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时间:2022-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病人的病情、痰量、痰黏稠度及痰培养结果决定雾化吸入的次数,每次15~20min,避免雾化时间过长导致肺不张、血氧分压下降等不良反应。气管切开护理盘每日更换且需高压灭菌,吸引装置每日更换、清洗、消毒。操作前向病人解释气管切开的目的、意义及存在的不适感,耐心解释气管切开后不能说话的原因。气管切开术后给予写字板或认字板,便于其交流。

一、气管切开的适应证

1.面、颈部烧伤后水肿严重者,为防止水肿组织压迫气管引起窒息,可预防性地行气管切开。

2.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病人,需要改善通气功能保证气道通畅。

3.肺功能衰竭,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

4.呼吸道梗阻的病人。

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一)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的观察 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出血的观察 严密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渗血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

3.气管套管的观察 观察有无痰痂或异物堵塞,有无脱落以及气囊有无漏气。

4.分泌物的观察 观察分泌物的颜色、量、性质,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及时留痰培养,控制感染。

5.各管道的观察 保证输液管和尿管的通畅,以排除其他因素造成的呼吸困难。

6.并发症的观察 观察有无皮下气肿、纵隔气肿、气胸,有无软组织、气管黏膜、切口的出血,有无切口感染、肺炎及发生呛食等。

(二)保持气道通畅

1.及时有效吸痰 当病人咳嗽有痰、呼吸困难、听诊有啰音、SaO2下降时及时给予吸痰。放入吸痰管时不带负压,至一定深度后再吸引外移,并捻搓吸痰管,轻轻左右旋转。一般将吸痰管插至气管隆突处,通过刺激咳嗽将分泌物和脱落的黏膜咳入大气管后彻底吸引,尤其伤后2~3d,坏死黏膜开始脱落,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有助于将坏死黏膜咳出。每次吸痰时间为15~20s,连续吸痰至少间隔3~5min。对于分泌物多、呼吸功能差、低氧血症严重者,应缩短吸痰时间,并予高浓度吸氧交替进行。

2.气管内冲洗 当气道内分泌物黏稠或呼吸道内有坏死黏膜形成时,单纯的吸痰往往不能使呼吸道通畅,此时必须进行气管内冲洗。操作时须两个人合作,其中一人用取下针头的无菌注射器直接向气管内注入0.45%氯化钠注射液5~10ml,另一人在冲洗完毕、病人呛咳时进行吸痰,数分钟重复一次,连续2~3次,每次冲洗动作要迅速,密切观察病情,避免引起发绀等缺氧表现象。

3.金属内套管清洗消毒 如使用金属材质的气管套管,气管内套管每4小时消毒1次;可采用煮沸法,即将气管内套管取出洗净后用清水煮沸30min,晾干后使用;取出内套管时间不宜超过30min,应准备另一套大小完全相同的气管套管备用。

4.翻身叩背 按雾化吸入→翻身叩背→吸痰或咳嗽的顺序进行护理。尤其是使用翻身床的病人俯卧后及仰卧前要及时叩背,利于排痰。

(三)保持气道湿润

1.病室温湿度适宜,维持温度21~25℃,湿度75%以上。

2.气管内滴药法。用0.45%生理盐水作为湿化液,用注射器取3~5ml,取下针头(避免针头落入气管内),在吸气末将湿化液沿套管内壁缓慢注入,或用微量泵、输液泵持续泵入。

3.超声雾化吸入法。根据病人的病情、痰量、痰黏稠度及痰培养结果决定雾化吸入的次数,每次15~20min,避免雾化时间过长导致肺不张、血氧分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4.使用人工呼吸滤器,如无此产品,则可用0.45%盐水浸湿的双层纱布覆盖在套管口,也会起到湿化的效果。

(四)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通风。病房地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每日3~4次;严格控制探视人员。

2.病人半卧位,头部抬高30°左右。鼻饲时头部应抬高30°~45°并至少保持1h,以免误吸。

3.床旁准备专用的气管切开护理盘及吸引装置。气管切开护理盘每日更换且需高压灭菌,吸引装置每日更换、清洗、消毒。

4.选用一次性的治疗材料,如气管插管、注射器、吸痰管等,避免交叉感染。吸痰管在口、鼻腔使用后不可在气管内使用。

5.及时更换气管喉垫,污染后随时更换;及时更换套管的固定带,松紧适宜。更换时动作轻柔,严格无菌操作技术。

6.保持气管套管口清洁,及时用无菌棉签或棉球清洁。并加强气管切开周围创面的护理。

(五)心理护理

操作前向病人解释气管切开的目的、意义及存在的不适感,耐心解释气管切开后不能说话的原因。气管切开术后给予写字板或认字板,便于其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