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脑靶向与鼻腔给药概述

脑靶向与鼻腔给药概述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脑靶向递药系统的发展为药物的脑内递送提供了可能,正成为全球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鼻腔给药不仅能够起到全身和局部作用,同时能够实现特定的脑靶向传递药物。嗅黏膜是鼻腔与脑组织之间的一层隔离膜,占整个鼻腔黏膜的5%~10%,属于普通生物膜,屏障作用比BBB小得多,成为中枢神经系统与外界接触的一个薄弱环节。药物可以通过嗅黏膜吸收,绕过BBB直接入脑内,具有脑内传递的趋向性。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是维护人体脑组织内环境稳定的基础,BBB是脑组织和血液之间存在的一种生理屏障,它存在于血液和脑组织以及脊髓之间,是一个对物质的通过有选择性的动态屏障。这个动态的界面可以制约血液循环中的一些物质转运到中枢神经,以此来确保神经系统保持稳态。与其他组织不同,脑部的毛细血管具有很独特的结构:脑部的毛细血管不具有一般组织毛细血管的孔状结构,或者它具有孔但这些孔量少且小;脑毛细血管具有连接紧密而且重叠覆盖的内皮细胞,这一结构特点能有效地阻断大分子物质通过内皮细胞的通路;由于该内皮细胞被基底膜所包围,同时约85%的脑毛细血管被基底膜外部的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周足围绕,从而使脑毛细血管具有多层的膜性结构,这一系列生理结构构建成了脑部系统严密的防护性屏障。

BBB的生理结构决定了部分分子量较小的药物和几乎所有的大分子化合物都无法进入脑部,限制了很多药物对脑部疾病的治疗作用,给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脑靶向递药系统的发展为药物的脑内递送提供了可能,正成为全球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

鼻腔给药不仅能够起到全身和局部作用,同时能够实现特定的脑靶向传递药物。我国古代就有通过鼻腔给药治疗脑部疾病的记载。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载有“薤捣汁,灌鼻中”,治疗昏迷猝死;《本草纲目》用地龙燃烟熏鼻治疗偏头痛;《中国药典》收载“通关散”,通过鼻腔给药起到通关开窍目的。

近代生理解剖学研究表明,鼻腔黏膜包括呼吸部黏膜和嗅神经上皮黏膜。嗅黏膜是鼻腔与脑组织之间的一层隔离膜,占整个鼻腔黏膜的5%~10%,属于普通生物膜,屏障作用比BBB小得多,成为中枢神经系统与外界接触的一个薄弱环节。药物可以通过嗅黏膜吸收,绕过BBB直接入脑内,具有脑内传递的趋向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