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挥党报优势致力精品创新

发挥党报优势致力精品创新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回收的有效样本统计,读者对《宁波日报》重大报道满意和非常满意率合计为72%,感觉一般的为24.2%,不满意的不到3%。自2003年首次荣获中国新闻奖直至2009年,《宁波日报》6次荣获中国新闻奖,20余次荣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宁波日报》从实际出发,把重大报道精品标准定位在领导满意、读者喜欢、专家认可“三统一”上。《宁波日报》在重大报道精品化操作上,特别强调这一条,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发挥党报优势致力精品创新_转型中的传媒——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实践与思考( 一)

◎徐 正[1]

《宁波日报》从实际出发,把重大报道精品标准定位在领导满意、读者喜欢、专家认可“三统一”上。因为有了“三统一”,重大报道才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才会对实际工作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才能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精品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精品。

进入新媒体高速发展年代,我国纸媒正加速从以信息量为支撑的内容竞争、发行和广告竞争,转向更高层次的品牌和影响力竞争。而打造新闻精品,正是提升纸媒品牌和影响力的基础和关键所在,也是更好地履行党报政治责任、体现主流价值的重要抓手。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以来,作为集团旗舰的《宁波日报》,围绕做大做强重大主题、重大典型、重大事件和活动的报道,积极探索打造新闻精品的新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推出了不少党委、政府满意,社会影响大,群众反映好的新闻精品。2009年第四季度,集团博士后工作站运用社会学原理,在全市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读者问卷调查。从回收的有效样本统计,读者对《宁波日报》重大报道满意和非常满意率合计为72%,感觉一般的为24.2%,不满意的不到3%。自2003年首次荣获中国新闻奖直至2009年,《宁波日报》6次荣获中国新闻奖,20余次荣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一、扬长避短准确定位主攻方向

凡事要做得成功,必须要有一个准确的主攻方向和目标定位,目标定位不准确,主攻方向不明,花再大力气也没有用。新闻精品工程建设要见成效,首先也是要解决主攻方向和目标定位问题。

从广义上讲,新闻精品种类繁多。按内容区分,重大时政报道可以打造成精品,民生新闻、社会新闻、教育新闻等也可以打造成精品。按形式划分,新闻精品可以是一篇消息、一篇通讯、一篇言论、一幅图片,也可以是一个版面、一个栏目。作为地市一级党报,《宁波日报》新闻精品工程建设不可能全面开花,在每一个方面都有建树。因此,我们从自身实际出发,扬长避短,把打造精品工程的主攻方向和目标锁定在做大做强重大报道上,即重大主题、重大典型、重大事件和活动的报道。这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做大做强重大报道,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到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关系到社会舆论的有效引导,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报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在这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二是确定这样的目标定位,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党报自身优势,集中力量,快见成效,彰显党报的权威性、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精品工程的主攻方向和目标定位要准确,重大报道精品标准的定位也要准确,这是重大报道精品化操作的重要前提。《宁波日报》从实际出发,把重大报道精品标准定位在领导满意、读者喜欢、专家认可“三统一”上。因为有了“三统一”,重大报道才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才会对实际工作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才能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精品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精品。“三统一”中,前两者是基础,尤其是读者喜欢这一条,在传播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其在精品标准诸要素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宁波日报》在重大报道精品化操作上,特别强调这一条,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运用社会学原理,建立了以市区为中心的受众监测网络;运用科学抽样方法,就包括重大报道在内的诸多问题,开展问卷调查或实行小组深度访谈;在组织重大报道时,加强与读者互动,设置一些能及时搜集社会反响、吸引读者注意力的载体和平台。对“专家认可”这一条,我们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集团成立以来,几乎每年都请专家来讲述他们对新闻精品的分析、见解和要求,以打开编采人员精品创作的思路,更好地尊重传播规律。按“三统一”标准定位来操作,也是近年来《宁波日报》不少重大报道成为获奖档次高、社会影响大的精品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王延勤、王国军、徐义胜、毛文国、徐立科、3561服务班等十余个先进典型,都是经《宁波日报》率先做大做强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他们中有的成为感动中国、浙江骄傲、全国道德模范等群众性评选活动的当选或候选人物,有的经中央领导批示,被列为各类全国性学习典型。

二、多管齐下强化全员精品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重大报道精品化操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选题、策划、组织、采写、编校、照排、印刷在内的各个环节,都与之相关。仅仅依赖一两个环节操作人员的精品意识是远远不够的。重大报道要多出精品,更不能只依赖个别采编业务骨干的精品意识。基于这样的认识,集团成立以来,《宁波日报》十分注意从多方面着手,强化全员精品意识。

一是报社领导尤其是总编辑以身为范,带头倡导树立精品意识。《宁波日报》编委会明确提出要把搞好重大报道作为办报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打造新闻精品的主攻方向。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做大做强重大报道。不少重大报道从线索发现和任务确定起,总编辑就明确要求按省新闻奖和中国新闻奖要求来打造,自身也直接参与组织、策划直至最后修改的全过程。如获省新闻奖一等奖的先进人物典型王延勤,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285万外来工免费享受五大保险》等报道,总编辑、分管副总编均参与选题、组织、策划、修改全过程,见报当天凌晨还在逐字逐句精心修改,力求万无一失。

二是切实加强精品意识教育。如连续几年请专家到宁波日报社,为全体采编人员分析点评当年全省、全国新闻奖评选情况;报社每年举办新闻学术周时,都要安排重大报道做得好的业务骨干向全体采编人员介绍精品创作体会;《报人园地》、《宁波日报通讯》等集团内部刊物,经常介绍报社内外做大做强重大报道的成功经验。

三是通过完善激励制度强化全员精品意识。除坚持社内年度好新闻评选外,《宁波日报》还连续7年坚持稿件、版面等好新闻作品日评、月评制度;采编人员定额考核突出新闻作品的质量指标;对获奖档次较高的新闻作品、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新闻作品,在奖励上重点倾斜,最高的单篇作品奖金额可达8万元。

三、完善机制发挥团队整体优势

新闻精品之所以称得上精品,是因为具有比一般意义上的作品更为优质的特性。要把重大报道打造成领导、群众、专家都认可的精品,其难度是相当大的。如果仅仅依靠个别业务骨干单打独斗,依靠他们的“一时灵感”,是难以达到这么高要求的。个人的采编能力、对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能力总是有限的,这也是不少记者虽有好线索、好题材却出不了精品的主要原因。不少重大报道往往又是战役性报道,需要媒体的集体智慧、整体策划,需要整合各方面报道资源和社会资源,仅靠单兵作战很难达到精品化要求。《宁波日报》不少称得上精品的重大报道,报上署的虽只有一两个记者的大名,但背后却是一个编辑部策划班子在支撑。因此,要把重大报道打造成精品,编辑部必须要形成能充分发挥团队整体优势的运行机制。从2005年起,《宁波日报》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三级策划加项目负责人”的运行机制,对重大报道组织模式作了较大的改进。

这一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是:(1)要求记者在日常采访工作中,一旦发现较大价值的重大报道新闻线索,应及时上报部室并作出做大做强的初步方案;(2)采访部室对记者报告认定后,按重大报道要求集体策划,作出进一步的方案上报编委会; (3)编委会认定后组成由总编辑等报社领导、资深专家、评论部、总编室和相关采访部室主任及业务骨干共同参加的报道策划组,对方案进行审议、补充完善并组织实施。多股力量捏合在一起有利于优势互补。采访部门的主任和骨干记者在第一线,对实际情况较了解;专家和评论部参与对提炼新闻主题有很大帮助;总编室提前加入,对稿件处理、版面安排就会心中有数;总编辑直接参与则有利于运用集体智慧使方案更完善,实施更有保障。此后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项目负责人制,即重大报道一经确定,要建立相应的项目组,并指定项目负责人。根据实际需要,项目负责人可以是编委领导或部室主任,也可以是跑线记者。项目负责人及成员还可以跨部门、跨条线选择,这有利于发挥业务骨干个体特长。

三级策划加项目负责人运行机制的最大好处是充分发挥了《宁波日报》团队的整体优势,实施后,《宁波日报》重大报道质量明显提升,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并获浙江新闻奖的“杭州湾大桥自主创新”、“民企转型升级路线图”,以及王国军、徐义胜、金时荣、徐立科人物典型等报道,都是这一运行机制下的产物。

四、改进方式增强报道社会效果

有不少报道题材虽然重大,但却产生不了重大社会影响,离精品化要求甚远。从传播方式上究其原因,多与“碎片化”、“浅表化”、“程式化”这“三化”不无关系。“碎片化”,即缺乏新闻资源的有机整合,形不成规模。“浅表化”,即就事论事,点到为止,就像蜻蜓点水,缺少深度挖掘,体现不出时代意义。“程式化”,即报道形式呆板、陈旧,内容概念化,缺少鲜活度,缺少感人的故事、细节。围绕改变重大报道“三化”现象,提高整合传播水平,《宁波日报》近年来在传播方式改进上也作了如下探索。

1.增强规模效应

重大报道的规模,是增强报道影响力的前提和基础。重大报道如果零打碎敲,昙花一现,即使选择的题材和典型很好,也很难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为此,《宁波日报》在做重大报道时,一直比较注重运用整合传播理念,通过“四动”来增强规模效应,即主题滚动,报网互动,受众互动,消息、主打通讯、言论评论、主题专版等多载体联动。以获省新闻奖一等奖的王延勤先进事迹报道为例,开篇的大通讯、评论员文章加图片,几乎占据了整个头版,此后,短短一个星期又推出了融主打通讯、主题评论、报网互动、读者互动为一体的7个主题专版,还组织了学习王延勤系列时评。此后推出的许多重大报道特别是重大典型报道,也借鉴了这一成功经验。“四动”在短短一星期内一气呵成,使重大报道短时期内形成规模上的优势,成为读者关注的热点

2.增强报道深度

重大报道的深度,是发挥党报优势、增强影响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增强实际效果的关键所在。如何提高重大报道的深度,体现党报“高出一筹”的水平?《宁波日报》的做法是尽可能站在时代高度、大局高度有针对性地提炼出有全国意义的主题,揭示事物本质,回答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引发人们深入思考,使报道真正起到指导、推动实际工作和引领社会舆论的作用。比如《285万外来工免费享受五大保险》这一重大主题报道,没有就事论事地局限于宁波外来工社保政策调整的具体介绍,而是从破解全国农民工参保难这一角度切入,体现了十七大提出的社会建设要惠及全体人民的新要求,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报道产生的影响迅速从宁波扩大到全国。

3.增强感染力

重大报道的感染力,也是增强影响力和社会效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如果重大报道仅有规模、深度上的优势,缺少对人的心灵的触动,不能打动人、感染人,其影响力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为此,《宁波日报》做重大报道时,比较注重“三个抓”:一是抓个性特点。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才有可能吸引人、打动人。如杭州湾大桥自主创新事迹中最有个性特点的是对外开放年代建设者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宁波日报》紧扣这一特点来报道自主创新这一主题,消除了工作经验和成果堆积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弊端,取得了感染人的明显效果。二是深入现场抓取第一手材料。徐义胜、王国军、徐立科、金时荣、林萍、毛文国等许多重大典型报道,记者都是通过近一星期甚至半个月的现场采访,在占有大量鲜活、生动的一手材料后才开始动笔写作的,这为报道感染力的增强奠定了基础。三是抓最感人的故事、场面和细节。介绍宁波市海曙区残联副理事长王延勤事迹的主打通讯《真情铸就的丰碑》,突出报道了数百名残疾人冒着严寒为王延勤守灵、送行的动人场面和他从不离身的三件宝:一辆破自行车、一本全区残疾人通讯录、一本记满了残疾人服务事项和残联工作思路的笔记本。记者在采写这些故事、场面和细节的过程中,自己也被深深感动了,难怪报道刊发后有这么大的社会影响。

【注释】

[1]作者简介:徐正,1980年7月毕业于杭州大学新闻专业。现任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社长、总编辑,高级记者职称。从事新闻工作31年来,有数十件新闻作品和论文在全国和省市各级评选中获奖。曾获得第六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和浙江省第二届飘萍新闻奖(人物)称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