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谣的偏颇与安全阀

民谣的偏颇与安全阀

时间:2022-0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谣冲击的正是社会体制可变的部分。以上列举的这些民谣无疑是民心的一种反映,饱含了人民群众对惩治腐败、净化社会的最大愿望。[6]只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人民权利的保障制度,将社会民谣引导到健康的舆论机制中,才能发挥正当的监督和预警作用,为社会发展创造一种舆论和谐。
民谣的偏颇与安全阀_舆论学概论

三、民谣的偏颇与安全阀

民谣与官方宣传不同,以口头语言为传播样式,属于乡土社会中的民众表达,通俗是它的基本特征。所以民谣不乏以偏概全,以针砭时弊的名义戏谑社会,扭曲现实,但在本质上则仍然反映了社会的某种真实。像“下岗妹,别流泪,挺胸走进夜总会;陪大款,挣小费,不给国家添累赘”;“有女何必吃皇粮,酒吧坐台更风光,为钱难顾耻与辱,如今笑贫不笑娼!”等等,虽是以较为调笑的口吻在述说,但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极其严重,在许多地方都有善良的女性为生活所逼而卖淫,谁也无法否认这一事实。在20世纪90年代,全国几千万下岗职工领不到低保费,生活毫无出路,上访和结队请愿被指责为破坏社会稳定,受到公安的压制。而某些社会精英却在那里夸夸其谈我国的下岗同资本主义的失业有根本区别,不能不引起贫困群众的愤恨。用正道不能讲理,人们只能以讽刺、挖苦和戏谑来抨击他们。这种民间舆论在发泄了不平和焦虑之后,使民众似乎有一种满足感,成为游行请愿的替代品。这正是它的安全阀作用。

情绪是重要的心理现象,个体的情绪集合成社会情绪时,聚集的能量足以对社会秩序构成强大的冲击[4]。社会情绪也是一种社会事实,尤其是下层的社会情绪。民意长期得不到伸张,忧郁或愤怒就会越来越多,成为社会的火药罐。任何社会的良性发展都需要安全阀,通过民谣发泄的群众情绪,在蓄积、奔突中找到宣泄口,不满和抗争转而得到缓解。执政者忽视这种情绪,不对其进行正确的疏导,一旦控制不住,很可能酿成暴力事件。英国精神分析学家里奇曼认为,某些现代的政治体制包括了稳定的核心部分和可变动的外围部分,这个可变动的部分就起着安全机制的功能,用来承受人民不满情绪的冲击。只要这个变动部分还经得起冲击,稳定的部分就是安全的,社会系统就存在一种连续性[5]。民谣冲击的正是社会体制可变的部分。

以上列举的这些民谣无疑是民心的一种反映,饱含了人民群众对惩治腐败、净化社会的最大愿望。这种社会情绪也无法排除那些“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恶意批评,所以民谣不是绝对的真理表达,就像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写道的:“在公众舆论中真理和无穷错误直接混杂在一起。”[6]只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人民权利的保障制度,将社会民谣引导到健康的舆论机制中,才能发挥正当的监督和预警作用,为社会发展创造一种舆论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