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病毒的感染方式与类型

病毒的感染方式与类型

时间:2022-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垂直传播 是指病毒由母体传给胎儿的传播方式。通过胎盘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通过产道传播,如疱疹病毒1、2型等。隐性感染虽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可使机体产生免疫力。有些隐性感染可成为病毒携带者,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有些病毒性感染潜伏期和病程较短,发病急,病情重,引起急性感染。

一、病毒的感染方式与类型

(一)感染方式与途径

1.水平传播 是指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包括呼吸道传播,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消化道传播,如脊髓灰质炎病毒、轮状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等;媒介昆虫叮咬传播,如乙型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等;动物咬伤传播,如狂犬病毒;生殖道传播,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特定条件下(注射、输血、拔牙、手术、器官移植等),病毒可经血液传播,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

2.垂直传播 是指病毒由母体传给胎儿的传播方式。通过胎盘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通过产道传播,如疱疹病毒1、2型等。

(二)感染类型

1.隐性感染 病毒进入机体后,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又称为亚临床感染。隐性感染虽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可使机体产生免疫力。有些隐性感染可成为病毒携带者,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2.显性感染 显性感染是指病毒在细胞内大量增殖,造成细胞损伤,引起明显临床症状。感染可以是局部的,也可是全身的。有些病毒性感染潜伏期和病程较短,发病急,病情重,引起急性感染。例如流行性感冒、甲型肝炎、麻疹、腮腺炎、脊髓灰质炎等。有些病毒持续存在于宿主体内(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使机体长期携带病毒成为重要的传染源,但不一定持续出现症状,引起持续性感染。

这种持续性感染是病毒感染的一种重要类型。按病程可分为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慢病毒感染三种。

1)慢性感染: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未完全清除,可持续存在血液或组织液中,并不断排出体外,症状时有时无。如慢性乙型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等。

2)潜伏感染:隐性或显性感染后,病毒基因存在于宿主的组织或细胞中,但并不能产生有感染性的病毒体,在某些条件下,病毒被激活而急性发作。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等。

3)慢发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后潜伏期长,达数年或数十年之久,可发生某些进行性疾病,机体可无症状,也不排病毒,但一旦出现症状多表现为进行性过程,预后不良。如麻疹病毒急性感染恢复后,经若干年后可出现亚急性硬化性脑炎(SSP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