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转中轴,四维有序

运转中轴,四维有序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时调滞塞之气,使轴动轮转,如太极阴阳鱼,上下回旋有序,升降恢复,清浊不乱,这样守住中土,温升肝脾,清降肺胃,则无有忧虑矣。清升浊降,全赖中气,中气非旺,则枢轴不转,脾陷胃逆。惟以养中之味,而加和中之品,调其滞气,使枢轴回旋运动,则升降复职,清浊得位,然后于补中扶土之内,温升其肝脾,清降其肺胃,无有忧矣。

有个病人腰酸腿软,舌红少苔,一派明显肾阴虚之象,但他服用六味地黄汤后,反而觉得胃中胀满,难以消化,堵在那里,上下不得。

爷爷说,这很简单,加点砂仁便可以解除这种滞塞感。

于是在原方基础上加了砂仁,胸脘闷塞之感顿消,随后腰酸减轻,腿软消失。

小指月说,爷爷,为何加进一味药,差别这么大?

爷爷说,这味药可不是随便加的。

小指月说,为什么要加砂仁呢?

爷爷说,古人使用熟地黄时,唯恐滋腻碍胃,每每以砂仁拌用,因为地黄能补下焦,而你这滋腻之品必须经过中焦运化,才能进入下焦,如果中焦这关都过不了,搁腻在那里,动不得,反而痞满、泄泻。

小指月说,原来是这样,那选用陈皮行不行啊?

爷爷说,总不如砂仁醒脾调胃。陈皮是外皮,主大腹,而砂仁是根部的果实,能够纳气归田,所以这砂仁醒脾调胃的同时,能够把脾胃的水谷精微归宿到丹田。这样通过砂仁来运转中轴,可以令四维皆得水谷之气供养补给,此四肢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也。

故砂仁和补肾的地黄同用,不仅取其开胃健脾,消除补药滞腻,同时更运用它纳气达下之功,能把补力收进肾里。

所以《本草纲目》上说,韩愗《医通》云:肾恶燥,以辛润之,缩砂仁之辛,以润肾燥。又云:缩砂主醒脾调胃,引诸药归宿丹田,故补肾药用同地黄丸蒸,取其达下之旨也。

小指月又说,原来这是砂仁理气与众不同之处,它既能醒脾胃之气,又可以纳气归肾,难怪补肾药里要防止碍腻,常加砂仁。

爷爷接着说,学砂仁不仅要学到它醒脾调胃之功,也不仅只看到它治疗气滞胸闷、腹痛、痞胀。

小指月说,那还要看到什么呢?

爷爷说,看到砂仁能行浊滞之气,助胃下纳,温脾之清阳,助土化谷,这样胃逆脾陷皆可用之,呕吐泄泻,并行不悖。

小指月点点头说,爷爷的意思是中土这个轮子就是脾胃,脾清气下陷,胃浊阴上逆,百病出焉。用砂仁纳胃逆下行,启脾清上达,这样中轴旋转,清升浊降,那么咳嗽、痰饮得消,泻痢、腹胀可愈,嗳腐、吞酸能解,水肿、胀满并祛。

爷爷点点头说,中州升降反常,清阳下陷,浊阴上逆。泻浊就容易伤及元气,补虚就会增加胀满,清热又容易导致下焦寒冷,温阳就会引起上焦火热。

小指月说,那这种清浊失常该咋办,寒热不调应如何?

爷爷说,此时唯独用养中之品,配以和中之药,如《道德经》所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时调滞塞之气,使轴动轮转,如太极阴阳鱼,上下回旋有序,升降恢复,清浊不乱,这样守住中土,温升肝脾,清降肺胃,则无有忧虑矣。

小指月听完后,思路大开,感慨地说,爷爷,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常用香砂六君子丸来调理痰饮咳嗽,呕吐,泻痢,治疗泛酸嗳腐,胃脘胀痛,原来这都是调中轴脾胃思想的体现。

爷爷点点头说,这砂仁乃醒脾调胃要药,和中之品莫如砂仁,若中焦气血冲和,百病不生,升降一乱,诸疾生焉。是故用这芳香种仁之药,既能行气散滞,达郁升清,又能通和水谷,纳下浊阴,温而不烈,利而不伤,和而不争,通畅三焦,和调五脏,温煦六腑,疏达周身不平之气,所以凡气乱于中者,往往四维祸起,欲消其祸端,但调其中州,旋转升降,如此左右逢源,则无入而不自得,无往而不利矣。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玉楸药解》曰,缩砂仁,和中调气,行郁消滞,降胃阴而下食,达脾阳而化谷,呕吐与泄泻皆良,咳嗽与痰饮俱妙,善疗噎膈,能安胎妊,调上焦之腐酸,利下气之秽浊。清升浊降,全赖中气,中气非旺,则枢轴不转,脾陷胃逆。

凡水胀肿满,痰饮咳嗽,噎膈泄利,霍乱转筋,胎坠肛脱,谷宿水停,泄秽吞酸诸证,皆升降反常,清陷浊逆故也。

泄之则益损其虚,补之则愈增其满,清之则滋其下寒,温之则生其上热。惟以养中之味,而加和中之品,调其滞气,使枢轴回旋运动,则升降复职,清浊得位,然后于补中扶土之内,温升其肝脾,清降其肺胃,无有忧矣。和中之品,莫如砂仁,冲和调达,不伤正气,调醒脾胃之上品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