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科护理的道德规范

专科护理的道德规范

时间:2023-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专科护理的专业性强,加之新技术、新手术的开展,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等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应的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专科护理人才,很难完成护理工作。入院后,新生儿病房的护士除进行内科治疗和护理外,还能根据患儿烫伤的程度和创面情况做换药处理,促进创面愈合,改变过去请外科会诊的状况,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

二、专科护理的道德规范

(一)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由于专科护理的专业性强,加之新技术、新手术的开展,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等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应的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专科护理人才,很难完成护理工作。因此,专科护士首先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1)努力学习本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做到详细了解、熟练掌握、认真巩固、不断更新,这是完成本专业护理工作的基础。例如在开展心脏介入治疗和体外循环下行复杂心脏直视手术时,在没有专科护士的情况下,医生经常担心护理水平跟不上,完不成护理任务,护士们在缺乏专科护理知识的情况下每次配合医生工作也都面临很大压力,如临大敌,无法保证治疗质量。而在进行健康教育过程中,护士如果医学知识不扎实,专业技术知识肤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健康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内容空洞、贫乏,护患之间难以产生信任感,无法满足患者需要。

(2)努力学习与本专科疾病相关的其他专业护理知识,实现一专多能,综合运用各专科知识,解决护理问题。一例新生儿患硬肿症,入院前由于体温不升,家长在保暖时不慎将其烫伤。入院后,新生儿病房的护士除进行内科治疗和护理外,还能根据患儿烫伤的程度和创面情况做换药处理,促进创面愈合,改变过去请外科会诊的状况,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

(3)努力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新的医学模式对疾病的治疗及指导意义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要求护士的知识面更广,不仅要掌握医学、护理学知识,还要掌握心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在护理实践中,专科护士将承担多种角色,包括临床专家、教育者、咨询者、研究者、管理者、合作者等,承担这些角色仅有护理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应将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尤其是将心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知识穿插在护理工作中。

(二)培养专业精神,潜心专业研究

高度负责的专业精神是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也是维护患者生命,促进患者健康的重要条件。

第一,要有对专业负责的态度,比如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专业技能,严格遵守专业规范,潜心进行专业研究,积极推动专业发展等。

第二,要有对患者负责的态度,尊重患者,热爱患者生命,深刻体会生命的神圣性,尤其要具有献身精神。在某些科室,例如传染科,医务人员被传染的可能性极大,有些护士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抢救患者,没有高度的献身精神是难以做到的。

第三,要有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护理是因社会的需求才存在的”。护士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对社会也有其应负的责任。专科护士的专业知识有助于他们深入科学地开展健康教育和社区保健服务,促进及改善公众的健康状况。护士应有服务社会的专业精神,并在关键时刻不畏艰险,勇敢地奔赴灾害现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三)平等善待患者,尊重患者权利

首先,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平等对待患者,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对于某些特殊科室,如精神科、传染病科等更要注重患者人格,避免嘲笑或愚弄患者。

其次,要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将患者视为独立的个体,尊重其价值、风俗习惯及精神信念,注重与患者的情感交流和精神照护。

最后,护士还要尊重患者的权利,正确对待患者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努力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对于不合理的要求要耐心细致地进行解释、开导,得到患者的理解。

例如,手外科收治一位吸毒自残小指的患者,男,24岁。入院后,大家议论纷纷:这种人就不应该给他治。但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还必须给他做手术,并且入院观察。当时,大家像躲瘟疫一样躲着他,为他治疗时小心翼翼,更不用说与他交谈了。因为他是吸毒者,医护人员把注射器都上了锁,将全麻药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根据惯例,手外科术后患者主诉伤口疼痛时,可连续注射三天哌替啶(杜冷丁)。但医护人员对他还是顾虑重重:不注射吧,看到他疼痛难忍的样子,的确很同情;注射止痛针,不是一针两针能解决问题,还有可能引起他的毒瘾,虽然他一再强调他已戒毒,并且以自残发毒誓,但医护人员还是不相信他。面对这样的患者,医护人员怎样做才合适呢?无论患者的社会地位、种族、党派,甚至是否是囚犯等,在护士的眼中都是患者,要求对患者平等、人道地护理。

(四)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由于专科护理具有合作性强的特点,因此,护士应注重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

(1)要注重与其他专业科室医护人员的合作。在现实的护理工作中,有时会出现如下情况,即由于受传统的分科管理的影响,各专科之间互不联系,横向间缺乏交流。因而,患者一旦住进某一科室,如再遇其他专科的情况,就很难同时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专科的护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要加强培训,尽可能掌握更多的其他专业科室的护理知识,但这样所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因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不同科室护士之间的合作,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符合患者疾病护理需要的照护。

(2)要注重与医生的合作。对患者的抢救、治疗能否获得成功,与专科护士的专业水平、积极配合有着密切关系。例如急诊科护士如果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心肺复苏术等技术,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可以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因此,专科护士应乐于合作并善于合作,通过合作提高护理质量,维护患者生命健康。

患者周某,男,76岁,工人。因患结肠癌在某医院住院手术治疗,术中因血压低需用多巴胺维持,医生开出医嘱,要求从硬膜外管输入多巴胺,护士虽然知道药典中没有多巴胺硬膜注入的使用说明,但她认为自己必须忠实地执行医嘱,否则,会使医生感到护士不尊重和信任自己,影响医护关系。因此,护士便遵照医嘱从硬膜外管输入多巴胺,当输入30ml时血压回升,2小时后血压平稳。护士在术后护理时,无意中让家属得知这个事情,虽然后来经有关专家会诊一致认为,从硬膜外管注入多巴胺,对患者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反应。但家属认为是医疗事故,医患之间产生纠纷。对于此事,医护之间产生分歧。医生认为既然不会造成不良后果,就不需要告诉患者及其家属,以避免医患纠纷;护士认为既然不会造成不良后果,让患者知道这个信息也就没有什么不妥。你认为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