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给狗立纪念碑

为什么给狗立纪念碑

时间:2022-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巴甫洛夫称这种胃液的分泌为心理性分泌。狗,作为实验材料为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巴甫洛夫对狗做出的贡献非常感激。狗,成了巴甫洛夫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实验动物。但是,极具研究头脑的巴甫洛夫从这一偶然的事故中又得出了重大的新发现。为此,巴甫洛夫提出了精神病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政府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对巴甫洛夫的实验研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为什么给狗立纪念碑

img35

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

尽管人类对自身的许多奥秘极为感兴趣,但是在19世纪以前,人类对大脑皮质的活动机制、对大脑的高级神经活动规律近乎是一无所知。1849年9月26日诞生在俄国的伊万·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首先在这一困惑人类多年的神秘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他所创立的条件反射学说、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的理论奠定了现代生理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基础,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生理科学家。

巴甫洛夫出身比较贫寒,做牧师的父亲和母亲为了维持家庭的生活整天十分辛劳,给巴甫洛夫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但贫穷的父亲十分喜欢读书,并十分注意对巴甫洛夫学习兴趣的培养。幼小的巴甫洛夫从父亲那里继承了爱学习、爱研究、爱动脑筋的优良素质。在巴甫洛夫的中学时代,他读到了谢切诺夫的《大脑的反射》等著名生理学著作,并由此开始对生物学,特别是对高等动物和人的大脑的奥秘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因此,在上大学期间,巴甫洛夫就开始了关于血液循环的研究。1883年巴甫洛夫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以后,他利用狗做实验动物,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巴甫洛夫与狗结下了不解之缘。

巴甫洛夫在研究消化的时候,发明了利用狗的“假饲”实验研究胃液分泌的重要方法。这个实验方法巧妙奇特,闻名世界。当时,人们只知道胃是可以消化食物的。胃到底怎样消化食物,人们是直接观察不到的,因为胃生长在人体和动物的腹腔之中。当时有人曾经设想用一根细绳子拴住一块海绵,让狗吞下去,等海绵吸足了胃液以后再把绳子拉出来,再在体外研究胃液消化食物,这虽然是一个颇具匠心的研究方法,但是,在体外的消化过程毕竟与体内是不完全一样的。

一件极为偶然的事情,给胃的消化研究带来了重大突破!当时,有一位猎人在打猎时不慎走火,子弹打中了自己的腹部。美国一位医生在对患者做手术后,胃部的伤口久久不能愈合。为此这位美国医生利用胃部不能愈合的伤口进行了长达几年的关于胃消化活动的研究。这个偶然的事故首先激发了俄国医生巴索夫的奇想,他给狗做手术,对狗的胃做了一个漏管,以此来取得胃液。但是,这个实验不能取得纯净的胃液,因为从胃漏管中流出的胃液总是与动物吃的食物、口腔分泌的唾液相混合在一起。

巴索夫的胃漏实验激发了巴甫洛夫的灵感,使得巴甫洛夫在胃的消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巴甫洛夫的实验是这样设计的,首先他在狗身上做一个巴索夫胃漏,等手术愈合完好以后,又在狗的颈部做手术,将狗的食管拉出来切断,并将食管切口的两个开口分别接到皮肤外面来。通向胃的开口用来对狗进行注射食物。当对狗做实验时,让狗吃食物,结果食物就从口腔一端的食管口中掉出来了。这样,尽管狗大口大口地连续不断地吃食物,但是食物一点儿也没有进入到胃中。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动物“假饲”实验。但令人惊奇的是,虽然食物一点儿也没有进入胃腔中,但是在对动物“假饲”时,从狗的胃漏中却流出了许多的胃液,胃液纯净毫无任何其他的物质混杂在其中。这对于利用纯净胃液研究对食物的消化是极为方便的,他随时都可以取得纯净的胃液。

“假饲”的实验也表明,胃液的分泌不是食物直接刺激胃产生的,而是食物刺激了动物的口腔味觉神经,食物的味道传到了大脑,由大脑发出的信息告诉“食物来到了”,命令胃分泌胃液做好消化的准备工作。甚至当动物看到食物,尚未吃食物时,就有胃液从胃中分泌出来了。巴甫洛夫称这种胃液的分泌为心理性分泌。巴甫洛夫的“假饲”实验方法解决了消化生理研究方面的许多重大问题。

狗,作为实验材料为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巴甫洛夫对狗做出的贡献非常感激。此后,巴甫洛夫利用狗开创了研究大脑皮质机能活动的新方法——条件反射的方法,创立了具有无比重大意义的条件反射学说,揭示了大脑皮质进行活动的基本规律。狗,成了巴甫洛夫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实验动物。

1924年秋季的一天,一场罕见的暴雨把巴甫洛夫的实验室淹了。焦急的巴甫洛夫赶到实验室时,看到实验笼子里养着的狗惊恐万状,处于极度的精神紧张状态,挣扎在水中声嘶力竭地狂吠不止。得救以后的狗有许多都出现了病态的反应,连与它们朝夕相处的巴甫洛夫也不认识了,过去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也消失了。巴甫洛夫为此极为痛心。但是,极具研究头脑的巴甫洛夫从这一偶然的事故中又得出了重大的新发现。他认为狗大脑皮质活动失常表现出的病态,是暴雨洪水的过度强烈刺激损害了狗的中枢神经的结果。

不久,巴甫洛夫自己又设计了一次类似洪水惊吓一样的强烈刺激实验,发现又一次使狗患了神经官能症。为此,巴甫洛夫提出了精神病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巴甫洛夫几乎天天与狗打交道、天天用狗做实验,狗,成了巴甫洛夫最好的朋友。巴甫洛夫关心狗、热爱狗,甚至胜过关心自己。

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以后的几年,是俄国经济最为困难的时期,也是巴甫洛夫一生中进行科学研究最为困难的时期。实验室内经常停电使实验研究中断;人们的食物极为紧张,反映当时俄国现状的电影中曾经有一句著名的话——“面包会有的”,就是那时食品极端短缺的真实写照。当时巴甫洛夫实验室内的许多狗都被饿死了,为此巴甫洛夫极为痛心焦急。政府决定要给巴甫洛夫两个院士的生活口粮。巴甫洛夫说:“大家都挨饿,我不愿意成为一个例外。”他谢绝了政府给他个人的生活配给。但是他却急切地对高尔基说:“我需要狗,我需要狗!”政府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对巴甫洛夫的实验研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巴甫洛夫几乎在一生的研究中都在与狗打交道。他需要在狗身上做实验、做手术,夜以继日地守护在狗的身边,密切观察注视着狗的各方面变化。狗,为巴甫洛夫的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狗,成为巴甫洛夫做实验研究的重要助手。狗,成为巴甫洛夫科学研究生活的亲密朋友!

有一次在实验研究过程中,一条狗总是不好好地配合,乱叫乱动个不停,气得巴甫洛夫没有办法,在一时的不冷静情绪下就用毛巾抽打了狗几下。当实验进行完后,巴甫洛夫为此很内疚,极为后悔地多次对自己的同事们说,自己在愤怒之下打狗是不对的,尤其是在实验前实在是不应该打狗的,这样会破坏实验效果的。真挚的言语中充满了对心爱的实验动物——狗的疼爱,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竟然对自己的实验动物表示出内心的歉意!

在1929年巴甫洛夫整整80寿辰的时候,政府在彼得堡附近的一个小村庄为他建立了生物研究站,饲养了许许多多的大小动物,其中就有很多的狗,专门用于科学实验研究。进入耄耋之年的巴甫洛夫,为他心爱的朋友——狗立了一块纪念碑,衷心感谢狗对科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