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药物经济学研究

药物经济学研究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美估计每年因ADRs增加住院150万~400万d,费用损失766亿~790亿美元。药物经济学即在此基础上诞生。药物经济学是以卫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为基础,以临床流行病学的人群观念为指导,从社会角度研究临床用药的费用和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以尽可能合理利用医药卫生资源,促进合理用药,经济用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保健意识加强,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的数量、质量要求更高,加之各种原因导致医药费用逐年激增,医疗保健费用支出增加过快、过大与国家卫生经济及个人支付能力有限的矛盾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我国在这方面的矛盾更为突出。卫生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1990年仅为3.63%,1991为3.74%,人均保健支出仅64元人民币,而美国1991年卫生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日本为6%。瑞典、芬兰1982年人均保健支出已分别为1 168美元和692美元。因此,在保证医疗必需前提下节约费用已成为医疗保健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此外,ADRs对医院病床周转、医疗费用增加的影响也是不小的。据1997美国几个医院的调查,每发生1例ADR,延长住院时间1.7~2.2d,增加费用2 013~2 595美元。全美估计每年因ADRs增加住院150万~400万d,费用损失766亿~790亿美元。药物经济学即在此基础上诞生。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是以卫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为基础,以临床流行病学的人群观念为指导,从社会角度研究临床用药的费用和效果(效益、效用)及其影响因素,以尽可能合理利用医药卫生资源,促进合理用药,经济用药。药物经济学分析的主要类型和方法:

(一)费用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费用效果分析是最常用的分析之一。通过这一分析,比较不同药物或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的费用和效果,选择或确定费用效果比最低的方案供推广使用。治疗效果采用临床指标,如降低死亡率、延长生命年限、提高治疗率和预防并发症数量等分析指标。

1.费用效果比值 费用效果比值即产生一份效果所需费用,如救活1例心肌梗死患者所花经费,每治疗1例胃肠病的费用等。采用比值愈低的方案,其经济效益越大。

2.额外费用与额外效果比值 费用效果比值是某方案产生一单位效果的所需平均费用。在此基础上如增加一额外费用是否会产生额外效果及其大小?比较两方案时,若A方案的费用效果比和额外费用效果比均低于B方案,则A方案优于B方案;若A方案费用效果比高于B方案,但额外费用效果比B低于A,则视额外效果的临床意义和患者的经济支付能力而定。费用效果分析中效果一般为单一临床指标,若为多种指标而各指标的费用效果比值趋势不一时则较难决断,根据临床指标的临床意义大小给予不同权重并作敏感试验,是一种综合分析方法。

(二)费用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和费用效用分析(cost-utility analysis)

相关内容可参见有关文献及书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