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故意传播突发性传染病病原体

故意传播突发性传染病病原体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潜伏性感染 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人体免疫功能将病原体局限在人体中某些部位,但不能完全清除,病原体长期潜伏下来,人体不出现临床表现,待防御功能降低,乘机繁殖,引起人体发病。潜伏性感染的特点是病原体一般不排除体外,不易成为传染源,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包括传染病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传染病治疗的目的不仅可以促进患者健康,而且有利于控制传染源,防止进一步传播。

本节热门考点

1.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和潜伏感染。

2.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3.传染病的4种基本特征:有病原体、传染源、有流行病特征、有感染后免疫。

4.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脊髓灰质炎须采取甲类传染病的报告、控制措施。

一、传染病感染过程

1.病原体被消除 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在人体有效的防御作用下(如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体液成分的溶菌、杀菌等)使病原体在体内被消灭或通过鼻咽、气管、肠、胃排除体外,人体不出现任何症状。

2.病原携带状态 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停留、存在于机体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并排除体外,引起轻度病理损害,而人体不出现疾病的临床表现。一般又分为健康携带者、潜伏期携带者和恢复期携带者。特点为不出现临床症状而能排除病原体,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3.隐性感染 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多无症状、体征和生化改变,只有经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隐形感染的结局是大多数人获得特异性主动免疫,少数人转为病原携带者。

4.潜伏性感染 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人体免疫功能将病原体局限在人体中某些部位,但不能完全清除,病原体长期潜伏下来,人体不出现临床表现,待防御功能降低,乘机繁殖,引起人体发病。潜伏性感染的特点是病原体一般不排除体外,不易成为传染源,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

5.显性感染 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应答,而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严重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二、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

1.传染源 体内有传染病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称为传染源。包括传染病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后,在侵入另一易感者体内所经过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主要有:①呼吸道传播:包括空气、飞沫、尘埃,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②消化道传播:包括经水传播和经食物传播。③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④虫媒传播。⑤血液、体液传播。⑥土壤传播。⑦母婴传播。

3.人群易感性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的能力的人。

三、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 在一定条件下,传染病能在人群中传播蔓延的特性称为流行性。

2.季节性

3.地方性

四、流行病学资料

1.流行病学资料 在传染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2.临床资料 对确定临床诊断极为重要。

3.实验室检查 对传染病的诊断有特殊意义。只要从患者体内查到其病原体就可确诊,而免疫反应检测出特异性抗体,亦有确诊的意义。

五、治疗原则与主要预防方法

(一)治疗原则

传染病治疗的目的不仅可以促进患者健康,而且有利于控制传染源,防止进一步传播。要坚持治疗、护理与隔离、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特效治疗并重的原则。

(二)主要预防方法

1.管理传染源 甲类传染病为强制管理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为严格管理传染病;丙类传染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2.切断传播途径 ①消毒。②灭菌。③隔离。

3.保护易感人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