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肺动脉瓣狭窄术后右心室增大

肺动脉瓣狭窄术后右心室增大

时间:2022-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单纯肺动脉瓣狭窄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发病率8%~10%,居第四位,其占先天性肺动脉狭窄[包括肺动脉瓣和(或)肺动脉瓣下狭窄]的70%~80%。肺动脉瓣狭窄致使右心室排血受阻,右心室收缩压升高,肺动脉压力正常或偏低,当压差≥20mmHg时即可诊断肺动脉瓣狭窄,当压差≥50mmHg时则需要治疗。1.典型肺动脉瓣狭窄,ECG示右心室增大,右心室造影示肺动脉扩张,喷流征存在,经心导管检查跨肺动脉瓣压差≥35mmHg。在侧位片上测量肺动脉瓣环直径。

单纯肺动脉瓣狭窄(PS)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发病率8%~10%,居第四位,其占先天性肺动脉狭窄[包括肺动脉瓣和(或)肺动脉瓣下狭窄]的70%~80%。主要表现为瓣膜增厚,瓣叶交界处的瓣膜缘呈不同程度的粘连,偶可见瓣膜上赘生物形成或钙化。主肺动脉由于血流通过狭窄瓣口造成涡流,形成狭窄后扩张,且多延及左肺动脉是瓣膜型狭窄的特征之一。肺动脉瓣狭窄致使右心室排血受阻,右心室收缩压升高,肺动脉压力正常或偏低,当压差≥20mmHg时即可诊断肺动脉瓣狭窄,当压差≥50mmHg时则需要治疗。经皮球囊肺动脉成形术(PBPV)由于经验的积累和器械的不断改进,目前已成为治疗单纯PS的首选方法。

【适应证】

1.典型肺动脉瓣狭窄,心输出量正常时,经心导管检查跨肺动脉瓣压差≥50mmHg。

2.最佳年龄2—4岁,其余各年龄组均可进行。

【相对适应证】

1.典型肺动脉瓣狭窄,ECG示右心室增大,右心室造影示肺动脉扩张,喷流征存在,经心导管检查跨肺动脉瓣压差≥35mmHg。

2.重症新生儿肺动脉瓣狭窄。

3.重症肺动脉瓣狭窄伴心房水平右向左分流。

4.轻、中度发育不良或二瓣畸形的肺动脉狭窄,减证治疗。

5.典型肺动脉瓣狭窄并发PDA或ASD等先天性心脏病,可同时进行介入治疗者。

6.复合或复杂畸形并发肺动脉瓣狭窄的减证治疗。

【禁忌证】

1.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并发中、重度右室流出道肥厚性狭窄。

2.肺动脉瓣发育不良或二瓣畸形所致的狭窄并发右心室流出道狭窄。

3.单纯型肺动脉瓣下漏斗部狭窄,但瓣膜正常者。

4.并发重度三尖瓣反流需外科处理者。

【操作步骤】

1.局部或全麻下穿刺右股静脉,置入鞘管,经鞘管推注肝素100U/kg体重。

2.右心导管在右心室和肺动脉测压。

3.置入猪尾导管行右心室造影,正侧位投照。在侧位片上测量肺动脉瓣环直径。一般按肺动脉瓣环直径与球囊导管直径1∶1.2~1∶1.5选择球囊导管。直径15mm的球囊导管,球囊长度以20mm为宜,直径18~20mm者,其球囊长度应选择30mm。

4.PBPV(有单球囊导管法、INOUE球囊导管法、双球囊导管法,以INOUE球囊导管法为例)。

(1)送环形导丝至右心房,用扩张器扩张穿刺局部后沿该导丝将球囊导管送入右心房。

(2)撤出环形导丝,换入成型导丝引导球囊导管至主肺动脉。

(3)充盈前囊固定于肺动脉瓣口,继之充盈后囊至腰部的切迹消失,迅速回抽球囊后撤出。

5.术后评价 沿导丝置换入右心导管重复测量肺动脉、右心室和连续压判断疗效并重复右心室造影。术后即刻主肺动脉-右心室跨瓣压力阶差≤25mmHg为优,26~50mmHg为良,>50mmHg为差。术后右心室收缩压应降至≤50mmHg。

【特殊问题】

1.瓣膜发育不良型PS球囊扩张 瓣膜发育不良型PS主要为瓣环发育不良,瓣膜增厚、活动度降低,瓣膜间没有或只有少量融合。对其的球囊扩张的报道不一,早期认为效果明显不及典型的PS者,但随着技术的改进,尤其是超大球囊的应用,大多数患者能取得良好的扩张效果。目前球囊扩张仍作为瓣膜发育不良型PS的首选治疗方法。其扩张方法与典型的PS球囊扩张相同。

2.重度PS伴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 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主要是通过卵圆孔或继发孔型ASD,患者临床可有发绀表现,如果PS不属于重度发育不良型,可考虑做球囊扩张术。扩张方法可采用逐级扩张法,即先用小球囊,再用合适的大球囊,如球囊扩张成功,可根据具体情况同时或分期封堵AS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