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措施

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措施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急性呼吸衰竭是指肺呼吸功能原来正常,由于突发因素,在短时间内引起严重气体交换障碍,产生缺氧或合并二氧化碳潴留,呼吸功能突然衰竭的临床综合征。ARDS作为急性呼吸衰竭的一种类型近年来日趋受到重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将在另节介绍。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肺呼吸功能原来正常,由于突发因素,在短时间内引起严重气体交换障碍,产生缺氧或合并二氧化碳潴留,呼吸功能突然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与发病机制】

多种突发因素可导致急性呼吸衰竭,如脑炎、脑外伤、脑血管病变、电击、药物麻醉或中毒等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或脊髓灰质炎、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重症肌无力等神经-肌肉疾患均可引起肺泡通气不足,甚至呼吸停止,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还有严重感染、严重创伤、休克、吸入有害气体等疾病过程中引起的肺组织损伤,继发渗透性肺水肿所致急性肺换气功能障碍造成严重低氧血症的呼吸衰竭,亦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ARDS作为急性呼吸衰竭的一种类型近年来日趋受到重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将在另节介绍。

【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

参见本章第一节“慢性呼吸衰竭”。

【治疗】

由于急性呼吸衰竭常在现场即可确诊,其治疗措施多属现场复苏抢救。

1.改善与维持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多突然发生,应采取紧急抢救措施,防止和缓解严重缺O2和CO2潴留,保护神经、循环、肾等重要系统和脏器的功能。所谓弥散呼吸是呼吸骤停后,机体若能维持血循环,仍能借肺泡-静脉血的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继续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然而,由于O2储存量有限,所以呼吸完全停止8min左右,机体内会出现严重缺氧,导致脑细胞不可逆性损害。因此,呼吸停止后应保证呼吸道通畅,迅速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呼吸,若现场有条件经面罩或气管插管,用手压式气囊作加压人工呼吸,将更利于发挥弥散呼吸的作用,延长动脉血氧在安全水平的时间,为随后应用呼吸机进行合理的机械通气赢得时间,增加抢救成功的机会。若病人出现心脏骤停,还应采取有效心脏按压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维持有效的血循环。

2.高浓度给氧 急性呼吸衰竭如呼吸心脏骤停、ARDS等均须及时使用高浓度或纯氧,尽快缓解机体缺氧,是保护重要器官和抢救成功的关键。但必须注意吸氧浓度和持续时间,否则可能造成氧中毒。通常如果能控制吸入纯氧<5h时,FiO2为60%≤24h或FiO2<50%(长期使用)不会导致氧中毒。

3.其他抢救措施 参见本章第一节“慢性呼吸衰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