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用手法要领与练习

常用手法要领与练习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法的动作要领如下。用大鱼际或掌根部着力的称为掌揉法,用指面着力的称为指揉法。常用于治疗胸腹部疾患软组织损伤,具有疏通经络、健脾和胃、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常用于治疗中风偏瘫、筋肉拘急等症。常用于颈、腰、肩部等全身各关节,对运动功能障碍、关节酸痛、屈伸不利等病症有效。常用以治疗高血压、头晕失眠、颈肩腰腿痛等病症。

1.摸法 用手触摸身体、四肢,用来判断疾病发展情况的方法称摸法。

(1)触摸棘突:病人坐位或者卧位,使脊柱后突。用拇指螺纹面或者中指及示指螺纹面从棘突自上而下逐节触摸,若感觉棘突不在一条直线上,脊柱可能已发生侧弯等问题,但也有可能是先天发育不足,还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的影像学加以诊断明确(图1-13)。

(2)触摸痛点:在经筋循行部位寻找压痛点,可用拇指或中指端深层次触摸,并做上下左右滑动,当痛觉明显的部位即是治疗点,也称为阿是穴,根据“以痛为腧”的原则,对这些阿是穴进行按揉、松解等手法,可使疼痛减轻或消失(图1-14)。

2.法 将第5掌指关节背面或4指掌指关节突起部分,吸定于治疗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摆动,带动腕关节,产生轻重交替的力,持续不断地往返动,称为法(图1-15)。法的动作要领如下。

(1)肩臂放松,肘关节屈曲100°~120°。

(2)施术部位吸定于体表,不可跳动或摩擦。

(3)腕关节屈曲幅度可达80°左右,腕关节伸展时向内滚动约40°。

图1-13 触摸棘突

图1-14 触摸痛点

图1-15 

(4)压力、频率及幅度需均匀,协调有节奏感,不可忽快忽慢或时轻时重。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

法接触面广且刺激着力柔和而舒适,故适用于颈项、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部位。具有舒筋通络、滑利关节的功效,是各类运动损伤、风湿酸痛、偏瘫截瘫、运动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常用手法。

3.揉法 揉法是经筋推拿常用手法之一,用大鱼际、掌根部分或手指螺纹面,垂直着力于体表某个穴位或者部位上,带动皮下组织,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称为揉法。用大鱼际或掌根部着力的称为掌揉法,用指面着力的称为指揉法。

(1)掌揉法:用大鱼际或掌根部着力于受术部位,手腕放松,以肘关节为支点,并带动皮下组织一起,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图1-16)。若使用掌根揉时,需加大渗透力。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20~160次。本法着力面较大,刺激缓和舒适,老幼皆宜。常用于治疗胸腹部疾患软组织损伤,具有疏通经络、健脾和胃、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

(2)指揉法:指揉法用拇指或中指或示指、中指、环指三指指腹着力于受术部位上,做轻柔缓和的小幅度环旋揉动(图1-17)。临床上多用于经络腧穴的操作以及小儿推拿,其治疗作用根据所取穴位及揉动方向而异,一般以顺时为补,逆时为泻。

图1-16 掌揉法

图1-17 指揉法

(3)拿揉法:在拿法的基础上,使拇指与其余四指增加旋转揉动,作用于受术部位,操作时需要自然流畅,可边拿揉边移动,主要作用于四肢部与颈项部,可在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相关疾病时,放松颈部肌群及四肢肌群(图1-18)。

4.按法 经筋推拿法之一,是用手指指腹、掌根、肘尖垂直或对称用力按压体表的手法。

(1)指按法:指按法用拇指或示指、中指、环指三指按压体表的一种手法。将拇指伸直,用指面按压受术部位,其余四指张开起固定作用,可用另一手拇指重叠按压加强指力(图1-19)。拇指按法的特点是接触面较小,刺激的强弱容易控制调节,适用于全身经穴、阿是穴等部位。具有较明显的开通闭塞、缓急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

图1-18 拿揉法

图1-19 指按法

(2)掌按法:掌按法分为单掌按法和叠掌按法,施术者手腕背伸,用掌根或全掌垂直着力于体表,由轻到重,再慢慢减压,但始终不离开体表(图1-20)。其接触面及压力都较大,刺激缓和,适用于腰背部、腹部、下肢等面积较大且相对平坦的部位,功效同指按法,常用于肌肉酸胀等部位。

(3)压法:压法是按法的一种延伸,因常使用肘部施力,故常称为肘压法。一般一手握拳,拳心向胸,肘尖着力于体表,利用身体的重量,逐渐垂直向下按压,该手法力量大、刺激强,一般可用于中风偏瘫等感觉麻木的患者,以及顽固性腰腿疼痛的患者(图1-21)。

图1-20 掌按法

图1-21 压法

5.拿法 经筋推拿常用的手法之一,用拇指与其他四指的螺纹面相对用力,将肌肉捏起并向上垂直提起,然后慢慢放松,两手可同时操作或者交替操作,如此反复(图1-22)。操作时,腕关节尽量放松,四指伸直,这样可加大接触面积,施术者需动作轻巧柔和,不可突然用力或放松。拿法具有舒筋解痉、活血止痛等疗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用于颈肩、四肢肌肉丰厚处。

图1-22 拿法

图1-23 弹筋法

6.弹筋法 经筋推拿法之一,用拇指和示指指腹相对,提捏受术者肌肉或肌腱,再迅速放开,如此反复(图1-23)。同拿法操作要领大体相同,但需双手同时操作;该手法适用于浅表相对松弛的肌肉群,如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中风偏瘫、筋肉拘急等症。

7.拨法 经筋推拿法之一,用手指或者肘关节等部位在体表进行一定力量地按压,待受术者有酸胀感时,再横向拨动肌纤维(或肌腱、韧带等)的手法(图1-24)。操作时为增强压力,可双手拇指叠指操作,或者使用肘尖部位。该手法刺激力度大,常在指下触及“筋结”感的部位加以应用,具有解痉止痛、松解粘连等功效,常用于落枕、肩周炎、腰腿痛等疾病。

8.摇法 经筋推拿常用手法之一,该手法属于被动运动手法,用一手握住(或扶住)被摇关节近端的肢体,另一手握住关节远端的肢体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旋运动(图1-25)。该手法速度宜慢,摇转幅度要由小变大,控制在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或者患者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松解粘连等功效。常用于颈、腰、肩部等全身各关节,对运动功能障碍、关节酸痛、屈伸不利等病症有效。

图1-24 拨法

图1-25 摇法

A.托肘;B.扶肘

9.扳法 经筋推拿法常用手法之一,同摇法一样,属于被动运动手法。该手法的特征是“寸劲”作用于关节,先将关节活动至弹性限制位,稍作停顿,再瞬间用力扳动,可用于脊柱和四肢关节(图1-26)。该手法必须具备良好的解剖知识,要有控制地发力,在操作时不可逾越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不可强求关节响声。其中脊柱扳法可适用于各脊柱节段,四肢扳法可用于肩关节、腕关节和踝关节,具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的功效。在临床上治疗颈、胸、腰椎小关节紊乱,肩关节炎,腕部筋伤等病症。

10.拔伸法 经筋推拿法之一,固定关节或肢体一段,沿着纵轴方向牵拉另一端的手法(图1-27)。此手法适用于颈椎、腰椎及四肢等全身各个关节,用力需由小至大,待拔伸力达到一定程度后,需保持稳定的牵引力,持续拔伸1min左右,控制好力量及方向。具有良好的滑利关节、整复错位等作用,多用于治疗椎骨错缝、关节疼痛及屈伸不利等病症。

11.推法 经筋推拿法之一,运用指、掌、肘等部位沿经络或经筋做单方向直线推动的手法。

图1-26 扳法

图1-27 拔伸法

A.颈部;B.下肢

(1)拇指分推法:术者虎口张开,四指并拢,用拇指螺纹面施力,按经络循行或肌纤维平行方向做直线运动,一般可连续操作5~10遍(图1-28)。此手法适用于头面、肩背、胸腹及四肢部。有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等作用。常用以治疗高血压、头晕失眠、颈肩腰腿痛等病症。

(2)掌平推法:术者手掌张开,用手掌或掌根部着力于受术者体表,贴实皮肤,以伸肘力量为主做一定方向直线推动(图1-29)。此手法宜慢,常用于腰背、胸腹及大腿部等,具有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治疗腰背酸痛、胸闷胁胀等症。

图1-28 拇指分推法

图1-29 掌平推法

(3)拳平推法:握拳,以示指、中指、环指、小指四指的指间关节突起处着力,方法同掌平推(图1-30)。此手法刺激较强,若需增强疗效,可在受术部位涂少许介质,利于手法操作,此手法适用于腰肌劳损、风湿痹痛、感觉迟钝等病症。

(4)肘平推法:此手法是在推法中刺激最强,操作时,肘关节屈曲,用肘尖着力,利用身体重量,做直线运动(图1-31)。由于刺激过大,故需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因此此法可在体形较胖、肌肉厚实的患者身上使用。其功效及主治范围同拳平推法。

12.抖法 理筋推拿法之一,用双手或单手握住患肢远端,小幅度径向抖动。此手法用于四肢部,以上肢最为多用,具有舒筋活血、通络解痉、滑利关节等功效。对三角肌、肱三头肌、股四头肌等放松效果较好,常作为治疗肩周炎、肩部伤筋和腰腿痛等病症的辅助手法。

(1)上肢抖法:受术者取坐位或者卧位,上肢放松,施术者站于一侧,拇指相对,捏住受术者腕关节,将其上肢向外抬起60°,然后小幅度连续上下抖动,由慢至快,频率为每分钟200~250次,将抖动感觉上传至肩部,也可单手握住受术者手部,做横向抖动,将抖动感上传至肱三头肌(图1-32)。

图1-30 拳平推法

图1-31 肘平推法

(2)下肢抖法:受术者取仰卧位,下肢放松,施术者站于其脚部后方,双手握住两侧踝关节,向上抬离床面,然后做小幅度连续的上下抖动,由慢至快,频率为每分钟100次左右,将抖动感上传至股四头肌及髋部,可两侧同时抖动,也可双手握住一侧踝关节操作(图1-33)。

(3)牵抖法:此手法是一个复合手法,牵引和抖动相互结合。操作时,病人呈俯卧位,嘱患者抓住床头,术者分别握住其两踝,向后牵拉,上身略向后倾,以增加牵拉力,然后作左右摆动,待到病人腰部放松时,作上下抖颤数次,然后再用力牵拉,重复操作数次(图1-34)。此法对术者的力量要求较高,需常常练习才可操作自如。常用于急性腰扭伤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

图1-32 上肢抖法

图1-33 下肢抖法

图1-34 牵抖法

13.牵引疗法 牵引疗法是利用牵拉力和反牵拉力原理,克服肌肉的收缩力,以缓解肌肉痉挛,增大椎体间隙和椎间孔,解除神经根压迫,防止椎动脉扭曲的一种治疗方法。经筋损伤治疗中最常用的是颈椎和腰椎牵引。

(1)颈椎牵引:一般分为坐位和仰卧位两种。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10,但也要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病情、颈部肌肉状况及对牵引的反应而相应改变。牵拉时,力量需由小到大,基本要求同拔伸法,治疗时间可隔日1次,每次20min,10次为1个疗程。适用于颈椎病患者(图1-35)。

(2)腰椎牵引:临床一般采用骨盆牵引。受术者仰卧在牵引床上,用固定带固定胸部和骨盆部,有部分牵引床含上肢固定装置,故将上肢固定即可。牵引可分为连续牵引和间断牵引两种。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2,可逐渐增加,每次牵引持续 20~30min,每日牵引 1~2次,15~20d为1个疗程。适用于急慢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图1-36)。

图1-35 颈椎牵引

图1-36 腰椎牵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