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没有专业著作的扁鹊

没有专业著作的扁鹊

时间:2022-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扁鹊,是有完整记录可查的第一位医生。有说给虢太子治病是真,扁鹊是春秋早期的人物。他们曾经有过一个名扬天下的掌门人,叫扁鹊。春秋时代没有照相术,谁也不知道扁鹊的长相,也不需要查验证件。此时的扁鹊,年轻气盛,做事张扬。虽不是医学专业出身,司马迁距离扁鹊生活的时代并不遥远,把扁鹊描绘成半人半神的形象,真不太符合太史公一贯的风格。

说完了医学典籍,该来说说医生了。

先秦时代最有名气的医生应该是秦越人了。什么?你不认识,你一定知道他的另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扁鹊。不知道现在扁鹊见齐桓侯是不是还在中学的教材里。

扁鹊老人家是不是长这个模样,谁也不知道。反正古代医生多半被描绘成慈眉善目、鹤发童颜的样子。当医生要长得贼眉鼠眼,尖嘴猴腮,客源是很成问题的。

教材其实是最好的广告。你看鲁迅的故居——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在浙江绍兴保存下来的诸多古建筑里,其实并不出众。可进语文课本后,是个识字的人都知道,结果搞得现在游人如织,熙熙攘攘,财源广进。还不都是被教材的活广告给闹的。扁鹊,也因为中小学教材广告的大规模杀伤作用,深深地印入了几乎所有中国人的脑海中。  扁鹊,是有完整记录可查的第一位医生。

因为司马迁老人家在他的唯一一部学术著作——《史记》中,单独为扁鹊开辟了一个专栏。

作为中国二十四史的开篇之作,《史记》是中国历史,无论何时都不能回避的高峰。推翻司马迁老人家的文字,或是从他的文字里刨出点“草蛇灰线”,成为文科学者们乐此不疲的脑力体操。一辈子和司马迁较劲的也为数不少。CCTV-10里,河南大学的王立群老先生,应该是司马迁的超级粉丝

扁鹊,原名秦越人。不过他既不是秦国的,也不是越国的,而是齐国人。

古代名医大多长寿。那么我们的扁鹊老先生高寿几何啊?

嗯,不多,大概三百岁的样子。

可能么?当然不可能。但司马迁老人家的确是这么写的。

扁鹊给虢太子治病的时间在公元前655年左右;给赵简子治病,在公元前501年前后;给齐桓侯看病,在公元前385年到前357年之间。这不是活了将近三百岁吗?

要是把《战国策》里扁鹊见过的最后一个病人秦武公算上,大约在公元前309年,三百年只多不少。一个人显然活不了三百岁。

专家们就忙乎开了。有说给虢太子治病是真,扁鹊是春秋早期的人物。有说给赵简子治病确凿,他是春秋战国交界时的人物。也有说给齐桓侯、秦武公看病是真,是战国晚期的人物。大家都说自己有道理,完全回避别人提供的分析。

司马迁不知道自己把扁鹊写成了一个三百岁的妖怪吗?

能把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国君弄成一张表格的太史公,怎会不知道自己让扁鹊跨越了三百来年。

对此,医学专业人士的意见是:扁鹊并非一个人在战斗。

他们是一个门派,一个擅长脉象、针灸的内科学派。他们曾经有过一个名扬天下的掌门人,叫扁鹊。掌门人故去后,他的弟子仍然打着他的名号行医。既是广告,也是对前辈的尊重。春秋时代没有照相术,谁也不知道扁鹊的长相,也不需要查验证件。扁鹊学派经历三百年而不倒。扁鹊便成了司马迁笔下活过三百年的老妖。

司马迁在写书时注明一下,不就结了。干吗非把弟子们的功劳安在师傅扁鹊头上。更何况他注意到在不同地点医生的名字不一样,只有“在赵者名扁鹊”。

结论只有一个,司马迁是蓄意的,有预谋的。

他想干什么?想告诉大家神仙是咋样的么?非也。

二十四史中,汉书里面才首先出现方技列传,专门描写一些有“奇异”功能的人士。而在太史公的书里,装神弄鬼、赶山鞭木式人物,多半没啥地位的。司马迁在扁鹊传记的结语处,描述的“六不治”,不管是扁鹊说的,还是太史公本人的意见,明确表达了司马迁在神仙问题上的立场,那就是——不信!

那为何太史公还把扁鹊描绘成了一个有三百年道行的老妖怪呢?

还是从他写作史记的动机出发,做一次诛心之旅吧。

如果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老人家的政治教科书。《史记》就是司马迁老人家的政治宣言书。一个人甘愿忍受宫刑的屈辱,仅仅为修一本记录历史的流水账?你太小看司马迁了!他修的是自己的政治梦想。

政治,是男人永远的荷尔蒙!从这个意义上说,汉武帝如果不让司马迁写书,才是对他真正的阉割。

司马迁出身史官世家,并无执掌朝纲、号令天下的可能性。即使有机会走到行政中心,又恰逢中国历史上不世出的管理奇才——汉武帝。显而易见,司马迁这辈子都没机会把玩政治。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书写历史、打扮历史,来满足一下自己对政治的渴望。

《史记》中纯政治斗争的部分,作为历史书,必须遵循历史事实,司马迁即使想表达什么,也只能“草蛇灰线”式的暗喻,或者像赵氏孤儿一样,选择一种自己看好的说法。但对于医生、滑稽、货殖之类非主流角色,司马迁的笔触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自己内心深处对政治与人生的渴望。

扁鹊即是一例。

扁鹊在春秋战国时,肯定是流传很广的故事。司马迁在《史记》里选择了他心目中的三个扁鹊。

年轻的扁鹊:给虢太子治病的是年轻的扁鹊。此时的扁鹊,年轻气盛,做事张扬。对待瞧不起他的虢国中庶子,依然信心十足的自我推销。而他所诊断的“尸厥”更是真真实实的疑难杂症。他期望通过精湛的医术闻达于诸侯,步入上流社会。举手投足间,都是对未来的向往。

中年的扁鹊:给赵简子解梦的是中年的扁鹊,已经成为贵族的座上客。进入统治阶层,见识了当权者的钩心斗角,下手狠辣。扁鹊知道,混迹于此,自保之道不是出神入化的医术,而是坐对自己的屁股,学当大势的弄潮儿。所以,通过把脉,看出赵简子是装病,打算玩弄政治小把戏的时候,扁鹊并没有戳穿,反主动为赵简子圆谎。此时的扁鹊,老谋深算,进退自如。对政治形势的精准分析,帮他获得了一生最大的诊金收入——四万亩土地。

老年的扁鹊:时光流逝,进入生命尾声的扁鹊,不再留恋贵族宫廷的奢华。对于行将就木的老人,还是一生和疾病斗争的老人,神马都是浮云。扁鹊显然放弃了他在赵国的四万亩农家乐山庄,又开始周游列国。与年轻时流浪不同的是,扁鹊给贵族看病,时刻保持着安全距离。于是乎有了他见齐桓侯的经典一幕。

病入膏肓的诊断,除了是医学早期治疗原则的精辟总结,更是对齐桓侯本人的暗喻。齐桓侯,在历史上以贪婪,缺乏远见著称。这样一位君主,听得懂扁鹊才怪。

此时的扁鹊,心如止水,医术,成为纯粹的仁术,而不是成功术。

司马迁,是在写一位历经沧桑的医生,还是在写自己呢?

太史公下笔为扁鹊做传,自己虽然在后记里说是“扁鹊为医,乃方之宗”,自己为扁鹊做专辑,纯粹为了医学云云。其实扁鹊和《史记》其他几位春秋战国的大医医和、医缓一样,都是在宦海中的沉浮的医生。如果不能在政治事件中起点作用,医家在太史公眼里还是不入流。

那么什么吸引了太史公,在价格不菲的竹简上记录下一个医生的传奇呢?

虽不是医学专业出身,司马迁距离扁鹊生活的时代并不遥远,把扁鹊描绘成半人半神的形象,真不太符合太史公一贯的风格。

扁鹊,让太史公心有戚戚的,是心中曾经燃烧过的政治火焰和少年激情。

扁鹊的医术怎样,秉承了什么样的医学理论,其实谁也不知道,因为太史公并没有拿出他认真考据的精神,记录扁鹊著作、学术脉络和理论。今天的医家,也只能推测,扁鹊主要擅长内科,精通针灸和汤药,在急诊抢救上有独到之处。起码他诊断虢太子的“尸厥”和治疗方法,后世的医家依然沿用。

其实扁鹊本人如果穿越时空,看了司马迁给他写的文字,估计一脸的不高兴。因为他最不喜欢的就是装神弄鬼。

就是他,作为史上最早的唯物主义者,明确提出了巫医分离的原则。在西方,同样的思想是由希腊时代的希波克拉底阐明。

巧的是,他们两人基本生活在同一时代。

希波克拉底老人家,被西方人尊为“医学之父”。扁鹊,虽然赢得了太史公的青睐,却没有在中医学术界混到任何的“始祖”“至尊”一类的马甲,这恐怕和春秋时代医学理论体系已经基本成形,而扁鹊本人又没有任何的著作、语录流传不无关系。

希波克拉底老人家可是著作等身!

后世的汉书,记载扁鹊写过自己的著作叫作《扁鹊内经》和《扁鹊外经》。那时候讲“内经”二字,可不像现在单指《黄帝内经》。可惜,……

虽然不知真假,但起码是有的。没有流传,恐怕扁鹊自己很无奈。这事儿真的不能赖扁鹊自己。

想在学术圈混出点动静,笔头一定要勤快,出版发行一定要广泛。别跟扁鹊似的,老让人对自己的水平疑神疑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