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颅骨发育异常

颅骨发育异常

时间:2022-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MRI为首选检查方法,对于典型病变能够明确诊断。狭颅症是指颅缝过早闭合,影响颅骨正常发育。X线平片为首选检查方法,可观察颅骨的整体发育情况。CT平扫骨窗可以在轴位上明确显示颅骨发育情况及颅缝形态、密度、有无钙质沉着等。由于颅缝过早骨化闭合,颅腔发育受限,脑组织发育随之受阻,常导致颅内高压和各种脑功能障碍。必要时螺旋CT三维重组图像可协助诊断。MRI检查可观察延髓、颈髓和小脑的发育情况及受压迫的程度。

(一)颅裂

本病发生率为新生儿的1/2 500~1/6 500,系胚胎3~4周时神经管闭合障碍引起,好发于中线部位,以枕区最常见。

【影像检查方案】

主要检查方法为CT和MRI。CT检查能发现骨质缺损,但对膨出内容物的性质的判定价值有限。MRI为首选检查方法,对于典型病变能够明确诊断。

【典型病例】

病例1 女,出生20天。出生后即发现枕区肿物(图6-2-1,彩图1-4)。

图6-2-1 颅裂

影像所见

A.CT平扫横断面显示枕骨部分骨质缺损,枕区巨大软组织肿物内见脑组织及脑脊液影。

B.为患者侧面像。

病例2 女,出生4天。出生后即发现额区肿物(图6-2-2)。

图6-2-2 颅裂

影像所见

A.MRI平扫矢状面T1WI显示额骨中线处部分骨质缺损,部分脑组织和脑脊液经缺损处膨出。

B.MRI平扫轴面T1WI显示部分脑组织和脑脊液经缺损处膨出。

【影像与病理】

颅裂按有无颅内容物膨出可分为隐性颅裂和显性颅裂。显性颅裂按部位及膨出的内容物不同,又可以分为6个亚型:①脑膜膨出,仅含脑脊液、软脑膜和蛛网膜。②脑膜脑膨出,含有脑脊液、脑组织、软脑膜和蛛网膜。③脑膨出,仅含脑组织,不含脑脊液。④脑积水性脑膨出,膨出的脑组织内有一与脑室相通的腔。⑤囊性脑膜脑膨出,除含有“脑室”和脑组织外,还有1个扩大的脑脊液腔。⑥囊性脑膨出,脑实质和脑室一部分突出,脑膜和脑室之间无脑脊液贮存。上述6型中,以脑膜膨出和脑膜脑膨出最常见。此外,本病还常合并Chiari畸形、胼胝体发育不良、灰质异位、Dandy-Walker综合征以及颅外其他畸形,如唇裂、腭裂、多指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

【影像诊断要点及比较影像学】

1.颅骨的X线平片检查可以确定颅骨缺损的部位、大小。隐性颅裂多为边缘光滑的圆形或类圆形骨缺损区,一般不大。而脑膜膨出的缺损区多为卵圆形、圆形或梭形,大小不定,边缘规则,骨缘可翘起。

2.CT可显示颅骨缺损及包块的内容物。CT平扫于软组织窗观察,可以显示膨出包块的内部结构、性质,骨窗观察可清晰显示颅骨缺损的部位、范围。含脑脊液为低密度囊性肿物,合并脑膨出时,囊内有软组织密度影像,合并脑室膨出时,脑室可受牵拉变形、移位。增强扫描可见囊内脑实质强化,脑脊液不强化。

3.MRI显示膨出内容物的组织成分,既可以是混杂信号,也可以表现为均匀液体信号,膨出的囊壁比较薄,呈软组织信号。

4.MRI对于膨出内容物的性质以及与颅内关系的显示明显优于CT。此外,对于某些部位病变的显示有明显优势,如颅底部脑膜脑膨出,以MRI冠状面显示最佳,可显示颅底部骨缺损区与膨出的颅内容物之间的关系。MRI对于病变缺损区周围颅骨细微病变的显示效果不如CT。所以CT和MRI检查的联合应用对于了解颅内结构与膨出囊块的关系、是否合并颅内畸形以及术前、预后的评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影像与临床】

本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1。隐性颅裂一般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显性颅裂常因膨出物部位及大小不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绝大多数在出生时即可发现。突出颅腔外的包块可以随年龄增长而长大。以枕骨后上部和鼻根部囊性包块最多见,而额、颞、顶骨相对少见。特征性临床表现是病变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患儿安静时囊壁柔软,而哭闹时囊块张力增高或体积增大。按压包块可使颅内压增高,引起患儿不适,甚至引起惊厥。透光试验可以了解囊腔内有无脑组织,常伴有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肢体瘫痪和小脑症状体征。

【鉴别诊断】

本病有时需要与其他疾病相鉴别。枕区及顶区的囊性包块需与头皮肿瘤、头皮表皮样囊肿、颅骨囊肿相鉴别。鼻根部肿块应与鼻区肿瘤相鉴别。鼻眶部肿块需与眶内肿瘤相鉴别。

(二)狭颅症

狭颅症是指颅缝过早闭合,影响颅骨正常发育。本病的发生率为1/1 000~1/10 000,男女比例为2∶1,占头颅畸形中的38%。

【影像检查方案】

主要检查方法为CT和X线平片。X线平片为首选检查方法,可观察颅骨的整体发育情况。必要时螺旋CT三维重组图像可协助诊断。

【典型病例】

男,2岁。头围增大,头颅外形异常(图6-2-3)。

图6-2-3 狭颅症

影像所见

A.螺旋CT三维重组MPR矢状面显示头颅前后径明显增大。

B.螺旋CT三维重组SSD图像见矢状缝显示不清,人字缝清晰可见(箭头所示),整个头颅呈舟状头畸形。

【影像与病理】

婴儿出生时,每块颅骨都是相对独立的,颅骨间存在纤维联合,被称为骨缝。婴幼儿出生后的第1年,大脑快速生长,对可塑性婴儿头颅起着由内向外的强大推力,导致颅腔容量增大,颅骨相应增长。如在发育过程中出现1条或几条颅缝过早闭合,就会影响颅骨的生长扩张,而大脑继续生长出现相关症状。本病分类一般按照颅骨形态和颅缝骨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为:①三角头畸形,额骨骨缝早闭。②舟状头畸形,矢状缝、顶颞缝与蝶枕缝过早骨化闭合。③斜头畸形,一侧冠状缝和鳞状缝早闭合。④短头畸形,双侧冠状缝早闭合。⑤小头畸形,全部颅缝过早闭合。

【影像诊断要点及比较影像学】

1.X线平片是诊断狭颅症可靠的基本方法。①舟状头畸形者表现为头颅狭长,矢状缝前后抬高,颅底下陷等。②短头畸形者表现为头颅前后径小,颅底深,颅中、前窝较大,头穹隆骨顶部呈尖状突起,两侧脑回压迹加深,颅骨变薄,蝶骨大翼前移,致眶窝小,视神经孔变短。③斜头畸形者表现为正位像上两侧不对称明显。④小头畸形者表现为头颅各径线均变小,脑回压迹加深明显,呈鱼鳞状,且有颅压升高。⑤三角头畸形者表现为额骨隆突,额骨中线呈嵴状突起,脑发育不良等。

2.CT检查可明确显示头颅畸形改变、颅缝过早骨化闭合、颅底下陷加深、脑回压迹增多增深、眶窝变浅等。还用于颅腔径线测量,并观察其伴发的先天性脑发育畸形。CT平扫骨窗可以在轴位上明确显示颅骨发育情况及颅缝形态、密度、有无钙质沉着等。

3.MRI可以重点显示有无脑发育异常,如结节性硬化、胼胝体发育不良、Arnold-Chiari畸形、脑灰质异位等。

4.平片和CT可以清楚观察到颅骨以及颅缝的闭合情况,但MRI对骨质结构的显示不如前两者,MRI对于显示颅内和脊髓是否合并畸形有帮助。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可以更加清晰地反映颅缝的闭合情况,对诊断大有帮助。

【影像与临床】

本病可以累及1个或多个颅缝,累及数目越多,头颅畸形越严重。由于颅缝过早骨化闭合,颅腔发育受限,脑组织发育随之受阻,常导致颅内高压和各种脑功能障碍。所以,本病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头颅畸形和继发性症状两类。继发性症状主要以颅高压症状为主,此外患者可以出现智力低下、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癫发作。本病还可以合并多种畸形,最常见的是并指(趾)畸形、唇(腭)裂、面骨畸形、鼻骨塌陷、脊椎裂、后鼻孔闭锁、鼻咽腔梗阻、先天性心脏病及外生殖器异常等。

【鉴别诊断】

本病有时需要与累及全身骨骼的疾病相鉴别。如石骨症、氟骨症、骨纤维结构不良等疾病造成的颅腔狭小。

(三)颅底陷入症

颅底陷入症主要的发病原因为先天性骨质发育不良,少数为继发病变。

【影像检查方案】

主要检查方法为X线平片、CT和MRI。X线平片为首选检查方法,可观察颅底骨质的整体发育情况。必要时螺旋CT三维重组图像可协助诊断。MRI检查可观察延髓、颈髓和小脑的发育情况及受压迫的程度。

【典型病例】

女,15岁。间断头痛、头晕1个月(图6-2-4)。

图6-2-4 颅底陷入症

影像所见

A.MRI平扫矢状面T1WI显示颅底变平,齿状凸深入到枕大孔水平以上,枕大孔狭小,延髓受挤压。

B.MRI平扫矢状面T2WI显示延髓受挤压。

【影像与病理】

本病与寰枕融合畸形、扁平颅底、颈椎分节不全、寰枢椎脱位、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等同属于枕大孔区畸形。几种畸形可同时发生。Hadley将本病分为先天型和获得型。先天型为原发颅底陷入症,是在胚胎2~3周时由于胚胎分节的局部缺陷,导致寰椎不同程度地进入枕骨内或与之融合,遗传因素与本病有关。获得型少见,是因颅底变软造成的,常因软骨病、佝偻病、成骨不全、畸形性骨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引起。

【影像诊断要点及比较影像学】

1.X线平片是诊断本病最简单的方法。X线侧位平片表现为枕大孔前后径缩短、变形,寰枢椎畸形并抬高。斜坡扁平抬高、岩锥抬高。诊断标准:用硬腭、枕大孔后唇连线(腭枕线)作标记,齿状突尖向上超过此线3mm以上;硬腭后缘至枕鳞最低点连线(基底线),齿状突尖向上超过此线6mm以上;硬腭平面与寰椎平面夹角(Bull角)大于13°时均可诊断。

2.CT检查通过多平面重组,可清楚显示颅底向上陷入,寰枢椎上升,枕寰骨性融合,枕大孔变窄,枢椎齿状突尖向上后移位,突入枕大孔,并压迫颈延髓,致其后移与变形,枕大孔狭窄,小脑扁桃体突入颈椎管,脑积水或脊髓空洞症。

3.MRI检查能够从多平面成像,特别对显示下垂的脑结构及合并的脑内畸形有利。矢状面T1WI上可清楚显示寰枕、寰枢椎及颅底凹陷畸形。枢椎齿状突上升超过枕大孔后唇连线,向后压迫推移颈延髓移位,枕大孔变窄及伴随的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MRI所显示的颅底凹陷是目前最简便、直观和可靠的方法。应特别注意的是,影像学测量的正常值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间存在差异,所以数值测量并不是绝对的诊断标准,还应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综合分析。

4.X线平片虽然是比较简单的方法,但螺旋CT的三维重组技术可以更加清楚地观察到枕大孔及齿状突、硬腭的解剖关系,便于测量和诊断,而MRI检查不仅可以清晰地显示颅底的情况,同时还可以显示颅内和椎管内结构有无异常。

【影像与临床】

本病进程缓慢,多于10岁以后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畸形的类型、程度及合并症程度有关。一般症状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复视和呕吐等。起病较隐匿,初期可有头颈部偏斜、面颊不对称、颈部活动受限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上颈神经根刺激症状、延髓及上颈髓受压体征、后组脑神经障碍、小脑功能障碍、椎动脉供血障碍和颅高压症状。也有少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

【鉴别诊断】

无论是先天性骨质发育异常还是后天继发疾病所致的颅底陷入症,在影像学上都不难诊断,关键在于找到形成颅底陷入的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四)颅锁骨发育不全

又称为骨盆颅锁骨发育不全或骨牙形成障碍,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先天性全身性膜性骨骨化不全,尤其是颅顶骨与锁骨发育障碍。

【影像检查方案】

主要检查方法为X线平片和CT。X线平片为首选检查方法,可观察颅骨、双侧锁骨的形态及密度。必要时螺旋CT三维重组图像可协助诊断。

【典型病例】

病例1 男,出生3天。出生后发现头大,眼距增宽。查体:双侧锁骨短小(图6-2-5)。

图6-2-5 颅锁骨发育不全

影像所见

A.头颅X线正位片显示头围增大,双侧上颌骨致密,上颌窦未气化。

B.胸部X线正位片显示双侧锁骨形态细小,锁骨中部缺如。

病例2 女,8岁。出生后发现头大、身材矮小。查体:双侧锁骨短小(图6-2-6)。

图6-2-6 颅锁骨发育不全

影像所见

A.头颅X线正位片显示头围增大,双侧上颌骨致密,上颌窦气化不良。

B.胸部X线正位片显示双侧锁骨形态细小,锁骨外1/3部缺如。

【影像与病理】

病变除了累及颅顶骨与锁骨外,还伴有耻骨受累、牙齿发育不良。其病因目前不清楚,一般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本病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有遗传及家族性倾向。

【影像诊断要点及比较影像学】

1.X线平片显示额骨圆突呈方形,囟门大而不闭合,颅缝增宽,其中可见较多的缝间骨,颅顶部横径明显大于颅底部横径。鼻窦小房气化不良或不气化。上颌骨发育细小,下颌骨发育正常。一侧或两侧锁骨发育不全或缺如也是本病的特征性改变,常以锁骨中部多见,双侧锁骨不发育约占10%。此外,耻骨、脊椎、腕骨也可出现因膜化骨不全、发育迟缓以及软骨化骨发育停滞造成的骨改变。

2.CT检查显示病变区域颅骨缺损,一般认为本病仅累及颅骨,但也有报道认为,本病可引起脑萎缩等脑组织改变。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可以多方位、多角度观察颅骨、锁骨以及其他骨骼的异常。

3.MRI检查主要用来观察脑实质的发育情况,是否合并颅内先天性畸形。

4.X线平片和螺旋CT都能清楚地显示病变,而MRI检查对于颅骨、锁骨病变的显示不如前两者。

【影像与临床】

身材矮小,头颅增大,颅骨软化、囟门颅缝增宽,延迟闭合或不闭合。眼距过宽,鼻骨发育不良或缺如,鼻梁塌陷。锁骨缺如或短小,垂肩,狭窄胸,肩胛可以很小或呈翼状。耻骨骨化不全常不引起临床症状。牙齿发育不良,排列不齐,出牙或脱牙不正常。患者智力多正常,很少引起功能障碍。

【鉴别诊断】

结合颅骨、锁骨同时受累的典型表现,诊断颅锁骨发育不全并不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