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疗设备维修的经济管理

医疗设备维修的经济管理

时间:2022-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作医疗设备修理决策时,还应注意以下情况。尽管如此,在设备平均寿命期限内,进行适度的维修工作,往往在经济上是合理的。这正是修理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经济前提。

二、医疗设备维修的经济管理

1.医疗设备维修概述 所谓设备修理就是恢复设备在使用中局部丧失功能的过程。其目的是消除医疗设备的经常性的有形磨损和排除运行中遇到的各种故障,以保证设备在其寿命期内保持必要的性能(如生产能力,效率、精度等),发挥正常的效用。按其经济内容来讲,这种必要的维修工作可分为日常维护、小修理、中修理和大修理等几种形式。

在作医疗设备修理决策时,还应注意以下情况。尽管要求修理过的设备达到出厂水平,但实践上修理过的设备不论从生产率精确度、速度等方面,还是从使用中的技术故障频率、有效运行时间等方面,都比用同类型的新设备逊色,其综合质量会有某种程度的降低,这是客观现实(见图6-3)。

img113

图6-3 大修理后设备综合质量劣化图

图中A点表示新设备的标准性能。事实上,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其性能是沿AB1线所示的趋势下降的,如不及时修理仍继续使用,寿命一定很短,如果在B1点所对应的时刻上,进行第一次修理,设备的性能可能恢复到B点上。自B点起进行第二个周期的使用,其性能又继续劣化,当降至C1点时,又进行第二次的修理,其性能可能恢复至C点。这样再一次大修理后的性能又可能恢复到相当程度,一经使用又会下降,最终至G点,这时设备在技术上已不存在再进行修理的可能性了。我们把图中A、B、C、D、E、F各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一条曲线,这条线就反映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综合质量劣化趋势,从这条曲线所呈现的现象也可以看出,设备的修理并非是无止境的。

尽管如此,在设备平均寿命期限内,进行适度的维修工作,往往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因为修理能够利用原有设备中保留下来的零部件,这部分比重越大,修理工作就越具有合理性。这正是修理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经济前提。

但是,这个前提是有条件的,如果设备长期无止境的修理,一方面维修中所能利用的被保留下来的零部件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大修理所需的费用越来越高,大修理经济上的优越性就可能不复存在了。这时,设备的整体更新将取而代之。

2.医疗设备修理的经济评价

(1)修理的经济界限 从以上分析可见,如果某次修理费用超过同种设备的重置价值,十分明显,这样的大修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我们把这一标准看做是修理在经济上具有合理性的起码条件,或称最低经济界限。即:

Kr≤Kn-VL

式中:Kr——该次修理费用;

   Kn——同种设备的重置价值(即同一种医疗设备在修理时的市场价格);

   VL——旧设备被替换时的残值。

符合这个条件的医疗设备修理是必要的,但还不够充分,充分的条件是在任何情况下,单位产品成本都不超过用相同新设备生产的单位产品成本。所以,这里引出另一个条件,即如果用修过的旧设备的使用成本高于采用相同用途的新设备使用成本,则这种修理是不经济的。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第二种经济界限的条件更加显得重要。第二种经济界限的条件用下式表示:

img114

式中:Cz0——修理后的医疗设备的使用成本;

   Czn——具有相同用途的新设备的使用成本。

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许多医疗设备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对迅速发生无形磨损的医疗设备来说,很可能是用现代化的新设备的成本更低,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满足第一个条件,即修理费用没有超过新设备的重置价值,但是这种修理从经济的角度也是不合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