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急性菌痢腹泻属于什么性腹泻

急性菌痢腹泻属于什么性腹泻

时间:2022-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痢疾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经污染的食品、手、水等感染,是我国夏季主要的传染病,以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等渗出性炎症和溃疡为主要病变;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脓血便为主要表现,中毒型菌痢病势凶险。根据病程及病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临床类型。3.慢性菌痢 表现为急性菌痢后反复迁延不愈,可因饮食不当诱发腹痛和腹泻。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痢疾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经污染的食品、手、水等感染,是我国夏季主要的传染病,以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等渗出性炎症和溃疡为主要病变;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脓血便为主要表现,中毒型菌痢病势凶险。

【发病机制】 志贺菌进入消化道后多被胃酸杀灭,未被杀灭的细菌到达肠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细菌数量多时,志贺菌借助于菌毛黏附并侵入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在细胞内繁殖,随之侵入邻近上皮细胞,然后通过基底膜进入固有层继续增殖释放外毒素,外毒素借其细胞毒素、肠毒素和神经毒素作用引起肠黏膜细胞坏死、水样腹泻和神经症状;细菌裂解后释放内毒素,引起局部血液循环和全身毒血症状。大部分细菌在固有层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杀灭,少部分可达肠系膜淋巴结,也很快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消灭,因此志贺菌菌血症或脓毒症少见。

【临床表现】 潜伏期1~3d,长可至7d。潜伏期长短和临床症状的轻重取决于患者年龄、抵抗力、感染细菌的数量、毒力及菌型。病前多有不洁饮食史。根据病程及病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临床类型。

1.急性菌痢

(1)普通型(典型):急起畏冷、发热、腹痛、腹泻。病初大便多呈稀水样便,1~2d后转为脓血黏液便。大便次数每日10~20次,量少,伴里急后重感。腹痛部位多在左下腹,且有局部压痛、肠鸣音亢进。可伴有头痛、乏力及纳差。

(2)轻型(非典型):胃肠道症状与全身中毒症状轻,无发热或仅有低热,腹痛轻或无,腹泻次数少,每天10次以内,以稀黏液便为主,里急后重感不明显,腹部压痛轻或无,肠鸣音活跃。

(3)重型:多见于老、弱及营养不良者。急起高热,腹痛、腹泻严重,腹泻次数20次/天以上,可出现大便失禁、中毒性肠麻痹、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及脱水性休克。

(4)中毒型:好发于儿童,以2~7岁体质较好儿童多见。骤起高热,可达40℃以上。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而肠道表现轻微或缺如。可表现为反复惊厥、嗜睡及昏迷,迅速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通常分为3型。

①休克型:早期即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及脉搏细数,血压可正常。后期表现为口唇及指(趾)甲发绀、皮肤花斑、血压下降及尿量减少,可有心功能不全与意识障碍

②脑型:常有烦躁不安、嗜睡、昏迷、反复惊厥及中枢性呼吸衰竭。可表现为呼吸节律不整及深浅不一,出现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及呼吸暂停等。瞳孔忽大忽小,继而出现两侧瞳孔大小不等及对光反应消失。

③混合型:兼有上述两型表现。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死亡率高。

2.慢性菌痢 病程在2个月以上,以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的腹痛和腹泻为临床特征。

(1)慢性迁延型:反复出现腹痛及腹泻稀黏液便或脓血便,也可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常伴营养不良、贫血及乏力等表现。

(2)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半年内有痢疾病史,常因进食生冷食物或受凉而诱发。表现为腹痛和腹泻脓血便等。

(3)慢性隐匿型:有痢疾病史,但无临床症状,大便培养可检出志贺菌,乙状结肠镜检可见结肠黏膜炎症及溃疡等病变。

【诊断】

1.急性菌痢 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有不洁饮食史。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左下腹疼痛及压痛等。大便镜检可见红、白细胞及吞噬细胞

2.中毒性菌痢 多见于体质较好儿童,以高热、惊厥、休克及昏迷为特征。肠道症状轻微或缺如。肛拭子或盐水灌肠取粪便标本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与白细胞。

3.慢性菌痢 表现为急性菌痢后反复迁延不愈,可因饮食不当诱发腹痛和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大便镜检可见脓细胞。乙状结肠镜检可见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及浅表溃疡。

【鉴别诊断】 急性菌痢应与急性阿米巴痢疾、病毒性肠炎、弯曲菌肠炎及大肠杆菌感染相鉴别。慢性菌痢应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结肠及直肠癌相鉴别。中毒性菌痢应与流行性乙型脑炎、脓毒症及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相鉴别。

【治疗】

1.急性菌痢

(1)病原治疗: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口服吸收好。可予氧氟沙星0.2g口服,2/d,或予0.2g稀释液静脉滴注,2/d。也可选环丙沙星、诺氟沙星、依诺沙星、培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13岁以下儿童慎用。重症患者还可选用头孢哌酮和头孢噻肟。

(2)补液治疗: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者应酌情补充液体与电解质。口服补盐液适宜于能口服的轻症患者。静脉补液可选用葡萄糖盐水、林格液及生理盐水等。

(3)一般治疗:急性期宜进少纤维的流质饮食,忌食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不主张禁食。对高热者酌情给予药物解热与物理降温。腹痛剧烈者可予山莨菪碱或颠茄合剂治疗。

2.中毒性菌痢

(1)抗菌治疗:同急性菌痢,宜静脉滴注。

(2)降温止惊:常用亚冬眠疗法,取氯丙嗪和异丙嗪各1~2mg/kg肌内注射,应尽快将体温降至37℃左右。反复惊厥者可予地西泮或巴比妥钠肌内注射,或用水合氯醛灌肠。

(3)抗休克:①解除微循环痉挛,用山莨菪碱(654-2)成年人每次10~30mg,儿童0.5~1mg/kg静脉注射,直至面色变红、四肢转暖、呼吸平稳及血压回升为止。②扩容和纠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于1~1.5h滴完,5%碳酸氢钠200~250ml静脉滴注,然后用1/2张含钠液(生理盐水与葡萄糖液各半)按30~50ml/kg静脉滴注。待休克控制后,酌情维持输液。③强心及血管活性药物,对心力衰竭患者可用毛花苷C或毒毛旋花子苷K。对经积极扩容、纠酸及解除微循环痉挛治疗效果不佳的晚期休克患者,可考虑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酚妥拉明或异丙肾上腺素等。④对顽固性休克可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抗呼吸衰竭:用20%甘露醇1~2g/kg快速静脉输入,6~8h后可重复使用,同时应给予激素、呼吸兴奋剂及氧疗等。须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和应用人工呼吸器。

3.慢性菌痢

(1)一般治疗: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积极治疗合并存在的肠道寄生虫病与其他胃肠疾病。

(2)病原治疗:积极分离病原菌,力争在药敏结果的指导下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原则上应联合用药和交叉用药,疗程须长,且须重复1~3个疗程。

(3)保留灌肠:对肠道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者,可进行药物保留灌肠。可用5%~10%大蒜溶液200ml,加0.25%普鲁卡因10ml及泼尼松20mg保留灌肠,1次/晚,10~14d为1个疗程。

(4)肠道菌群调节: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对菌群失调具有纠正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