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肿瘤增殖病毒的临床应用

肿瘤增殖病毒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肿瘤细胞作用要有选择性,对正常细胞的不良反应少而轻。目前,头颈部肿瘤进入了Ⅲ期临床试验,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及结肠癌肝转移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胶质瘤、子宫颈癌及膀胱癌进入Ⅰ期临床试验。E3区在病毒释放、侵袭和减弱宿主对病毒的免疫反应方面有重要作用。这种病毒已在转移的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肠癌的临床前研究得到验证。G207治疗复发性胶质瘤时显示患者可耐受3×109PFU的病毒,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未引起脑炎。
肿瘤增殖病毒的临床应用_分子医学导论

四、肿瘤增殖病毒的临床应用

溶瘤选择性是病毒选择性感染、复制和裂解肿瘤细胞的能力,采用治疗系数(therapeutic index)来衡量,即产生抗癌效应的病毒滴度与对正常细胞产生毒性的病毒滴度之比。肿瘤细胞作用要有选择性,对正常细胞的不良反应少而轻。表16-1显示部分OV临床试验的情况。

(一)腺病毒

1996年进行ONYX-015的第一例临床试验,然后,15个临床中心对ONYX-015进行临床试验。目前,头颈部肿瘤进入了Ⅲ期临床试验,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及结肠癌肝转移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胶质瘤、子宫颈癌及膀胱癌进入Ⅰ期临床试验。给药方式从瘤内注射到腹腔内、肝动脉内,甚至静脉内注射。人体对ONYX-015有很好的耐受性,注射1×1011~1×1012 PFU的病毒没有明显的毒性。不良反应有流感样症状以及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等。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单用ONYX-015治疗37例患者,21%患者肿瘤缩小一半以上,证实肿瘤组织中病毒能选择性复制。ONYX-015联合5-FU治疗30例难治性头颈部肿瘤患者,19例(63%)患者肿瘤缩小一半以上,其中8例(27%)患者肿瘤完全消退,1例直径为10cm的肿瘤也完全消失了。在治疗6个月后的随访中,无1例复发,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放、化疗。未发现严重的毒副作用,亦无因毒性而限制剂量。但到Ⅲ期临床时,由于商业或其他原因而停止研究。

腺病毒突变体CV706,以PSA启动子控制E1A基因表达,病毒只能在PSA阳性细胞尤其是前列腺癌细胞进行特异性增殖。用CV706治疗复发性前列腺癌的临床Ⅰ期试验表明:不良反应有温和的皮疹、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数量下降,治疗1周后返回正常水平;肿瘤恶化程度下降30%~50%。目前CV706已进入Ⅱ期临床。在CV706的基础上,又研制了另一种腺病毒CV787,是用鼠Probasin启动子控制E1A基因,PSA启动子控制E1B基因,同时保留E3区。E3区在病毒释放、侵袭和减弱宿主对病毒的免疫反应方面有重要作用。临床前试验显示CV787在PSA阳性细胞内复制能力可同野生型病毒相比拟,但在PSA阴性的细胞中下降10000倍,目前正在进行Ⅰ/Ⅱ期临床试验。由于这种腺病毒的杀伤作用与细胞周期无关,所以对治疗前列腺癌这类生长缓慢的肿瘤有着特殊的应用前景(表16-1)。

表16-1 部分用于临床试验的增殖溶瘤病毒

img146

注:引自Mullen JT&Tanabe KK,Oncologist,2002

(二)单纯疱疹病毒

缺失TK的HSV突变株可在有丝分裂细胞中复制,具有肿瘤选择性,已有4种增殖性HSV改造后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1)最典型的突变株G207,它包含双基因突变,不仅缺失两个拷贝的神经致病性因子ICP34.5基因,而且将lacZ表达框插入ICP6基因中,这样病毒只能在RR酶丰富的细胞如肿瘤细胞内复制。由于保留该病毒的TK基因,可在病毒过量增殖时用更昔洛韦(ganciclovir)或阿昔洛韦(acyclovir)杀灭病毒。这种病毒已在转移的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肠癌的临床前研究得到验证。G207治疗复发性胶质瘤时显示患者可耐受3×109PFU的病毒,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未引起脑炎。目前G207正在进行临床Ⅱ期试验。

(2)HSV-1716突变株也是缺失ICP34.5的突变株,这种病毒基因产物阻断细胞PKR酶活性使蛋白合成持续进行。由于蛋白持续合成,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可持续产生高滴度的感染病毒。在苏格兰,ICP34.5突变株已应用于恶性胶质瘤的临床试验,治疗复发性胶质瘤显示患者可耐受1×105PFU的病毒,9d后在肿瘤细胞内仍有病毒复制。

(3)突变株缺失糖蛋白H(gH)的增殖型HSV,这种病毒(DISC)可感染和杀伤肿瘤细胞,由于缺失gH这一与病毒释放相关的蛋白质,病毒不能从细胞中释放,这种病毒保存了裂解细胞的能力,但不能穿过组织或肿瘤,不仅神经毒性减弱,肿瘤的杀伤性也下降。DISC病毒只能用于基因的运载体,例如转运细胞因子,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但不能裂解肿瘤。

(4)HSV NV1020突变体是HSV1型和2型的杂合体,该突变体在HSV1的TK基因缺失700bp;在L与S的连接区缺失15kb(包括ICP34.5基因)而用5.2kb的HSV-2DNA和一个HSV-1α4启动子控制TK基因的表达。目前NV1020作为疫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正在进行临床Ⅰ期试验。

(三)痘病毒

痘病毒最早作为疫苗治疗天花,最近发现它可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其机制为:①痘病毒能广泛感染哺乳动物细胞;能容纳大片段外源DNA;其免疫原性可增强宿主对肿瘤的免疫杀伤。②作为溶瘤病毒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类似于HSV1,Mastrangelo等将外源基因GM-CSF表达框插入到痘病毒的TK基因中,用这种病毒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目前正在进行临床Ⅰ/Ⅱ期试验。在最初接受治疗的7个患者中,2个患者完全应答,另5个部分应答,在注射病灶周围发现病毒复制和GM-CSF浸润。

(四)新城疫病毒

新城疫病毒(NDV)属禽类副黏病毒,有溶瘤特性但对人没有致病性。随后作为溶瘤试剂广泛用于人的抗肿瘤研究。最初的新城疫病毒株是73-T,1975年用于临床Ⅱ期试验,治疗术后三级黑素瘤晚期患者,其中55%生存期超过15年。用非重组方法分离克隆的一株弱化的新城疫病毒PV701,对人肿瘤有广泛的溶瘤性。在临床Ⅰ期试验中,PV701通过静脉注射治疗传统疗法失败的70个晚期实体瘤患者,结果发现2个患者出现部分应答,6个不同程度恶化的患者,肿瘤也消退。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疲倦;肺部或肝部肿瘤转移的患者分别有缺氧和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的表现,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

(五)呼肠孤病毒

野生型呼肠孤病毒能在许多类型的肿瘤细胞内增殖和裂解肿瘤细胞的能力,对人几乎没有致病性的无包膜的双链RNA病毒,患者的不良反应温和,感染部位局限于呼吸道和胃肠道。呼肠孤病毒通过对RAS的激活抑制PKR信号,以利于它在肿瘤细胞内复制。呼肠孤病毒在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实验中显示对高表达RAS的人胶质瘤、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胰腺癌都有很好的疗效。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以治疗各种实体瘤。

综上所述,增殖溶瘤病毒治疗肿瘤在临床上已取得了初步成功,许多治疗肿瘤的新方法在研究早期均有明显疗效,而临床试验结果往往令人失望。虽然可以肯定增殖病毒可使肿瘤萎缩甚至消失,但其最终对肿瘤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判断还需要更长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