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巴尔特符号学原理

巴尔特符号学原理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巴尔特在进行文学研究的同时,也高度关注社会文化现象中的各种意指系统,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学思想。在此基础上,第六章旨在考察巴尔特符号学思想的高度与限度。这一章从符号学、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等领域分别展开,从学界的接受和反映中提炼巴尔特符号学思想的学术价值和深远影响,同时也客观地指出其思想的局限性,分析其成因,并尝试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主要内容_符号·文学·文化:罗兰·巴尔特符号学思想研究

基于对巴尔特思想自身的特点和本文的研究目的的考虑,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巴尔特符号学思想研究的选题动因分析、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和本文的研究思路介绍等内容。

正文又分为六个章节,分别研究巴尔特符号学思想的溯源、理论构建和文学、文化批评实践,并且客观地分析其影响和局限性。

第一章是巴尔特符号学思想的溯源研究,通过简要介绍巴尔特的生平和学术历程,挖掘巴尔特符号学思想与欧洲大陆的现代语言学研究,尤其是与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思想和叶尔姆斯列夫(Louis Hjelmslev)的语符学思想之间的传承关系,重现巴尔特与同时代的学者,特别是与其周围的学术团体成员之间在思想上的相互影响。在现实生活和理论背景的双重层面上,重构巴尔特符号学思想得以生发的学术背景,从学术背景和学理传承上为巴尔特符号学思想研究做好铺垫。

第二章是关于巴尔特符号学思想的理论构建研究,这一部分主要分为符号内部的构成要素理论、符号内部的多维层次理论、符号集合的两层面理论和符号集合的两向度理论四个方面。这四个部分共同作用,不仅构成了巴尔特符号学思想的理论部分,而且为现代符号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部分的研究旨在说明巴尔特通过将符号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符号学的基本理论要素,展示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经历了从语言学思想到符号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不过,这个过程也体现在巴尔特的文学研究中,表现为巴尔特早期在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对文学形式的思考,而后期则是在符号学理论下对文学意义问题的研究,并由此衍生出对文学系统中其他要素的再思考。这两个阶段的文学研究一脉相承,本文将分别在第三、四章中对它们进行研究。

第三章是巴尔特语言符号学视角下的“写作”观研究,巴尔特主要围绕《写作的零度》、《不及物写作》和《作家与作者》(“Authors and Writers”)等作品,在语言学视角下提出了“写作”观。当时,巴尔特尚处于对现代语言学思想的接受阶段,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符号学观点和理论,但显然,他已深谙语言学研究和文学研究的天然相通之处,并借助于语言学理论展开了别具一格的文学形式问题研究,对于传统文学研究中“轻形式而重内容”的做法予以纠正。巴尔特的“写作”研究,深受现代语言学思想的影响,比如“零度写作”中的“零度”思想、“不及物写作”中的“不及物”概念,都源自于现代语言学思想。随着巴尔特“写作”研究的深入和符号学思想的发展,巴尔特逐渐开始关注文学的意义问题,并从中发展出一种文学符号学的研究范式。

第四章是巴尔特符号学视角下的文学思想研究,这一部分以《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S/Z》和《作者之死》等作品为研究对象,辅之以《批评与真实》、《从作品到文本》(From Work to Text)、《文之悦》、《罗兰·巴尔特自述》和《恋人絮语》等文本,旨在分别厘清巴尔特的“叙事”观、“文本”观和“作者”观等文学思想,挖掘它们与巴尔特的符号学研究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形成较为完整的巴尔特文学符号学思想研究。不过,巴尔特在进行文学研究的同时,也高度关注社会文化现象中的各种意指系统,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学思想。

第五章是巴尔特符号学视角下的文化思想研究,主要依据《神话集》《流行体系》《符号帝国》等作品,探索巴尔特在符号学视角下展开的各种文化研究,主要包括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和日本文化研究。本章将逐一剖析这些文化研究与巴尔特符号学思想之间的密切关系,构建巴尔特的文化符号学思想,并比较它们与巴尔特的文学符号学研究之间的异同之处。

第二章的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构建研究和第三、四、五章中巴尔特语言学、符号学视角下的批评实践研究(含语言学视角下的“写作”研究、符号学视角下的文学研究和符号学视角下的文化研究)相辅相成,较为完整地构成了巴尔特符号学思想研究的本体部分。在此基础上,第六章旨在考察巴尔特符号学思想的高度与限度。这一章从符号学、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等领域分别展开,从学界的接受和反映中提炼巴尔特符号学思想的学术价值和深远影响,同时也客观地指出其思想的局限性,分析其成因,并尝试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结语部分简要回顾本文所进行的巴尔特符号学思想研究,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探讨本研究可能产生的学术影响和意义,并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