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皮肤及组织移植的机制和临床应用

皮肤及组织移植的机制和临床应用

时间:2022-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将个体的组织以手术或其他途径移植到自体体内或另一个体的某一部位的方法,称为组织移植,是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的重要手段。被移植的组织叫作移植物;提供移植物的个体称为供者,而接受移植物的个体称为受者。各类组织移植存活后,其转归亦各不相同。皮肤及其他组织移植在烧伤整形外科临床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各类创面的修复重建及先天性畸形的整复。

将个体的组织以手术或其他途径移植到自体体内或另一个体的某一部位的方法,称为组织移植,是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的重要手段。被移植的组织叫作移植物;提供移植物的个体称为供者,而接受移植物的个体称为受者。同理,提供移植物的部位或区域称为供区,而接受移植物的部位或区域称为受区。

根据不同的角度,组织移植可有多种分类方法。从遗传免疫方面,可分为同种异体移植和异种移植;从移植方法方面,可分为游离移植、带蒂移植、吻合移植和注射移植;从组织学方面,可分为细胞移植、皮肤移植、黏膜移植、脂肪移植、筋膜移植、软骨移植、骨移植、肌腱移植、肌肉移植、神经移植、血管移植、复合组织移植等;按移植部位分,可分为原位移植、邻位移植和异体移植等。

各类组织移植后,存活的机制不完全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移植物本身无血管存在,移植后仍无血管形成,依靠受区的组织液供给养分而存活,如软骨移植物;②有些移植物在移植后2~3d内主要通过受区基底的血浆或组织液得到营养,并排出代谢废物而生存,3~5d后受区基底出现血管芽再生,并逐渐长入移植物而完成血管再形成,使移植物原有的细胞存活,并保持原有的结构,如皮肤、筋膜和肌腱等移植物;③部分移植物移植后大部分细胞出现坏死,基质分解吸收,受区的细胞随血管长入,与移植物内残存的活细胞共同形成新组织,从组织学角度看,存活的移植物并不是原移植的组织,如骨移植物;④移植后原移植物坏死,由移植物内具有活力的细胞分化再生形成新组织,如肌肉组织;⑤部分移植物如神经组织,移植后仅部分成分如外膜存活,其他成分均坏死,由具有再生能力的近端组织的神经纤维沿膜管向远端生长、延伸而恢复功能。

各类组织移植存活后,其转归亦各不相同。多数移植物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如骨、软骨、真皮和脂肪移植物等;皮片移植后常有不同程度的收缩及色素改变;软骨移植后会有一定的吸收与变形。未成年患者的组织移植物存活后,在一定程度上可随机体同步增长,如皮肤、肌腱、软骨等。有的移植物保留了供区的组织特性,如移至面部的腹壁脂肪,随腹部脂肪增加而增大。有的移植物则可以化生为受区组织,如真皮修复跟腱后可转化为跟腱组织。

皮肤及其他组织移植在烧伤整形外科临床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各类创面的修复重建及先天性畸形的整复。移植物存活后可发挥各种作用,如皮肤、黏膜移植后,有覆盖、保护和成形的作用;骨和软骨移植后有支持、填充和塑形的作用;肌肉移植物则能传送力量、产生动作,从而恢复功能;此外,真皮、脂肪能够起到填充凹陷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