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补治胃下

通补治胃下

时间:2022-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医之“胃下”,相当于西医之“胃下垂”。多方诊治,迭服中西药物效不佳,尤其在服用补中益气丸或该方的汤剂后胃脘痞胀更甚。服至15剂,胃脘痞胀显著减轻,惟食欲尚无明显改善。此类病证,临床颇为常见,应以辨证为主,勿以为胃下垂必属中气虚,而持补中益气之常法。其每于三餐后均行走,欲借此法使食物尽快入肠,以减轻胃的负担。同时,又迭进治胃之中西药物,却如石投水,稍进食后胃下脘胀满尤甚。

中医之“胃下”,相当于西医之“胃下垂”。中医认为本病因、机乃长期饮食失度,劳役虚馁,七情内伤等,致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无力撑托胃体以致下垂。常法以补益中气、升举清阳为主,配以消食、化痰、通络之品,然有效有不效。西医除用胃托等物理方法外,也无特效之法。徐师认为该病除与脾胃密切相关外,还涉及肝(胆)、肾等脏腑,采取通补治法,寓通于补,获效满意。

案3 胃痞 叶女,43岁。

1991年6月9日来诊。主诉:胃脘痞胀5年,加重3个月。患者自青年时期,即纳少形瘦。5年前因故而心情怫郁,胃脘常痞胀不适,食后尤甚。不知饥,饮水不多,进食更少,得嗳则舒。近3个月来症状加重,自觉胸咽不适,易怒怫郁,晨起恶心,食减神萎,大便两日一行,微溏。曾3次行上消化道钡剂检查,示:胃下垂、胃窦部炎症。多方诊治,迭服中西药物效不佳,尤其在服用补中益气丸或该方的汤剂后胃脘痞胀更甚。查体:形瘦面萎,舌淡,苔薄白,脉细弦。上腹无压痛,轻度振水音。胃镜检查提示: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上消化道钡剂示:胃部炎症;胃下垂,胃小弯在髂嵴连线下5cm。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和胃降逆。方药:柴胡疏肝饮、解郁合欢汤加减。紫苏梗、枳壳、炒白芍、合欢花、广郁金、制香附、煅赭石、佛手、石见穿各10g,橘皮、法半夏、鸡内金各6g,炙甘草、石菖蒲各3g。

5剂后,晨起恶心消失。服至15剂,胃脘痞胀显著减轻,惟食欲尚无明显改善。原方加谷芽20g,去赭石、半夏,隔日1剂。半月后饮食增加,精神亦好。2个月余症状基本消失。后症状稍有反复,续服最后处方3~5剂即可控制。随访一年半,症未再发,体重增加。

原按:本例的诊断,应属痞证(或胃痞),病史中无胃脘痛,初诊时亦以胃脘痞胀为主症,故不同于胃脘痛。结合X线上消化道钡剂所见,胃下垂颇为显著。胃下垂(或胃下)一般易伴有慢性炎症或溃疡等疾患,从而出现胃脘痞胀甚则疼痛等症,并较之非胃下垂患者为更重。现在某些临床医师在辨证治疗时将胃下垂与脾胃气虚,甚至中气下陷之间,画上等号。一遇胃下垂病人,动辄用补中益气汤、丸,这是不够恰当的。单纯从病机上探讨,胃下垂固然有气虚的可能性,但多数病人临床上却又有气滞,尤以女性为多,常在胃脘痞胀的同时伴隐痛连胁,嗳气频多,得嗳则舒,且每因情志不畅诱发或加重。本例初诊时症状亦属肝胃不和,故治以疏肝解郁,和胃降逆。服药后症状明显改善,过去服用补中益气丸、汤剂后胃脘痞胀尤甚,也证实绝非单纯气虚。此类病证,临床颇为常见,应以辨证为主,勿以为胃下垂必属中气虚,而持补中益气之常法。

评述:诚如徐师所说,今之临床,认为胃下垂就是中气下陷引起,而以浪投补中益气汤者颇多。然有效者,有不效者,何也?乃因医者照本宣科,而未细辨不同患者的因、机之异也。笔者由多年临床体会到本病之因、机,确非中气下陷之一端。它如因湿阻、食积、气滞致病者亦不少。尤其是长期饮食过饱或因醇酒厚味伤脾,致食积气滞,脾胃升降失司。正如《素问·痹论》所言:“饮食自倍,脾胃乃伤。”食滞久留不下,累及大肠胃肠同病,使下垂加重。而饮食生冷,土运不及,产生内湿,或外感寒湿,内困脾土,湿邪壅滞,使清阳不升,浊阴难降,致胃体下垂。况脾升胃降功能之常,必赖肝脏疏泄功能之常。如肝郁不疏,脾胃失和,升降无能,则诸证丛生。故脾之升清固然对于脏器的固定起着重要的作用,然尚需肝胃升降功能的协调,方能使胃腑长久维持于原位,该案足证此理。

马继松一65岁外甥女患萎缩性胃炎十数载,并于2003年因胆结石手术,胃疾益甚。其每于三餐后均行走,欲借此法使食物尽快入肠,以减轻胃的负担。同时,又迭进治胃之中西药物,却如石投水,稍进食后胃下脘胀满尤甚。2005年其由外地返芜探母,找马继松咨询,见其164cm的身高却仅44kg,疑其“胃下”,嘱其行X线钡剂检查,果为中度胃下垂。让其饭后平卧半小时,并作顺时针肠道蠕动方向的轻度按摩,同时服较大剂量的党参、白术配以柴胡、葛根、枳壳、神曲、八月札、姜半夏、白豆蔻、鸡内金等,月余诸症方渐缓,断续服药数载,体重渐达48.5k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