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的激励理论

当代的激励理论

时间:2022-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限于篇幅原因,这里只介绍较为全面的期望理论。期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在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来的。弗罗姆认为,激励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两个因素。从本质上讲,期望理论认为,个体以某种方式采取行为倾向的强弱取决于对该行为所带来的结果的期望的强弱,以及该结果对个体的吸引力。许多激励理论已经被证实具有很高的预测价值。

(一)激励

什么是激励?比较完整的定义是指调动、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社会需要和人的内在期冀、愿望、动力的结合为特征,表现为一种普遍的、共性的、积极向上的行为导向。一般说来,激励无论其定义如何,均包含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需要;②科学的激励工作需要奖励和惩罚并重;③激励应该贯穿于员工工作的全过程;④信息沟通贯穿于激励工作的始末;⑤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同时,也能让组织成员实现其个人目标,达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在客观上的统一。

比较著名的激励理论,早期有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X理论和Y理论、双因素论等,当代有麦克莱伦的需求理论、目标设定理论、强化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等。限于篇幅原因,这里只介绍较为全面的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V.H.Vroom)在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来的。它是一种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行为与其所获得的最终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激励过程,并以选择合适的行为达到最终的奖酬目标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有了某种需要,这种需要就会促使人们用行为去实现目标。当目标还没有实现时,这种需要就变成一种期望,而期望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可调动人的积极性。弗罗姆认为,激励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两个因素。三者的关系可用如下公式来表示:激励水平=期望值×效价。

从本质上讲,期望理论认为,个体以某种方式采取行为倾向的强弱取决于对该行为所带来的结果的期望的强弱,以及该结果对个体的吸引力。因而,该理论包括以下三个变量:①个体在工作中所可能取得的结果和报酬对他的重要性。该变量考虑个体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②个体认为一定水平的绩效能在多大程度上带来所期望的结果。③个体认为投入一定的努力能带来多少绩效。

许多激励理论已经被证实具有很高的预测价值。因此,作为医学图书馆的管理者应该从中提取出一些通用的建议,根据我国的文化差异,做一些相应的修改。

(二)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指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激励机制的内涵就是构成这套制度的几个方面的要素,包括诱导因素集合、行为导向制度、行为幅度制度、行为时空制度、行为归化制度等。激励机制的功能和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它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最关键和最困难的问题,对于调动人们潜在的积极性,出色地去实现既定目标,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通过激励机制可以把有才能、组织所需要的人吸引过来,并长期为该组织工作,可以使职工最充分地发挥其技术和才能,变消极为积极,从而保持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