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

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不同性质的疾病选择相应敏感波长的激光器。治疗前常规皮肤消毒,一般不需麻醉。治疗时注意保护患者眼睛。治疗前常规皮肤消毒,局部用2%利多卡因浸润麻醉或外涂5%EMLA麻醉霜或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儿童必要时可用全麻。若面积较大,热凝周围皮损,中央部位点状治疗,留有一些正常皮肤,防止创面过大影响愈合,待第1次创面愈合后,再次治疗。

【常用激光医疗设备】

1.倍频Nd:YAG激光 波长532nm,光斑直径2~4mm,能量密度7~18J/cm2

2.强脉冲光 常用滤光片有波长550nm、570nm和590nm等,1~3个脉冲方式,脉宽2.5~5ms。治疗能量密度40~60J/cm2

3.染料激光 波长585nm,脉宽450μs,光斑直径2~5mm,能量密度8~10 J/cm2

4.染料激光 波长595nm,脉宽3~20ms,光斑直径7mm,频率1.5Hz。

5.长脉冲Nd:YAG激光 波长1 064nm,脉宽20~40ms,能量密度150~200J/cm2

6.CO2激光 输出功率0.5~30W。

7.Nd∶YAG激光 输出功率1~30W。

8.Ho∶YAG激光 输出功率1~30W。

【适应证】

鲜红斑痣、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血管角化瘤、化脓性肉芽肿、血管球瘤、酒渣鼻等。

【禁忌证】

治疗区域有继发感染者、瘢痕体质患者。光敏性皮肤或正在服用光敏性药物。凝血功能障碍或正在服用抗凝药。

【操作方法及程序】

根据不同性质的疾病选择相应敏感波长的激光器。依血管的粗细和深浅选择激光光束的直径、功率和照射时间。能量密度根据年龄、部位及以往激光治疗的反应而定,根据血管的直径调整脉宽,血管越粗,应采用的脉宽越大。长脉冲Nd:YAG适用于位置深、直径粗的血管(下肢血管扩张)。先试用较小剂量治疗,以后再逐步调高治疗参数。

1.鲜红斑痣、表浅的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增殖角化不明显的血管角化瘤、较小的化脓性肉芽肿和血管球瘤等可选用下列激光器照射。治疗前常规皮肤消毒,一般不需麻醉。治疗后给予冰敷1~2h,以减轻术后软组织水肿反应。需重复治疗者,可间隔1~3个月或更长时间,一般需数次至十几次的治疗方可达到满意疗效。治疗时注意保护患者眼睛。

(1)倍频Nd:YAG激光:波长532nm,光斑直径2~4mm,能量密度7~18J/cm2,脉宽5~50ms,局部做1~3次照射,以皮损变暗、变紫或稍发白为度。4~5℃同步冷却。

(2)强脉冲光:常用滤光片有波长550nm、570nm和590nm等,1~3个脉冲方式,脉宽2.5~5ms。治疗能量密度40~60J/cm2

(3)染料激光:波长585nm,脉宽450μs,光斑直径2~5mm,能量密度8~10J/cm2,光斑之间有10%~20%的重叠,治疗时皮肤立即出现紫癜,7~14d消退。

(4)染料激光:波长595nm,脉宽3~20ms,光斑直径7mm,频率1.5Hz,治疗能量密度6~20J/cm2,动态冷却,光斑之间重叠应<10%,皮损厚的部位可重复一次治疗。

(5)长脉冲Nd:YAG激光:波长1 064nm,脉宽20~40ms,能量密度150~ 200J/cm2,动态冷却。

2.有明显疣状增殖过度角化的血管角化瘤、较大的化脓性肉芽肿和血管球瘤等可选用下列激光器照射。治疗前常规皮肤消毒,局部用2%利多卡因浸润麻醉或外涂5%EMLA麻醉霜或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儿童必要时可用全麻。将激光对准皮损照射至局部略发白稍低陷,一次照射后用棉签蘸生理盐水去除表面凝固、炭化组织,再凝固其基底部。治疗时注意保护患者眼睛。

(1)连续Nd:YAG激光:输出功率3~30W,功率密度5~8W/cm2

(2)准连续倍频Nd:YAG激光:平均输出功率5~15W,功率密度5~8W/cm2

(3)CO2激光:输出功率10~30W,功率密度5~8W/cm2

(4)Ho:YAG激光:输出功率5~10W,功率密度5~8W/cm2

3.较深的草莓状血管瘤使用连续Nd:YAG激光,输出功率在10~30W,光斑直径2~4mm,照射时间为10~15s,激光束垂直对准照射于瘤体上,照射至局部呈现白色到灰白色凝固斑片。小面积损害可一次治愈。若面积较大,热凝周围皮损,中央部位点状治疗,留有一些正常皮肤,防止创面过大影响愈合,待第1次创面愈合后,再次治疗。若损害过大过深,需应用连续Nd:YAG激光光纤插入瘤体进行治疗:用功率30~50W的Nd:YAG激光光纤从瘤体的侧方基底部先气化一小孔,压迫止血,再将光纤由原孔穿入,深达瘤体的底部,照射2~3s后抽出,用乙醇棉球拭擦干净光纤,再从原孔将光纤稍偏原方向15°~30°插入瘤体,照射数秒抽出,如此反复,光纤呈扇形插入瘤体,一般瘤体小者插入3~4次,大者7~8次。混合型血管瘤可先将表面的草莓状血管瘤凝固,再用上法治疗其底部的海绵状血管瘤。

(1)治疗后局部外用少量抗生素软膏,每日2~3次,直到愈合。创面需保持干燥,一般头面部创面以暴露为宜;较大较深的伤口涂药后需用清洁透气纱布覆盖,不宜用黄纱布、护创膏等封包。

(2)必要时可口服抗生素,以防创面感染。

(3)术后2~3d局部可出现红肿、水疱,3~7d消退,2~4周创面愈合。

【注意事项】

1.少数可有瘢痕形成和色素改变。

2.波长585nm的染料激光可出现一过性紫癜。

3.混合型血管瘤应注意周围的器官与组织结构,避免损伤大血管与神经组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