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我国,人民与政府的关系是怎样的

在我国,人民与政府的关系是怎样的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段抗击特大地震灾害的斗争历程像一面特殊的镜子,彰显了人民政府始终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负责的本色。◇认识人民政府的宗旨。具体而言,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是职能有限的政府、是行政行为有效地政府、是法治政府、是责任政府、是民主参与的政府。国务院根据党的思想指导,积极制定措施。
在我国,人民与政府的关系是怎样的_中国公民知识读本

二十五、在我国,人民与政府的关系是怎样的

(一)人民政府服务人民

汶川地震,地动山摇。它摧毁了祖国一片美丽的家园,却撼动不了我们坚强无比的中国心。这段抗击特大地震灾害的斗争历程像一面特殊的镜子,彰显了人民政府始终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负责的本色。

◇认识人民政府的宗旨。

表面看,政府在行使国家权力,实际国家的权力是来自人民的,所以政府在代表人民行使人民的权力,不是行使单个人的权力,而是行使全体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它是依据法律代表全社会的想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人民哪里有困难就解决哪里的问题,集中解决人民关心的问题。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跟美国、英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不一样。

【知识链接】

公共服务型政府

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以“管理事务就是为人民服务”为根本理念,以提供私人或社会不愿提供,或没有能力提供的公共产品为主要职能的政府。具体而言,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是职能有限的政府、是行政行为有效地政府、是法治政府、是责任政府、是民主参与的政府。总之,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由以前管理人们向为人民服务转变。

◇透过历史认识人民政府的伟大历程。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从此全国人民摆脱了受压迫受剥削的生活,告别了战乱,有了一个安定的家。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推行农业合作化生产,提高了单个家庭的生产能力,支持了人们的生产建设。

改革开放新变化: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制定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两个重要文件,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包产到组,尊重农民的生产自主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生产。1992年邓小平南行讲话和十四大的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产品价格全面放开,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农业生产效益有了很大提高,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明显增加。同时乡镇企业有了新的发展,大批剩余劳动力从事工业生产、建筑、服务等行业,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年平均增长5.7%。1993年在《关于当前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并且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而且还强调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切实保障了人们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

新时期又有新举措,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国务院根据党的思想指导,积极制定措施。

通过周密部署,2005年9月,胡锦涛温家宝分别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2005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新时期党在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200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决议》,并于2006年2月21日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化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同时中央还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增强了农民和农民组织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产生了积极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知识

提出时间:2005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提出。

总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具体建设:

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

法制建设。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农民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的觉悟和能力。

近年人民政府的惠农政策:2005年以来政府免除征收农业税以及农业特产税,免除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补贴住宿费,对种粮农民进行粮食补贴,因化肥、种子等生产成本价格上涨进行农资补贴,对生活贫困的家庭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推行新农村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010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在全国展开。2007年国务院推行“家电下乡”政策,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一定比例(13%)的财政补贴,以激活农民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

(二)人民政府对人民负责

◇人民的生活离不开政府。

一个人出生后派出所给登记户口,成为合法的中国公民,年满7岁到学校接受教育,毕业后如果个人办企业、开商店要到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自己开公司资金不足可以申请政府资助,成家要到婚姻登记处办理结婚登记等等,涉及许多政府部门;乘车进城购物、进城打工、子女可以到城市里上学、使用人民币消费、打电话、欣赏电视节目等,所涉及的公共设施大多是政府兴办的;享受安定的社会秩序、和平的生活环境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更离不开政府的服务。农村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低收入家庭对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给生命财产等造成的巨大损失,市场被动、农产品出售难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制定政策进行管理和调节。

◇我国政府的职能。

政治职能: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障人民民主、协调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公平、打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

经济职能: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调控,制定中长期规划,进行产业政策指导、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做好服务。

文化职能: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组织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公共服务职能: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施公共政策、扩大社会就业、提高社会保障、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健全政务、办事和信息等公共服务系统。

(三)人民政府的权力受人民监督

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首先是明确自己的职权所在,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把该管的事情管好。同时,要不断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在我们国家,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府的行政权力都由人民赋予的。人民在授予政府权力的同时,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政府的行政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防止政府滥用权力,保证政府的各项工作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在我们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里,公民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向相关部门反映村委会、乡镇政府或人员的违规行为和政策落实情况;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批评、建议政府政策缺失或官员的贪污、受贿等问题,向省、市信访部门反映当地政府或人员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等问题,向上级部门通过行政复议、申诉,向法院行政诉讼下级部门作出的错误决定,积极参与网上关于政府财务问题的民主评议、民主测评;也可以旁听政府的常务会,下面是陕西省关于信息公开的试行办法。

啥会可旁听

2005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信息公开试行办法》经省政府领导同意,并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执行。其中“邀请公民旁听省政府常务会议”一条颇引人注目。

根据这一办法,省政府常务会议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凡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政务信息,一般均会予以公开。

省政府常务会议一般每月都要召开若干次,参会的有省长、副省长、秘书长和相关厅局的负责人,常务会主要讨论决策有关陕西省发展的重大事项。

省政府办公厅秘书处每月初将按照常务会待列议题的内容、涉及范围,提出本月拟公开议题计划(包括拟公开议题、公开时间、形式、列席或旁听人员范围等),并按照相关程序上报予以审定,其中在讨论城市总体规划和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议题时,省政府将邀请公民旁听。

咋样办手续

持本人身份证报名。

省政府办公厅会提前半月在相关媒体和省政府网站发布公告。公民持本人身份证就可以到省政府督察室报名。督察室主要依据报名顺序,拟定出旁听公民名单。

邀请工作由省政府办公厅秘书处和督察室负责。旁听会议的老百姓如果对会议议题有意见、建议,可在会议结束后两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送交督察室。督察室汇总后,交秘书处按有关程序办理。

对政府进行制约与监督,就是为了促使政府机关及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不滥用行政权力;促进政府决策的正确性,符合实际,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