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墙下的邻近关系是怎样的?

墙下的邻近关系是怎样的?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邻近原则是说,我们在理解话语时,在很多情况下是按照就近的原则来理解,这种“近”不仅仅是空间方面的,也可以是语篇、时间等方面的。显然,这种回答与自我心理空间的邻近性原则有关。由于受自我心理空间邻近性原则的影响,我们在说话时,往往是“自我”领先。这就是邻近原则在起作用,因为前者邻近时间词语“明天”,后者邻近时间词语“昨天”。运用邻近原则时,都存在一个参照点的选择问题。
邻近原则_语言学讲义

典型的邻近关系是空间上的一种位置关系。空间物体之间的远近要有一个参照点,这个参照点往往是说话者本人所处的位置。邻近原则是说,我们在理解话语时,在很多情况下是按照就近的原则来理解,这种“近”不仅仅是空间方面的,也可以是语篇、时间等方面的。[26]例如,“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它们各自都简称为“南大”,这在理解上会造成困难吗?一般不会。北方,特别是天津市的人所说的南大,指的是南开大学,而南方,特别是南京市的人所说的南大则一定指南京大学。这显然与空间距离的远近有关。再比如,上海有两所师范大学,这两所高校附近的人在理解“师大”时也有距离方面的倾向。你在华东师范大学附近问路:“请问,师大的正门在什么地方?”对方绝对不会反问:“你说的是哪个师大?”

这种三维空间还可以延伸到“自我”心理空间。“自我心理空间”是一种以“我”(一般都是说话者,听话者也按指向说话者的“我”来理解)为中心的、非三维性的空间,它是心理上的一种空间。之所以说它是心理方面的,是因为这种空间所指不受“我”的身体所处的三维空间的约束。因而,自我心理空间的邻近性原则可以表述为,不管说话者这个“我”身处何处,对“我”所说的话语中的有关词语只能作与“我”相关来理解。一个中国人,无论他走到哪个天涯海角,当他说“我国”时,一定指的是“中国”,并不因为他人在美国而指“美国”,或人在日本而指“日本”。例如:

(26)然后贡开宸又让他马上找到贡自和。让“这小子”这会儿就回家去“等着我”。

……(焦来年)突然又想起什么,忙问:“贡书记,是让贡自和在他自己家等着,还是上枫林路十一号等着?”贡开宸应道:“当然在枫林路十一号。”(陆天明《省委书记》,第376页)

“枫林路十一号”是贡自和的爸爸——省委书记贡开宸的家。对第三者焦来年来说,贡自和有自己的家,到底在哪个家等是需要确定的问题。但在说话者贡书记看来,他所说的“家”当然是自己的家,而不是他儿子贡自和的家,所以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当然在枫林路十一号”。显然,这种回答与自我心理空间的邻近性原则有关。

由于受自我心理空间邻近性原则的影响,我们在说话时,往往是“自我”领先。请比较:

(27)日本《读卖新闻》7月31日称,在7月26日举行的中日防务安全磋商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就“日本向西南群岛配备自卫队”、“日本在东海强化警戒监视活动”等向日本表示不满,认为日本“正走向危险的方向”。日媒由此分析说,此举表明日中国防部门仍存“芥蒂”。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8月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多种因素导致当前中日围绕安全保障方面存在“不正常的状态”,但这个问题不在中方,完全是日方在制造摩擦。(2011-8-3,雅虎新闻)语篇方面的例子如:

(28)谁1对我好,我就对谁2好。

(29)老犯人张开的嘴巴合拢不上了,他自己不知道是怎么走出房子来的。但[A]刚出屋子,章龙喜就追出来,[B]把那张减刑的裁决书,交给了他。并[C]含蓄地告诉老犯人说……(从维熙:《远去的白帆·大墙下的红玉兰》,第244页)

例(28)中的“谁”不表示疑问,而是表示任指。如果按照这种思路来理解,前面的疑问词和后面的疑问词可以有不同的所指,因为它们都是任指。但显而易见,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实际情况是,第一个疑问词可以任指,但第二个疑问词只能跟着第一个疑问词的所指来理解。例(28)只能理解为“张三对我好,我就对张三好;李四对我好,我就对李四好”。这就是邻近性原则约束的结果。在上述例(29)这段语篇中共有A、B、C三处省略。凭语感就知道,A处应理解为“老犯人”,因为第一句的话题是“老犯人”,根据邻近性原则,第二句的“他”指代“老犯人”,A处的省略成分与“他”又邻近,所以A处就自然理解为“老犯人”。但B处和C处的省略则不然。他们之前出现了一个新话题“章龙喜”,与B处邻近的因而是“章龙喜”而不是“老犯人”,所以根据邻近性原则,B处应理解为“章龙喜”;C处与B处邻近,因而C处也应理解为“章龙喜”。

就语言理解而言,有时候会同时涉及话题邻近和空间邻近的问题,这时候会发生怎样的情况?

韩剧《天赐我爱》中有这么一个情节:英善和以前的恋人生过一个女儿,很多年后这个前男友知道了这件事,想认这个女儿,于是请英善吃饭,谈这个问题。话题自然是他们的女儿。谈话中有一段沉默后,男友忽然问英善道:

(30)

男友:“身体怎么样?”

英善:“问谁?我吗?”

男友:“你和孩子。”

由于受话题邻近的影响,当问“身体怎么样?”的时候,很容易理解为“他们的女儿的身体”,但男友和英善又是面对面谈话,具有空间的邻近性,而且在问这句话前有一段时间的停顿,所以这句又可以理解为问英善的。所以英善听到这句问话后问道“问谁?我吗?”

时间方面也有邻近理解现象。比如说“下午我去公园”这句中的“下午”是指哪天下午?从默认的角度看,显然是指“今天下午”;但“下午”并不总是默认理解为“今天下午”,看下面的句子:

(31)明天上午我去图书馆查点资料,下午准备行李。

(32)昨天上午我们谈到了小李,下午他就来了。

这两例中的“下午”都不能理解为“今天下午”,它们分别是“明天下午”和“昨天下午”的意思。这就是邻近原则在起作用,因为前者邻近时间词语“明天”,后者邻近时间词语“昨天”。

运用邻近原则时,都存在一个参照点的选择问题。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在理解话语的时候总是理解为靠近参照点的区域,比如,说年龄的时候,一个38、39岁的人,我们一般不会说他“30几岁”(除非别有用心),而会说“快40了”;因为30的“零头”8、9离30太远,而离40更近,后一种表达符合语言表达和理解的邻近性原则。如果是35岁呢?如何表达?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33)29岁就“过期”,也实在太夸张了些。不过,在很多招聘会上,用人单位打出“年龄:35岁以下”这样的要求的倒也不在少数。所以又有了种说法,叫“35岁现象”。“30岁出头时,人家说,‘噢,才30出头,还年轻……’一过35岁,说法变成‘哟,也快40喽!’一下子就觉得老了。”(报纸:《白领35岁,老了?》)

由上例不难发现,对参照点的选择有时是很重要的。假如你要买一辆二手车,半新半旧的,卖的人会说“我的车还是半新的”而不会说“我的车半旧了”。为什么?以“新”为参照点,在价格上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多要一点,而如果以“旧”为参照点,就不宜要高价了。相反,买的人应该强调“旧”的一面,说“你的车都半旧了”,这样或许便于砍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