选择。“基于信念”的测量方法同样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被试很难报告自己所掌握的有关态度客体的所有信息。

总之,以上几种测量矛盾态度的方法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同时也有其局限性,因而在实际研究中具体使用哪一种,应根据研究问题、研究目的而定。另外,对以上各种测量矛盾态度的方法的信效度有待进一步探讨,这也是以后矛盾态度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四、社会行为矛盾态度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矛盾态度的客体因素

以往研究多探讨与健康有关的行为(health-related behaviors)所产生的矛盾态度。Sparks等(2001)认为,与健康有关的行为较易产生心理冲突,从而引起矛盾态度。Conner等(1998)指出,与健康有关的行为所产生的矛盾态度,来自该行为近期效应和远期效应不同而带来的冲突,例如体育锻炼,这种行为的近期效应是不愉快的,但从长远来看却能促进健康,个体对这种行为较易产生矛盾态度。同时,Conner将与健康有关的行为分为两种:一种叫作健康保护行为,例如体育锻炼;另一种叫作健康冒险行为,例如吸烟、饮酒。Conner等(1998)在研究中探讨了12种与健康有关的行为与矛盾态度的关系,结果发现,与饮食有关的行为最易引发矛盾态度,例如饮酒和食用高脂肪的食品等。

(二)影响矛盾态度的人格因素

以往的研究探讨了一部分与矛盾态度有关的人格因素,例如认知渴求(need for cognition)、个人无价值恐惧(personal fear of invalidity)、亲密需要(need for closure)以及自我控制(self-monitoring)。Thompson等(1995)的研究表明,认知渴求与矛盾态度的强弱程度有显1的负相关,而个人无价值恐惧与矛盾态度的强弱程度有显1的正相关。但Sparks等(2006)在对食用巧克力和肉类的矛盾态度的研究中却认为,认知渴求和亲密需要这些人格特质与矛盾态度没有显1的相关。由此可见,目前引起矛盾态度的人格因素研究还很薄弱,未来的研究还应深人探讨不同的人格类型与矛盾态度之间的关系。

五、社会行为矛盾态度的基本特性

(一)矛盾态度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以往的许多研究表明,态度的强度越强,其稳定性就越好。很多研究者认为,态度的稳定性是评估态度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矛盾态度是基于不一致的评价而形成的,因此,持有较高矛盾态度的个体较易受说服性信息的影响,表现出较差的稳定性。一些研究证明了这一假设。Bargh等(1992)使用公式法在间隔两天的情况下,测量了被试对92个矛盾态度客体的态度变化。结果发现,在间隔两天的情况下对同一态度客体产生一致性评价的被试,与产生不一致评价的被试相比,具有较低的矛盾态度。在Armitage和Conner(2000)关于高脂肪食品的矛盾态度的研究中,研究者向被试提供了说服性材料,包括英国政府提供的脂肪摄人量材料、低脂肪饮食的好处等。结果表明,五个月后最初对高脂肪食品持有矛盾态度的个体的态度变化最明显,他们对高脂肪食品的消极评价有显1的增加。但是,Bassili(1996)的研究却报告了相反的结论,他在两周内测量了被试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态度,结果发现矛盾态度与态度的稳定性并没有显1的负相关。尽管有很多研究对矛盾态度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但研究结果很不一致甚至相悖甚远,并没有确凿的研究证据表明矛盾态度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

(二)矛盾态度对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

当个体持有矛盾态度时,它对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是怎样的,是会促进还是会抑制个体的信息加工呢?研究者对这一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较高的矛盾态度难以引导个体对与态度客体有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即会抑制信息加工;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矛盾态度会促使个体对信息进行精细加工,即促进个体信息加工活动。

Bromer(1998)的研究支持第一种观点。在Bromer的研究中,低矛盾态度个体倾向于处理与初始态度一致的信息,而高矛盾态度个体并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然而,更多的研究结果支持第二种观点。有研究表明,对少数民族具有较高矛盾态度的被试会对说服性信息进行较多的系统加工,而具有较低矛盾态度的被试则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Maio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矛盾态度会引起个体的不舒服体验,而对信息的精细加工可以产生明确的积极或者消极评价,从而缓解这种不舒服的体验。Nordgren等(2006)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即持矛盾态度的个体易产生不舒服的体验,同时,对信息的精细加工可以降低这种不舒服的体验。除此之外,Jonas等(1997)的研究则认为导致具有矛盾态度个体对信息进行精细加工的原因还在于,较高的矛盾态度降低了个体对自己所形成的态度的确信程度,而确信程度的降低则导致个体进行更为系统的信息加工。

(三)矛盾态度对社会行为意图的影响

态度可以预测行为的发生。例如,一个人不赞同政府对罪犯实施死刑,那么在是否废除死刑的投票活动中,他很可能会投赞成票。而矛盾态度同样会对个体的行为意图和行为决策产生影响。但是,矛盾态度究竟会削弱行为意图还是会增强行为意图尚未有一致结论。

一些研究者假设,矛盾态度会减弱态度与行为意图以及行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与非矛盾态度相比,矛盾态度较难预测行为的发生,即矛盾态度与行为意图以及行为的一致性较差。一些研究验证了该假设,Jonas等(2000)的研究表明,高矛盾态度影响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联。Conner等(2002,2003)的一系列研究探讨了在食物选择中矛盾态度与行为意图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其大部分研究结果支持研究假设,即矛盾态度削弱了态度与行为意图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但是,也有一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在特定的情况下,矛盾态度也会增强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例如,Jonas等(1997)的研究通过实验方法操纵了矛盾态度的程度高低,结果表明,即使持有较高的矛盾态度,个体的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仍然很紧密。

六、内隐社会认知视野下的矛盾态度研究

近年来,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发展推动了矛盾态度的研究。有研究者认为矛盾态度的不一致评价也具有内隐性成分,因此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也被应用于矛盾态度的研究中。例如,吴明证(2004)使用内隐联想测验的方法探讨了内隐社会态度的矛盾现象,并提出了内隐矛盾态度的概念。de Liver等(2007)利用单任务内隐联想测验(single target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的方法对矛盾态度的内隐层面进行了探讨。该研究发现,与单极化的态度客体(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相比,个体对矛盾态度存在相同强度的内隐性积极和消极的评价。该研究还探讨了矛盾态度和中立态度的区别,研究者指出个体对矛盾态度存在相同强度的强烈的积极和消极评价,而对中立态度客体仅仅存在中等程度的积极和消极评价。尽管如此,在内隐社会认知视野下的矛盾态度研究还很薄弱,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