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供正确数量和类型的信息

提供正确数量和类型的信息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你发送了一个标准的演讲,然后继续采集更多病史,并且发现小丽夜里发热和不舒服。你开始往回找话,并且感到小丽母亲已经对你失去信心。
提供正确数量和类型的信息_护患沟通技巧

在信息提供中的一个关键挑战,是弄清楚而不是假定在特定环境下患者想要多少信息,然后再根据每个患者的需求裁剪信息量。同时必须考虑,剪裁不仅要考虑提供“多少”信息,还要考虑告诉患者“什么”信息。我们应该考虑患者的既有知识,同时发现他们想要我们回答的问题。

1.分段与检查 是护理访谈中解释与计划阶段的重要技巧,不仅可以评估给予患者信息的正确数量,而且还有助于患者准确记忆信息,达成护患双方的共同理解。

所谓分段和检查,就是护士把信息分成小块儿传达给患者,在推进过程中要停顿下来检查一下患者是否理解,并以患者的反应为指南来看下一步需要什么信息。这种技术对于非直接地分步评估患者总体信息需求而言极为重要。如果你一小段一小段地提供信息,给患者充分的机会发挥作用,他们就会发出清晰的信号,表明他们还需要多少信息以及什么类型的信息。

2.评估患者的出发点 给予患者信息的一个关键性互动步骤就是“评估患者先前所掌握的知识”。如果不主动弄清患者的出发点,你怎么能确定在什么水平上提供医疗信息?你又怎么估计你对问题的看法与患者看法的差异度?如果没有发现患者对自身问题的理解,你怎么知道采取什么方法达到共同理解?

例如,向一个大学讲师和向一个手工匠解释糖尿病的一个新诊断显然有很大差异,因为他们的理解水平和处理信息的潜在能力非常不同。但是,不直接询问患者的既有知识而做出这种假定却很危险。这个大学天文学讲师可能很不了解糖尿病,只知道糖尿病会导致失明,从而威胁其职业生涯。而这个手工匠可能从小随患糖尿病的父母长大,对糖尿病有高度的了解。因此,在进一步详细解释之前,不妨先询问:

护士:“我不知道您对糖尿病了解多少?”

患者:“哦,我知道的不多,我在大学里最好的朋友得了这个病。”

护士:“如果我能了解一点您都知道哪些,肯定会有所帮助,这样我可以帮您查漏补缺。”

探知每个患者对信息的总体愿望也非常重要。虽然大多数患者希望护士能提供更多信息,但还有少部分患者希望少点信息。我们如何发现某一特定的患者究竟是信息“探求者”还是“回避者”?将信息分段和检查,以及向患者提问等,都是评估患者总体信息需求的间接方法。更直接的方法是在会谈的过程一开始就询问患者。

护士:“关于帕金森病及其治疗的用药问题,我有许多信息乐意与您分享。有的患者愿意知道很多这类事情,而有的则宁愿最小程度地了解。那么,您本人希望了解多少呢?”

患者:“喔,护士,我不敢肯定今天能听进去很多。或许,我们可以只安排一下治疗,几星期以后我带我妻子一起来。”

患者对信息的偏好和需求可能随时随地变化。例如,一位临终患者可能因为生命即将终结,而从回避和否认转向接受和更公开地谈论病情。我们应该意识到这种转变的可能性,而不能假定任何个人对护士以上问题的回答都一成不变。

3.询问患者其他什么信息会有帮助 如前所见,护士常误解患者所需信息的类型。他们经常不解释说明“发生什么了,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是现在?如果什么也不做会怎么样”之类的问题,而比起有关治疗的信息,患者更想要这一类的信息。猜测每个患者的个人需要极其困难,直接询问是防止遗漏重要信息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护士:“您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我解答吗?或者,还有哪些要点我没有涵盖吗?”

患者:“您认为我会传染别人吗?我的意思是这病传染吗?”

4.在恰当的时间进行解释 在访谈咨询过程中一个常见的困难是过早地给患者提供建议、信息或安慰。举个例子,在信息收集阶段,一个哮喘患儿的母亲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家属:“小丽这次感冒后情况相当不好,她能用些抗生素吗?”

护士:“我敢肯定答案不是抗生素,她的感冒诱发了哮喘,她没有肺部感染,我们实际要做的是治疗她的哮喘。”

你发送了一个标准的演讲,然后继续采集更多病史,并且发现小丽夜里发热和不舒服。检查显示单侧肺部出现了阳性体征。你开始往回找话,并且感到小丽母亲已经对你失去信心。

护士:“啊,尽管刚才我那样说,但这儿的确有点问题。需要抗生素治疗。”

如果换个做法,你可以简单表示听到了她的问题,等你掌握了你需要的所有事实后再行处理。

护士:“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先把这个问题放一会儿,等我检查完了小丽之后,再来回答你。那时我就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解答。”

等你把检查所见解释完之后。

护士:“回到你刚才的那个问题,很明显今天小丽的肺部有问题,需要用抗生素治疗。你愿意估计一下,她的哮喘什么时候加重了,并且肺部感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患者:“是的,我愿意,但并不容易。”

护士:“噢,多数情况下,感冒只诱发哮喘,但不引起肺部感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