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需要给出新的定义

需要给出新的定义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一旦医生和患者得知这样一个病灶存在,通常会觉得要马上进行治疗,想尽办法摘除它,这往往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痛苦和风险,导致过度诊断和承受不必要且过度的创伤性治疗,结果必然削弱了自身抗癌力。与此同时,在日趋关注癌症及自我健康问题的今天,也需充分认识自身抗癌力的存在及其重要的防范意义。

认识到上述问题严重性的不仅是中国专家。2013年,一批为美国癌症研究机构担任顾问的资深肿瘤专家们建议,应对癌症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彻底改革。其中,包括改变癌症的定义本身,并把癌症这个词,从一些常见的诊断中彻底去除。

这些建议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一个工作组,他们在《美国医学会杂志》(2013年7月)上提出:一些病变,如影响乳房的原位导管癌,并不是过去意义上让人极度恐惧的“癌”,应当去掉“癌”字,进行重新命名,这样,患者就不必太害怕,也不太会寻求很可能不必要的乳房切除手术等。

他们指出,在乳房、前列腺甲状腺和肺部等处进行癌症筛查中发现的许多“病变”,完全不应被称为癌症,而应当被重新归类为IDLE症状,意思是“上皮来源性的慢性病变”(indolent lesions of epithelial origin)。而其中的“indolent”,(可译为“懒洋洋的”“惰性的”)意味着发展缓慢的,或者很不活跃的。

“我们需要一个21世纪的癌症定义,而不是19世纪的癌症定义,而我们一直都在使用后者。”这是美国癌症学会首席医疗官布劳利博士(O.W.Brawley)说的。虽然,布劳利没有直接参与这份报告的撰写,但却完全赞同这一变革性的倡议。

呼吁重新定义癌症的更强大动力来自美国的医生、科学家和患者权益倡导人士,因为冷酷的现实是,无数人正在接受不必要、有严重损害的诊疗,以治疗癌前和癌性病变,而这些病变本身可能永远不会产生致命伤害。

他们指出,高敏度筛查技术的出现,提高了发现这类“偶发瘤”的概率,所谓“偶发瘤”,指的是医学检查时意外发现的肿块或异常病变,这些肿块几乎永远不会造成严重伤害。然而,一旦医生和患者得知这样一个病灶存在,通常会觉得要马上进行治疗,想尽办法摘除它,这往往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痛苦和风险,导致过度诊断和承受不必要且过度的创伤性治疗,结果必然削弱了自身抗癌力。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专家称癌症的过度诊断治疗是世界范围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还是无法说服人们,乳房X线照相术、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试和其他筛查手段所发现的问题,并非总是传统意义上会杀死你的恶性征兆”。美国癌症研究所主任、诺贝尔奖获得者瓦默斯博士(H.Varmus)如此说。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乳房中心主任埃瑟曼博士(L.J.Esserman)则主张,解决这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更改筛查中发现病变的名称,不随随便便地冠上“癌”(cancer)字。

我完全赞同这一倡议。临床上,像一些老年性的前列腺局灶癌、一般的甲状腺局灶癌、肺的肺泡癌、脑垂体微腺瘤,包括胃的肠化生、多发性肠息肉等,都是常见的惰性很强的病变,动不动就手术、化放疗,往往得不偿失。

甚至美国有专家认为某些癌症早发现也并非是好事——他举例说,高龄老年男性都会有前列腺癌,在70岁的人身上发现了,告诉他,你患癌了,然后进行一连串的诊疗,也许能再活四五年,够积极了吧。患者还很庆幸,我多活了几年,活到了75~76岁。但他不知道,他原本可以活到85岁。如果没发现,他悠哉游哉,没症状的,也许还能拖七八年,有症状,再诊疗,还能再活个四五年。不是更好吗?

的确,对癌症我们不主张“鸵鸟对策”,不主张盲目地回避或排斥,但对漫天乱飞的“癌症”帽子,却有重新定义之必要。与此同时,在日趋关注癌症及自我健康问题的今天,也需充分认识自身抗癌力的存在及其重要的防范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