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斜疝

时间:2022-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凡腹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内环沿腹股沟管下降,至外环脱出者称为腹股沟斜疝。腹股沟斜疝为各种疝中最常见者,可发生于婴幼儿到老年的各种年龄,男性多于女性,右侧多于左侧,也可见于双侧。1.先天性腹股沟斜疝 与胚胎发育有关。如果腹膜鞘突未闭锁或闭锁不全,则可能形成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的疝囊。2.后天性腹股沟斜疝 与腹股沟部位的解剖缺陷有关。正常情况下,腹横筋膜和腹横肌的收缩可使腹股沟内环关闭,从而阻止斜疝的形成。

第二节 腹股沟斜疝

【概述】

凡腹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内环沿腹股沟管下降,至外环脱出者称为腹股沟斜疝。较久较大的斜疝,腹内脏器可降入阴囊内如拳头大或儿头大。腹股沟斜疝为各种疝中最常见者,可发生于婴幼儿到老年的各种年龄,男性多于女性,右侧多于左侧,也可见于双侧。

腹股沟斜疝又分为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和后天性腹股沟斜疝2种。

1.先天性腹股沟斜疝 与胚胎发育有关。人类胚胎期,睾丸从腰椎旁逐渐下降,同时带动部分腹膜、腹横筋膜及腹部肌肉经过腹股沟管逐渐下移,形成阴囊。在睾丸下降过程中,腹膜形成一个腹膜鞘突。当睾丸下降完成后,腹膜鞘突自行闭锁。如果腹膜鞘突未闭锁或闭锁不全,则可能形成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的疝囊。

2.后天性腹股沟斜疝 与腹股沟部位的解剖缺陷有关。正常情况下,腹横筋膜和腹横肌的收缩可使腹股沟内环关闭,从而阻止斜疝的形成。如果腹横筋膜或腹横肌发育不全,再加上腹内压力增高(如劳动、排便、排尿、腹水、啼哭等)因素的出现,可促使深处的腹膜向外突出形成疝囊,肠管等组织也随之进入疝囊,形成后天性腹股沟斜疝。

【临床表现】

1.腹股沟部肿块 站立或咳嗽时腹股沟外环或阴囊部出现椭圆形肿块,平卧或用手挤压后,肿块可缩小或消失。但难复性疝平卧时肿块不消失。肿块突出时有下坠或轻度酸胀感。

2.腹痛及消化道症状 平时可用手挤压缩小的腹股沟部肿块,发生局部疼痛和中上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肛门不能排气,则为疝内容物嵌顿,如时间较久,疝囊内腹腔脏器如小肠等血液循环障碍,则为绞窄性疝。

3.体征 用手指触探外环,较健侧外环增大,压迫内环嘱患者咳嗽,可阻止腹内容物脱出并有冲动感。听诊肿块处多可听见肠鸣音。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有典型临床表现者即可诊断为腹股沟斜疝。

2.鉴别诊断 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睾丸鞘膜积液 肿块透光试验阳性是本病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此外,肿块有一清楚界限,其上极不与外环处相接。睾丸如被鞘膜积液包裹则不易扪及。肿块不能回纳,亦无可复性病史。如腹膜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形成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时,虽肿块亦有可复性特征,但可用透光试验作鉴别。

(2)子宫圆韧带囊肿 肿块位于腹股沟管,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囊性感,边界清楚,张力高,其上端不伸入腹腔,一般不易与疝混淆。

(3)精索囊肿或睾丸下降不全 肿块位于腹股沟管或精索睾丸行径,边界清晰。前者有囊性感,张力高,阴囊内可扪到同侧睾丸,后者质坚韧,为实质感,阴囊内同侧睾丸缺如。

【治疗】

1.原则 以手术治疗为妥。

(1)可复性疝 争取早期手术。

(2)难复性疝 择期手术。

(3)嵌顿性或绞窄性疝 急诊手术;嵌顿性疝入院后自行松解,应严密观察,确诊无肠坏死后可择期手术,但如有腹痛,疑有肠坏死者应急症手术。

(4)1岁以下婴儿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 可用疝带保守治疗。

2.手术方法

(1)疝囊高位结扎及囊颈切断术 适用于小儿。

(2)疝囊高位结扎、囊颈切断加Ferguson法修补(精索不移位) 适用于青少年疝囊不大者。

(3)疝囊高位结扎、囊颈切断加Bassini法修补(修补后壁,精索移位于腹外斜肌腱膜之下) 适用于成人较大的斜疝。

(4)疝囊高位结扎、囊颈切断加Halsted法修补(精索移位至皮下组织) 加强腹股沟管后壁重建。适用于复发性巨大的斜疝。

(5)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用补片替代缝合重叠组织,不增加周围组织张力,并刺激成纤维细胞进入补片,术后复发率低,手术创伤小,疼痛轻,适合复发患者及老年人。

(6)腹腔镜行疝修补术(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