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脑膜炎症,是小儿尤其是婴幼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化脓性脑膜炎有较高的死亡率,神经系统后遗症也较为常见。 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菌与患儿年龄密切相关。加强护理以减少肺炎和褥疮的发生。脑脊液外观有脓块、细菌多、对抗生素耐药及晚期化脓性脑膜炎脑膜有增厚时,均需加用鞘内注射,可根据致病原选择适当抗生素鞘内注射,直至脑脊液转为清晰,细胞数明显下降,细菌消失。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脑膜炎症,是小儿尤其是婴幼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化脓性脑膜炎有较高的死亡率,神经系统后遗症也较为常见。

【疾病概述】 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菌与患儿年龄密切相关。新生儿时期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B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主,婴幼儿多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所致。学龄前和学龄儿童中,奈瑟脑膜炎双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感染更为多见。

1.临床表现 起病急,常见发热、食欲缺乏和喂养困难,疲倦、精神萎靡等非特异全身感染表现,小婴儿可表现为易激惹、烦躁哭闹、眼神呆滞等。颅内压表现,出现头痛、喷射状呕吐,可出现血压增高、心动过缓、呼吸暂停或过度通气,重症患者可出现去皮层和去大脑强直、谵妄、昏迷或脑疝。脑功能障碍和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可出现嗜睡或烦躁不安、反应迟钝,谵妄和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神志改变、精神症状、抽搐、震颤、失语、共济失调等。可出现颅神经受累、血管闭塞,可出现偏瘫和感觉异常等。

2.治疗原则 高温降温、惊厥止抽、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供给合理的热量与维生素等。加强护理以减少肺炎和褥疮的发生。早期、足量和短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抗炎、减轻脑水肿,剂量:地塞米松0.4~0.6mg/(kg· d),静脉滴注,分2~4次给药,连续3~5天。根据脑脊液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脑脊液外观有脓块、细菌多、对抗生素耐药及晚期化脓性脑膜炎脑膜有增厚时,均需加用鞘内注射,可根据致病原选择适当抗生素鞘内注射,直至脑脊液转为清晰,细胞数明显下降,细菌消失。

【影像学表现】 往往没有异常表现。可见脑外硬膜下积液,在T1WI上信号稍高于脑脊液,在T2WI上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时可有强化。常表现合并症的影像学改变。其合并症有脑积水、脑室炎、静脉窦血栓形成、静脉性脑梗死(图9-4-1)、动脉周围炎、硬膜下积液、脑炎及脑脓肿等。

图9-4-1 化脓性脑膜炎合并静脉性脑梗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