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外部性研究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外部性研究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者们一般采用Hedonic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评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外部性价值。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外部性研究_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公平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

1.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价值评价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对城市内部社会群体及居民个体而言,具有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对城市整体而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新动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在空间上的不均衡促使住房价格空间结构不断演化,同时,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也逐渐深化,其外部性通过经济价值反映出来。学者们一般采用Hedonic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评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外部性价值。

国外,Soren与Sarah认为开放空间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受人口密度干扰,在距离CBD较近的高密度地区,开放空间对住房价格影响较大,而密度较低的郊区居民对住房价格则不太看重。[72]国内,蒋芳研究北京市的地价空间分布规律,发现地铁、城铁、高速公路和主要道路等城市交通对地价有一定的抬升作用[73];郭文刚等对杭州住宅价格的研究表明,与公园距离、与商业设施距离与住房价格有正相关关系[74];王松涛等通过He-donic模型定量分析了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商业、绿地公园等六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对商品住房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点高中、球类场馆、文化设施和绿地公园这四种设施的规划布局在一定程度上被资本化入商品住房价格中[54];王轶军等对北京市住房市场和土地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居民愿意为居住在公园周边0.8km范围内多支付住房价格的6.4%。[75]

2.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绩效评价

张京祥、陈浩通过对南京市典型的老旧住区与保障性住区的对比研究,揭示了保障性住区的社会空间绩效,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广泛进行的城市空间再开发运动根本上是一段以空间为载体进行资源与利益再分配的政治博弈历史[76];吕斌等选取国内四个典型案例,运用对比分析与空间句法,对我国公共文化设施集中建设的空间绩效进行了分析[77];李峰清、赵民针对我国房价高、调控难的背景,以实证方法深入分析江景、轨道交通、商店、公园、学校、医疗设施等城市空间组织与房价空间分布的内在规律,揭示城市发展的空间红利与低房价的关联性及其作用机制。[78]

3.可达性优势度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研究

公共设施的可达性变化对区域经济有重要影响,学者们一般在较大空间尺度研究交通可达性与区域经济的关系。Linneker与Spence研究伦敦M25环线公路沿线可达性时,发现M25环线公路的建设导致了就业人口的分散,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79];Vickerman等对跨欧洲公路网促进可达性和经济发展提出了质疑[80];Sasaki等对日本新干线的可达性对区域经济的作用进行了研究。[81]Sophie与Romain研究认为西班牙马德里—巴塞罗那—法国边界的高铁对西班牙西部和西南部城市联系影响较小,但为这些城市提供更多发展机会,从而拉大了城市间的差距。[82]Jing Cao等基于国家层面认为高速铁路对城市和区域最直接的影响是引起交通可达性的变化。[83]在国内,陆大道以德国为例,从空间可达性和时间可达性两方面探讨了可达性对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84];曹小曙等以广东省为例,分析了交通网络演化引起的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变化[85];吴威等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公路网中的主要节点城市为例,发现各城市可达性对其发展的影响可分为良好支撑、相对制约和基本适应三种类型。[8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