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粪便常规能看出来化脓性肠炎吗

粪便常规能看出来化脓性肠炎吗

时间:2022-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假膜性肠炎是难辨梭菌外毒素所致的结肠和小肠黏膜急性坏死炎症,并在坏死的黏膜上形成假膜。假膜性肠炎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升高趋势,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如中毒性巨结肠、肠梗阻、肠穿孔等,死亡率可达16%~25%。1971年,Larson等提出假膜性肠炎的主要致病菌是难辨梭菌的毒性株。有人将水样腹泻、发热、腹部绞痛和白细胞计数升高称为假膜性肠炎的四联征。

第一节 假膜性肠炎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细菌库,细菌种群在500种以上,其中许多是条件致病菌。正常状态下,肠道菌群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微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成为宿主肠道屏障的一个组成部分(生物屏障)。在这个微生态环境里,不同种属的细菌共生,各得其所,细菌和宿主之间也相安无事。当因某种感染性疾病使用抗生素或外科(尤其是腹部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过长,有可能打破这种平衡,即引起肠道菌群紊乱。此时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对应用抗生素敏感的菌群被大量杀灭或抑制,而非敏感菌群(如真菌)则失去制约而大量繁殖,引起腹泻或肠炎;二是菌群紊乱、肠黏膜屏障削弱的情况下,某些外来细菌或过路细菌(如难辨梭菌)得以乘虚而入,在肠道定植并大量繁殖生长,成为优势菌群,引起腹泻或肠炎。

假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enteritis)是难辨梭菌外毒素所致的结肠小肠黏膜急性坏死炎症,并在坏死的黏膜上形成假膜。假膜性肠炎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升高趋势,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如中毒性巨结肠、肠梗阻、肠穿孔等,死亡率可达16%~25%。

1971年,Larson等提出假膜性肠炎的主要致病菌是难辨梭菌的毒性株。其根据是在大便或病变部位可以分离出该菌,并证实该毒株产生两种毒素:细胞毒素和致死毒素。前者能引起特异性细胞病理效应和肠黏膜坏死;后者则引起严重的全身反应,如高热和中毒休克。

一、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较急,一般在手术后和应用广谱抗生素期间或停药10~30d内发生。腹泻是首先出现且最突出的症状,病情轻者,粪便稀薄如米汤样、蛋花样或稀水样,不带血或黏液,不伴全身症状,因此易被医师误认为手术后饮食不洁或不当引起。严重病例可有大量水样腹泻,每日可达数十次,量可达4000~5000ml或更多,迅速出现失水、酸中毒休克、发热38~40℃、呕吐、腹痛、腹胀,腹部可有压痛和反跳痛。严重患者可有血便、结肠中毒性扩张、穿孔和中毒性休克。有人将水样腹泻、发热、腹部绞痛和白细胞计数升高称为假膜性肠炎的四联征。

二、诊断

早期诊断很重要,因为预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诊断的迟早,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凡在应用抗生素的过程或停用抗生素的3周内患者出现腹泻,粪便呈水样即应考虑本病的可能。确诊有赖于病原学和组织学检查。

1.连续粪便涂片革兰染色 发现革兰阴性杆菌逐步减少而革兰阳性杆菌和球菌增多,可初步作出诊断。正常人的杆、球菌之比为3.5~5∶1,本病可为1∶1或倒置。

2.粪便培养 至少送两份粪便,将粪便标本接种于含头孢霉噻吩、环丝氨酸、果糖和蛋黄琼脂的平板上,在厌氧箱中经37℃培养24~48h后取菌落进行图像分析,可显示脂肪图像,再经生化检验鉴定。

3.细胞毒素试验 粪便过滤液对组织培养细胞(HeLa)有特异性细胞病理效应,这种效应可被污染的梭状芽胞杆菌抗毒素中和。

4.结肠镜与钡剂灌肠检查 结肠镜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典型的假膜性肠炎表现为受累肠黏膜充血,水肿或正常有跳跃式黄白斑片样渗出物附着,可融合成片状假膜。病变早期可见充血水肿的肠黏膜上有点状小黄斑或溃疡。

钡剂灌肠和CT扫描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可见结肠黏膜上有斑块状阴影,CT显示弥漫性结肠壁增厚现象。

三、预防

严格掌握抗生素的应用指征,尤其是口服广谱抗生素,严格控制预防性用药特别是滥用。如果在治疗中出现腹泻,均应实施粪便培养。

四、治疗

最重要的是停用抗生素,如果不能停用,则尽量改用窄谱抗生素。

(1)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对可疑病例要及时停用抗生素,轻者停药后可自愈。

(2)对重症患者应加强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血容量、蛋白制剂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

(3)病因治疗应选择针对难辨梭菌的有效药物:万古霉素、甲硝唑。

(4)恢复正常菌群选择干酵母片、乳酸菌素、促菌生口服。乳酸杆菌是肠道菌群的一部分,可使环境pH降低,具有氧化还原能力。由于它能与其他细菌竞争能源而对机体有保护作用,某些乳酸杆菌在体外可抑制难辨梭菌。

(5)中药大黄或大承气汤能促进肠道运动减少毒素吸收,防止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直接发挥作用以保护上述重要器官的功能,并能对抗全身性炎症介质对机体的打击。

(6)其他治疗:也可用健康人粪便滤液保留灌肠,以引入正常菌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