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健脾化湿类

健脾化湿类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脾气虚证 该品以健脾燥湿为主要作用,故可治疗脾虚湿盛引起的各种疾病,被前人誉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高老运用炒白术,目的在于缓和燥性,以补气健脾胃,对于脾气虚弱证,症见气短、乏力、纳呆食少明显者,用量可达12~15g。白茯苓可渗湿健脾,用于湿邪壅盛困遏脾胃者,症见头晕、头重如裹,神思倦怠,水肿、小便不利,大便稀溏或呈水样,舌苔水滑者,用量为15g左右。

此类中药多以健脾为主,兼有化湿之效,为临床中治疗脾胃虚弱兼有湿邪困阻之证的常用药物。

(一)党参

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根。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功效]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应用]

1.脾肺气虚证 该品以补脾肺之气为主要作用。效近人参而力较弱,适用于各种气虚不足者,常与补气健脾除湿的白术、茯苓、白扁豆等同用;对肺气亏虚的咳嗽气促,语声低弱等症,可与黄芪等品同用,以补益肺气,定喘止咳。临床常用以代替古方中的人参,用以治疗脾肺气虚的轻证。

2.气津两伤证 该品对热伤气津之气短口渴,亦有补气生津作用,适用于气津两伤的轻证,宜与麦冬、五味子等养阴生津之品同用。

3.气血两虚证 该品既能补气,又能补血,常用于气虚不能生血,或血虚无以化气,而出现血虚萎黄及慢性出血疾患引起的气血两亏的病症,配补血药如熟地黄、当归等品,以增强补气补血效果。

[用法用量]高老善用党参健脾胃,治疗脾胃气虚证及脾虚湿盛证。

脾胃气虚证可见四肢困倦、短气乏力、自汗、食欲缺乏、大便不成形等症。该品能增强脾胃功能而益气,可配合白术、茯苓、甘草、陈皮(五味异功散)等同用。

脾虚湿盛证可见气短懒言,纳呆食少,头晕昏蒙,或头重如裹,大便黏腻不爽或便溏等症。该品可健脾气助运化,以利水湿代谢,可配合白术、山药、扁豆、芡实、莲肉、薏苡仁、茯苓(参苓白术散)等同用。

内服:煎汤,6~15g;或熬膏,入丸、散。生津、养血宜生用;补脾益肺宜炙用。

[古籍摘要]

1.《纲目拾遗》:“治肺虚,益肺气。”

2.《本草正义》:“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

3.《本草从新》:“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

(二)白术

为菊科苍术属的一种植物,单叶、狭长,花紫色,头状花序,以根茎入药。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应用]

1.脾气虚证 该品以健脾燥湿为主要作用,故可治疗脾虚湿盛引起的各种疾病,被前人誉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脾虚食少便溏者可与补脾益气的党参、甘草、茯苓等配伍;胃脘胀满不适可与行气消胀的木香、枳壳等同用;脾虚中阳不足,痰饮内停可与温阳除湿的桂枝、茯苓同用;脾虚水肿者可与健脾利湿的砂仁、薏苡仁配伍使用。

2.气虚自汗证 该品主要治疗肺脾气虚,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者,宜与补脾益肺、祛风固表的黄芪、防风、浮小麦等配伍使用。

3.胎动不安证 该品治妊娠足肿、胎气不安等症,有内热者,可与黄芩等配伍;腰酸者可与杜仲、桑寄生等同用;脾虚胎儿失养者,宜与人参、阿胶等配伍;脾虚失运,湿浊中阻之妊娠恶阻,可与茯苓、陈皮配伍使用。

[用法用量]高老认为运用不同炮制方法可使白术的功效有所侧重。

高老运用炒白术,目的在于缓和燥性,以补气健脾胃,对于脾气虚弱证,症见气短、乏力、纳呆食少明显者,用量可达12~15g。

运用生白术则偏于燥湿,对于脾虚湿滞证,症见大便黏滞而不通畅或大便解不净者,可用到大剂量40~60g,起到利湿通便的作用。

运用焦白术,目的在于增强其健脾止泻的作用,对于脾虚泄泻者,症见气短乏力懒言、大便不成形,用量15~30g。

[古籍摘要]

1.《医学启源》:“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和胃,生津液,主肌热,四肢困倦,目不欲开,怠惰嗜卧,不思饮食,止渴,安胎。”

2.《本草衍义补遗》:“有汗则止,无汗则发。能消虚痰。”

3.《本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三)黄芪

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春秋两季采挖,去须根几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

[功效]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

[应用]

1.脾气虚证 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少便溏、肢倦无力等症,常与党参、白术、山药同用;气虚下陷、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落、胃下垂等,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等同用,古代将其作为补脾举陷的要药;脾虚水湿,浮肿尿少者,可与白术、茯苓、防己等药同用。

2.表虚自汗证 若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同时也可配伍浮小麦、牡蛎、麻黄根等以收敛止汗。

3.血虚证及气血亏虚疮疡溃久难敛 该品补益气血、扶助正气,以收托毒外出、生肌敛疮之效。疮疡久溃不愈,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常配人参、当归、升麻、白芷等药。

[用法用量]高老提出黄芪虽可补气,但并不是所有人皆可使用,从其体质适用角度来看,认为以舌胖有齿痕,中心有裂,苔薄白而润,脉濡缓为要点的可使用,正如朱震亨所言:“黄芪补元气,肥白而多汗者为宜,若面黑形实而瘦者,服之令人胸满。”

高老常用黄芪建中汤以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治疗腹痛泄泻,时作时止,喜温喜按,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胃纳不佳,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之胃脘痛、脐腹痛,方中多选用炙黄芪以增强补脾温中之功效,同时在用量上以30g左右为宜,另外要加大枣、饴糖,一方面防止桂枝辛燥太过,另一方面加强缓急止痛之功,白芍量应大于桂枝(不伤阴,缓急和里),以达刚柔相济、温通相配。

[古籍摘要]

1.《本草备要》:“黄芪,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炙用补中,益元气,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

2.《医学入门》:“苍黑气盛者禁用,表邪旺者变不可用,阴虚者亦宜少用。”

(四)茯苓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

[应用]

1.脾虚证 若脾胃虚弱,食少纳差,常与补气药人参、白术、甘草同用;若脾虚湿盛泄泻,常与补气健脾、除湿止泻的薏苡仁、山药、扁豆同用。

2.痰饮证 治痰饮停于胸胁,以之与温阳化饮、健脾燥湿的桂枝、白术、甘草同用;痰饮停于胃而呕吐者,可与降逆止呕的半夏、生姜同用;水湿内停之水肿,可与利水消肿的猪苓、泽泻、桂枝同用;脾肾阳虚水肿,宜与温阳利水的附子、生姜配伍使用。

3.心神不宁证 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健忘、失眠,常与补气养血健脾的黄芪、当归、人参等同用;治心气亏虚,惊恐不能入睡,可与安神定志的石菖蒲、远志配伍使用。

[用法用量]高老指出茯苓药用部位不同,其作用亦不相同。

高老认为茯苓健脾之功多于祛湿之效,用于脾虚湿盛证之脾虚甚者,症见乏力气短明显,倦怠懒言,不欲饮食,兼见大便不成形或黏滞不爽,舌淡胖有齿痕者,用量为15g左右。

白茯苓可渗湿健脾,用于湿邪壅盛困遏脾胃者,症见头晕、头重如裹,神思倦怠,水肿、小便不利,大便稀溏或呈水样,舌苔水滑者,用量为15g左右。

赤茯苓可渗利湿热,用于湿热俱盛证,症见口苦而黏,吐酸苦水,干呕呃逆,小便短赤,身热不扬者,用之可导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用量为9~15g。

茯苓皮可利水肿,用于水湿内盛、泛滥肌肤之证,可见肌肤水肿,按之没指,面色白,胸闷气短,小便不利,甚者喘促,用之可使潴留于肌肤的水液归于正常的代谢,其多余部分则从小便排出,用量为15g左右。

茯神宁心安神,用于心神不安或兼有痰湿扰心者,症见心神不宁,心悸易惊,失眠多梦,舌苔白腻者,用量为15~30g。

[古籍摘要]

《本草衍义》:“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

(五)大豆黄卷

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子发芽后晒干而成。

[性味归经]甘、平。归经脾、肝、胃经。

[功效]清热透表,除湿利气。

[应用]

1.用于湿温、暑湿初起,发热、恶寒、身重、胸闷、苔腻等证。为发表之轻剂,外可透发表邪、内可化除水湿,用于湿热兼有表症者,常与藿香、佩兰等配合应用。

2.用于湿热内蕴、发热烦躁、胸闷不舒、身重体痛等证。善于通达宣利,用于湿温、暑湿等湿热病症,每与茯苓、黄芩、滑石等配合应用。

[用法用量]高老指出,该品健脾化湿的作用较强,凡脾虚湿盛或痰湿困脾等证,但见舌苔厚腻者,皆可用该品,借其健脾之力可助湿邪归于正常运化排泄,其化湿之力又可助脾除湿,使脾复健运,因其味甘性平,故可用大量,常规用量是30g。

[古籍摘要]

1.《本草汇言》:大豆黄卷,活血气,消水胀之药也。蓐妇药中多用之,有行瘀血之妙也;水肿方中多用之,有行水之功也。仰思前古治湿痹久着与筋挛膝痛,皆血与水气之所结也。

2.《本经》:主湿痹,筋挛,膝痛。

3.《别录》:五藏(一作“五藏不足”),胃气结积,益气,止毒(一作“止痛”)。去黑,润泽皮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